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殖民政府座椅起底 拼湊香港家具史

文章日期:2022年06月12日

【明報專訊】環視一下你的家,與你最親密是什麼?是常會噓寒問暖的家人、一屁股坐在鍵盤上的「主子」?其實還有面前那張每天放上飯菜的桌子、承載你一天疲勞的梳化。家俬,每個人家中都有,搬屋買家具時你甚至對各種款式略有研究,但香港家俬歷史卻鮮有人深究。就如讓不少愛vintage家具的人趨之若騖、昔日港英政府機構常見的一張「肥婆椅」,傳言甚多,網上轉售開價2000元一張,然而誰設計?幾時設計?用上什麼物料?為何要用這些物料?一直無人知曉,終於由一個九十後翻盡舊檔案,找到線索。

家具設計師如數家珍

走進facebook專頁「Chan Hope反轉凳底講設計」版主Martin(陳信希)的房間,記者原本以為是個靜修空間。一眼看去,只見一椅一櫃和幾件擺設,走近細看,幾乎每件物品旁邊都放了如博物館展品的簡介小牌,椅是來自丹麥、1949年設計,他翻開詳列該國家具設計的圖錄,教我辨認照片中的款式,該椅由Ejner Larsen及Aksel Bender Madsen設計,丹麥設計博物館都有收藏。房內每盞燈、每隻碟、每個燈掣,他都說得出來歷,但只着記者任用任碰,「家俬就是要用的嘛」。修讀航天工程,畢業不久投身相關全職工作,Martin具備力學設計、物料應用知識,一手一腳重新設計與裝修他的53呎房間,把牀嵌入櫃中,櫃裏其他間隔還藏着他修復家具的工具箱,與好幾張椅子珍藏。

自學研究 修復酸枝餐椅

聽他介紹大師Finn Juhl設計的邊櫃,面板黃與白的用色活潑,以幼腳支撐營造懸浮的輕盈感覺,而且並非「得個殼」,內裏多層抽屜非常實用。在英國讀書時租下空房子,令他產生對舊家具的興趣,「也訓練了我的眼光,如何憑幾張相很快知道是誰設計、屬於什麼時期、用什麼物料、是夾板還是實木」。vintage家具有價有市,「賣家只形容是vintage chair、old chair,賣的人都唔知佢賣緊咩,就是最好的機會」。好眼光買入來頭不小的設計,幾年後賣出不僅補貼當初買價,動手修復後還可賣出好價錢,手藝如何學?「上YouTube睇囉,找how to restore a chair就有一堆(影片),就試吓自己研究」。

他在太平山街認出已被改裝得面目全非的Niels O. Møller設計1962年酸枝餐椅,只餘骨架,向街坊買來之後拆散所有結構、換過木釘、重上丹麥木油、從丹麥訂回紙繩重織坐墊。一則帖文看得人內心驚歎版主這種瘋狂,不過在毫不畏難的手藝以外,他挖掘與香港相關的家具史也費盡心機,外國資料不算難找,本地歷史卻是一片空白,但他已儲下許多「貨」,這天訪問就與記者分享一個挖掘了一年、還待整理成文的發現。他在電腦開啟一張1970年代觀塘圖書館的老照片,圖中舊椅支架與地面呈斜梯形,線條簡單大膽,是vintage家具愛好者都熟悉並戲稱的「肥婆椅」。

「很多人談論政府家具、殖民地(時期)家具,坊間說高級公務員宿舍就會見到,有沒有深究下去是誰設計、幾時設計、用什麼物料、為何那時要用這些物料、設計概念何來?」老實說,記者也聽聞過港英政府舊家具是「好嘢」,但只停留在覺得「靚呀、正呀」便算,沒想到有人如他讀遍舊報,苦心去尋背後的設計故事,竟真的等到線索出現。在1975年《華僑日報》一則報道上,宣傳一個家俬設計比賽,以代替政府家具「落伍」設計,物料供應處處長就稱「目前政府宿舍的家俬,多為1949年所設計及製造」!

「肥婆椅」看似是1960年代的產物,但原來比想像中來得更前衛。於是他循年份去找政府檔案,解開了多個謎題的答案。「其實發生什麼事?簡單而言,就是當年打完仗,政府要重建宿舍及各種建設,裏面需要有家俬」,政府成立了一個做家俬的專責委員會(Furniture Committee),其中包括W.W.C. Shewan,Shewan是建築師,港大圖書館舊翼及學生會已拆的大樓就是出自他手筆。

檔案揭「肥婆椅」身世之謎

檔案中有一系列包括衣櫃、茶几等的設計圖,「肥婆椅」一張下方就見他署名,圖則上方標示了「11」,Martin稱為11號椅。在政府部門來往信件中,還提到一些材料、設計、工序上的建議,包括從Siam(泰國舊稱)運來柚木、抹上石灰及上蠟,代替將柚木染深的做法。Martin解釋:「抹灰是讓它留在木纖維的縫隙內,香港叫污糟白,是造做家俬一種特別的工序,目的是將縫隙填平,上蠟後看起來便光滑些。」但他從修復經驗得知實際多是上士叻而非上蠟。信件還提出桌椅要用方腳不要圓腳,以節省時間與成本。

