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笑 提神醒腦增魅力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27日

【明報專訊】點解會笑?

被人「擳」肚皮或腳板底,總會忍不住發笑,難道是肚皮有條笑神經?腳板底有一堆大笑細胞?

笑,可以提神醒腦,促進健康兼討人歡心,好處多多絕非講笑。除了快樂情緒牽動笑容,還有何方法令自己發笑?下周五(10月7日)是一年一度世界微笑日,認清笑的真面目,為己為人,一齊笑多啲!

點解會笑 醫學界未摸透

笑的產生機制,醫學界尚未完全掌握。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海東說,笑不似五感或動作,可以清楚找出由大腦哪一個部分控制,「例如郁動手部是由運動皮質(motor cortex)負責,嗅覺由嗅覺皮質負責;但笑就沒有明顯機制,即使用功能磁力共振掃描(functional MRI)去監測,也無法精確找出控制笑的部位」。現時醫學界對笑的了解,主要與腦部兩個區域有關,分別是與情緒有關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及運動皮質(詳見下文)。

邊緣系統 處理情緒信息

邊緣系統位於腦部核心位置,包含丘腦(thalamus)、杏仁核(amygdala)及海馬體(hippocampus)等部分,功能之一是支援及處理與情緒有關的信息。「有研究認為,由於所有跟感覺有關的信息都會經過邊緣系統中的丘腦,如吃到美食、聞到香味、看到美好東西,丘腦解讀為歡悅感覺,從而產生笑的反應。」黃海東說,有病人因中風或病變(如顱咽管瘤)導致丘腦附近受損,會變得木無表情,但又會突然大笑,這些失控反應令醫學界相信丘腦與控制笑有很大關係。

運動皮質 展露笑容

笑涉及肌肉活動,因此醫學界認為與負責掌控自主運動的運動皮質區域有關連,特別是皮質延髓徑(corticobulbar tract)。「有研究發現如前運動皮質(premotor cortex)或輔助運動皮質(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有問題,例如中風、認知障礙症等,部分病人無法控制笑或不笑。特別是屬於運動障礙症的柏金遜病,典型病徵是病人木無表情,雖然手和腳懂得郁動,但無法真心表達笑或其他情緒,只能強行表現出笑容。」

黃海東指,現時醫學上大致掌握了邊緣系統、運動皮質兩個腦部區域對產生笑的分工,但兩者之間並非完全獨立運作,「例如有中風病人因運動皮質受損,一邊臉歪斜,叫他假笑,他只能在另一邊臉展示笑容。不過,當他真的因開心而笑,兩邊臉可以對稱地笑」。這有可能是邊緣系統繞過受損的運動皮質,讓臉部展示笑容,但兩者之間如何互動仍不清楚。

笑能止痛抗抑鬱

雖然笑的產生機制未明,但不少研究均指出笑為身體帶來很多好處。黃海東說,從生物學解釋,主要是因為笑令身體產生多種有益的微物質:

‧神經肽(neuropeptide)

由神經元所產生的胺基酸,其中一個作用是調節神經、肌肉及心臟活動,通過荷爾蒙向周邊細胞傳遞信號,數量愈多,腦部活動愈活躍

‧安多酚(endorphin)

由腦部製造出的荷爾蒙,有止痛及減少負面情緒的作用,例如運動時分泌,有助運動員克服艱苦的訓練或傷痛

‧多巴胺(dopamine)

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可為腦部帶來快感、喜悅,缺乏多巴胺會令人對事物提不起勁

‧血清素(serotonin)

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當人感到快樂時,大腦中的血清素會明顯增加,研究證實抑鬱症患者大腦中血清素較健康的人少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笑還有其他好處:

‧增加吸引力

有研究發現笑容和人的吸引力有正向關係。笑得多讓人看起來愈吸引、愈放鬆,感覺親切

‧減壓

笑有助降低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如皮質醇、腎上腺素等,令人輕鬆

‧社交連結

笑具有傳染力,有助人與人之間建立社交連結。例如看到別人笑時,會激活腦部的神經網絡,即鏡像神經元,令自己亦跟着一起笑

■專家助陣(排名不分先後)

黃海東(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麥永接(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厚毅(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梁重皿(臨牀心理學家)

Vivek Mahbubani(棟篤笑藝人)

文:周群雄、陳真紀、植蔚卿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FEATURE]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