街知巷聞:鑽進村校聽校歌 拼湊社區回憶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14日

【明報專訊】導賞錄音說建築坐落山丘之上,放眼望去是藍巴勒海峽,被一片藍色閃光包圍……乍聽就像今日的豪宅廣告,但其實是在描繪昔日青衣漁民子弟學校(下稱:青衣漁民)昔日的校園景色。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與組織「香村」藝術家史嘉茵(阿史)共同策劃「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以校歌為起點,收集了5間村校的舊生記憶。阿史在多年前已開展村校校歌研究,CACHe副執行總監黃競聰與她交流地區資料期間,認識到「校歌的魔力」,「為何一首歌可以連繫到這麼多人?不同階層都願意唱同一首歌?這是個了解村校及社會歷史的媒介」。這次二人由校歌延伸到舊生記憶中的山、水、樹、人,與村校發展史互為經緯。

村校一定在鄉郊?

5間學校都坐落或毗鄰新市鎮,高廈林立,借出展場的青衣漁民就在青衣站旁邊,葵涌公立學校(下稱:葵涌公立)如今夾在公路與工廠之間,跟平日行山遠足才見到的凋敝廢校不同,二人刻意帶出此中差異和城市化的影響。青衣在昔日校歌中是「秀美山川」,只能坐船出入,居民稱為「孤島」;今日卻有座佔地34萬5千平方呎的青衣城,轉眼出到機場。阿史直說「震撼」,黃競聰解釋:「不一定要到好偏僻的社區,選址在人們認為是城市的地方,反而令大家記起以前是鄉村地帶,有好多故事,不過因填海造地或清拆才不察覺」。村校本身泛指新界或離島等供村民就讀的學校,但隨着1937年政府將新九龍規劃成市區,1959年開始發展新市鎮,村校周遭的環境也隨之變改。另外,村校並不僅服務農村,像是次5所學校都有各自的籌建背景和招生對象,當中最特別的要數青衣漁民,其鄰近門仔塘避風塘,由魚類統營處開辦和營運,招收漁民村落的子弟,當時共有13間這樣的漁民小學,每年會舉辦全港漁民小學夏令營,學生難得可以離開「孤島」,認識各區的朋友,不過只限品學兼優生。黃競聰說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教育史,光是漁民子弟學校已是個獨立課題。阿史則點出漁民出海謀食,就學機會少,統營處於是為他們另建學校,連校歌也充滿拼勁:「浩瀚汪洋深又廣/我們並不害怕/我們是海的兒女/勤奮勇進取」,從中看到身分階級和社會環境:「漁民在歷史上像比陸上居民次一等,所以勉勵他們是海的兒女,好勇敢的。」相比之下,同區的青衣公立學校(下稱:青衣公立)校歌來得文雅,要「篳路藍縷追前賢/作育英才承訓言」,「可以想像當年創校時的師資不同,是希望小朋友讀書成才」。

課程寬鬆 重技能培訓

青衣漁民的學生有的要上午打魚,下午上課,有時同學連續幾天缺課,大家也不見怪,知道他全家出海去了。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別具「個人特色」,黃競聰解釋初時村校的課程管制寬鬆,部分從內地來的大專教師因資歷不獲認可,便到村校授課,於是出現各種課程和教法,有村校竟用標本教授解剖知識,又有老師會彈結他教英文歌。師資良莠不齊,更有層出不窮的體罰方法,令舊生猶有餘悸。葵涌公立有一「武林高手」,粉筆可以擲中學生的門牙;又會在扭學生耳朵時,順勢把衣夾夾上。展覽展出了1960年代的學籍表,上面大多寫着「退學」,原因為出外謀職或隨家人移民。村校學生一般要謀生養家,學校明白他們未必能讀上大學,所以課程較着重技能培訓,例如部分設農業知識科。從大欖涌公立學校的舊照可見校園綠草如茵,園圃植物多樣。團隊翻查舊報,發現他們曾在校際蔬菜種植比賽中獲特獎及冠軍。

然而,二戰後人口增長,適齡學童人口急增,政府採用「一元津貼一元」的撥款方式鼓勵官民共同建校,村校亦由民間籌建過渡至政府資助,格局與課程遂依從政府規範,開始趨同。70年代推行免費教育,村校要與市區學校競爭,學生也面對公開考試,課程內容更趨一致。黃競聰指從中可見到地方與政府的互動,也折射了新界發展步伐。