信中提到抹灰與上蠟工序交由物料管理處負責,「有傳這些家俬是囚犯製造,實情並不是」,Martin曾在一份兼職偶然認識到曾在北角「皇家倉」(政府倉庫)工作的大叔,文件與其回憶亦脗合,「他說製造家俬的流程分得很清楚,開料是一個部門,上漆是一個部門,打磨又另一個部門,『低級小薯』的家俬就hea些,給高級官員做的就上多幾層蠟,有時還有車送他們出去維修家俬,現場執色」。

「後來這張椅更被帶到英國。」他從由政府出版介紹香港工業的《香港貿易月刊》捕捉到11號椅的蹤迹,在一幀拍攝到港府駐倫敦辦事處內部的照片中,圖片說明「展現香港面貌」,可見11號椅是政府引以為傲的設計。設計意念從何而來,Martin從信中得知曾參考很多家具廠的產品目錄,他猜測其中一個參考對象或為英國Utility furniture,「英國在戰時出現一些政府制訂的設計,因物資短缺,廠商只可製造某些簡單設計」,他對比書櫃和椅的設計也與兩幅設計圖頗相似,仍待考證。

借鏡Chandigarh「網紅椅」

「為何我那麼執著去做這件事?因為我覺得可以借鑑外國例子。」Martin說出另一個家俬潮流關鍵字「Chandigarh」,只要搜尋這個城市及座椅,就會看到現在紅遍咖啡店與淘寶的「網紅椅」。1947年印巴分治後,旁遮普邦一分為二,在印度那邊失去了首府,於是新建一座城市Chandigarh,邀來殿堂級建築師Le Corbusier負責規劃設計,也需要為市政府和公共場所配備家具,這張椅就由他的表親(有說是堂弟)Pierre Jeanneret設計而誕生。今天M+展品中也有收藏,名為Easy Chair安樂椅,標示年份為1955,Martin說椅子原本通街都有,並沒有被當一回事,「直至1990年代有人出了專書介紹」,便引發收藏風潮,「便開始有人收藏」。

「那本書做得很仔細,還為不同型號拍照,列明設計年份等資料。」他希望為香港家具做這樣的紀錄去肯定其價值,「或許不會找到Shewan是哪個國際名人的兄弟,但沒關係,起碼有人記下這些家俬,可能以後的計劃就是找上收藏它們的人,拍照記下來」。

昔日「仿真品」工藝出色

香港昔日家具亦蘊藏精良技藝。在《香港貿易月刊》中,Martin能認出不少「抄考」外國設計師的櫈,學丹麥設計師Finn Juhl的Chieftain Chair(酋長椅),雖然比例怪怪的;學Verner Panton的Heart Cone Chair(心形椅),就學得頗足;學意大利Ico Parisi的梳化設計,從凳腳一眼就看得出,「這些都是著名作品,可以間接推斷香港的工匠是有留意到世界各地的好設計」。他家收藏了一張椅,驟眼看就是Grete Jalk設計的118號椅,椅背微曲的兩條骨、欖核形的椅腳、椅腳最頂窩了下去,唯獨扶手下方的樑邊是方形,不是原設計的圓弧形。Martin從朋友購來這張椅,相信為1960年代香港工匠所製,他笑言該張椅完全模仿到難做的部分,可見工藝成熟,偏偏最易學的地方沒跟足,也許是有意為之,認為這樣更好。

「家俬是很冷門的題材,但我的初衷是希望有多一個面向。現在很多香港人會探尋一些舊事物、香港的匠人就想造些新產品代表香港,但未必接觸到香港以前設計,我的作用就是想找出更多這樣的資料,令他們更容易接觸到。設計不可能由全新開始,一定是從過去學習再演化,歷史上很多設計也是這樣,包括Finn Juhl最出名的酋長椅也是帶部落的感覺。可以學到好遠,也可以從近代去學,如(上世紀)六十年代、四十年代,我發現原來空白了,就想填補這些空白。」

本地薑陳國凱 海外創風格

Martin努力找尋香港家具故事的脈絡,不止設計與工藝,亦記下香港家具設計師的點滴。他多方查找資料,得知香港有個陳國凱。他1939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1963年開設計公司,曾為IBM香港辦事處設計家具及佈局;移居倫敦後亦跟進過郵輪「伊利沙白女王二世號」的內部設計,其後加入巴黎公司Steiner Paris,在著名室內設計雜誌Domus可見他的作品。陳國凱在香港開公司時的照片西裝骨骨,到英法之後造型變得狂野,Martin寫他的風格屬於未來迷幻派,「他就似一去到法國就解放了,作品極具時代性,輪廓如雕塑、顏色叛逆,與Verner Panton的設計有相似之處,可看到香港設計師去到外國在短時間內吸收很當代的東西,亦創出自己的風格」。

什麼是「很代表香港」的家具?Martin認為,在重用一些視覺元素如海棠花玻璃、紙皮石等材料以外,設計師還有另一條路,是從香港昔日設計的精神面貌學習。「像陳國凱,他不一定是反映地道的東西,但好時代性,設計可以是為自己,或反映一個時代。」他還從歷史上看到,「香港設計師最叻是如何設計到很compact(緊湊),在有限空間可有很多功能,重視家具實用性。這也很代表香港本身的文化,一直以來在很多限制的環境下成長,但亦有好多諗頭去突破,才代表到香港設計,這是大家沒留意的特色」。港產蜆殼椅的藤織椅身可與椅腳拆開,各自疊起,方便運輸銷往全球各地,這就是一個好例子。

文˙ 曾曉玲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