搭棚慶神誕

校舍變社區聚腳地

村校通常是單層平房,地方寬敞,比市區的「火柴盒」小學開闊,黃競聰解釋:「以最樸實快捷的傳統平房形式興建。村校空間相對大,因預計有機會拓展擴建,像青衣漁民就是課室左邊再另建兩座。」雖然每間佈局不一,但他觀察到一般為三邊平房,入口的左右兩邊為課室,盡頭是禮堂。據教育局資料所寫,村校通常設有教學所需的基本設施,包括3至6間課室、1至2間特別室、1間教員室和1個球場。有的位置便利,像青衣漁民地處山崗中央,連外校生也會過來一起踢球。一眾學生待黃昏時分教職員離開,就偷偷爬進球場,不時踢破燈泡。學生會湊錢預備數盞燈泡,踢破時隨時更換,就可以逃過校長法眼。

不過,黃競聰指亦有些地點偏遠的村校,學生須走20分鐘路上學,而且很多時是村校蓋好後,令該處成為社區的聚腳地。如青衣公立難得有個大操場,村民每年真君誕及天后誕就在那裏搭戲棚,學生也得到額外假期;坪輋的昇平學校因交通不便,教職員唯有在附近建屋居住,演變成昇平村。大欖涌公立學校全盛時期有逾500個學生,他們來自附近青山公路一帶村落、懲教署及水警家庭,遠至青山灣漁民、天水圍新市鎮兒童也來就讀,也有越南逃難來港的學生。看起來像是村校中的名校,但黃競聰說根據他們初步調查,該校師資並非出眾,但有地理優勢,屬青山公路上較大型的學校。而阿史則指雖然村校不一定有大球場,但附近定必有大自然,無法與山水割裂。舊生總說起在海邊釣泥鯭、魚塘暢泳、河流捉魚等與水有關的美好回憶。對村校學生來說,校舍設施簡樸,但勝在整條村都是他們的活動室,每年都會用木棉樹寫生、收集木棉花做咕𠱸,雞蛋花穿成花繩,到避風塘自學花式跳水,田上打排球,課外活動多姿多采,若要他們填寫現在課程要求的「其他學習經歷」,想必沒有難度。

非純粹紀念 盼延續村校文化發展

這次展覽有Stella So為5間村校舊生繪畫的記憶地圖,每幅地圖都以村校為中心點,看出村校與四周環境的緊密連繫,例如葵涌公立可以摘荔枝,學校前的大樹有吊絲蟲,某女同學每天都要撐開雨傘衝出校門。阿史指因為事隔數十年,若只播放口述歷史,觀眾或有距離感,所以選擇用簡單直接的繪圖,生動呈現舊生經歷,像橫洲公立學校舊生尚記得哪條路飄着禽畜糞便氣味,哪條路花香撲鼻,「我最深刻是他們說的氣味。歷史通常是文字描述,但村校與社區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整個人去感受」。室外展場有花牌紮作師傅蔡榮基與藝術家周俊輝的作品《海螺轉浪聲響》,呼應以前村校開幕禮及畢業禮都會訂製花牌的傳統。周俊輝知悉學校以前四面環海,故添上海螺形狀的裝置,遊人轉動裝置時,可細聽浪花起落。「周俊輝最初聽到校歌很感動,所以想做聲音作品。聲音可以帶到回憶,畫面在腦中閃現。」阿史在2019年已舉辦過村校校歌展「有你有我有田有山有水有意」,那次主要是藝術創作和分享,這次展覽選了另外5間村校,又有CACHe加入,除了故事和校歌,更緊扣村校乃至鄉村歷史:「這次有很紮實的基礎,我們要了解歷史脈絡,不然就只是懷緬、覺得有趣。我們不是想純粹紀念,是想令村校文化發展下去。」

如何延續村校與社區關係?

是故展覽最後探討了村校在80年代走下坡後,校舍改作其他用途的可能。近年政府鼓勵團體租用空置校舍,二人均覺得要思考如何延續村校與社區的關係。經常到鄉村做田野考察的黃競聰樂見校舍改作村公所,給村民聚會及當康樂空間,也有機構改作自然學校,善用本身的大自然環境,最新的例子則有南生圍前小商新村公立學校獲批予慈善團體作社區服務中心。他指每間村校的環境不一,難有同一方案,「但有些基本的保育原則可以套用:不破壞結構、善用本來的空間、切合今天的需要」。現時政府批出的短期租約一般為1年到5年,最長為7年,但阿史覺得社區經營好比校歌:「一首歌連繫到50年,那延續性好重要。要與社區建立關係,可能至少5年起跳。」

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

日期:即日至11月27日(只接受網上預約參觀)

地點:青衣青敬路聖保祿村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舊址

網址:bit.ly/3ndFVrG

文˙ 梁雅婷

{ 圖 } 楊柏賢、舊生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