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是林欣傑(Keith)投身media arts(媒體藝術)的第20年。一身黑衣、錨形鬍和黑框圓眼鏡是他的標誌造型。黑色感覺嚴肅,鬆身衣物讓他看似工匠,透露出對創作的專注。
Keith用不同媒介來創作,材料也是千奇百怪。他位於合舍閣樓的工作室,沒有花俏裝修,卻處處可見怪奇物件:除了一排大牛龜電視機,居然連的士車門也有一塊。
耕耘近20年後,Keith已經是香港media arts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不同大專院校擔任客席講師。其實Keith不是藝術科班出身,投身藝術界的經過更是曲折。中學畢業後,他最初獲得理工大學會計系錄取,與media arts毫無關係。因為對會計興趣平平,他到其他大學「叩門」,最後轉到嶺南大學讀資訊系統,比較適合喜歡編程製作模型的他。
顛覆對虛實與媒介想像
但在Keith於大學三年級,到紐約大學讀動畫與視覺效果課程之前,他對藝術仍了解甚淺。「之前完全不知道media arts。我有一日收到mass email(群發電郵)通知,看到覺得,正!可以出國!課程要programming(編程)但不太多,剛好我懂一點電腦,之前也有玩animation(動畫)。我就去申請,之後拿獎學金過去讀。」
因海外media arts創作顛覆既往對虛實和媒介的想像,Keith迷上了這種藝術。回港並在嶺大畢業後,他先後修讀香港藝術學院新媒體藝術課程,和城市大學多媒體資訊技術碩士,再於城大一邊研究和教書,一邊做藝術。直至2007年,Keith的作品、實體遊戲Moving Mario獲得多個國際獎項,他才看到全職做藝術的可能,終於「瞓身」做藝術。
「在香港講到art and tech,人們就覺得是互動、是沉浸,所以很多人見到screen(熒幕)就要篤。」Keith近期作品沒有常見的互動按鈕和感應器,他認為觀眾感受作品,本身就是一種互動。
樂譜呈現人體 山水畫變音樂
對Keith來說,media arts是解放感官限制的藝術。他的《大音希聲》(Soundscape of Body)①,把人體掃描再呈現為樂譜;現在於香港藝術館展出的裝置《稻浪四時》②,用人工智能運算,將夫妻畫家謝稚柳和陳佩秋筆下的四季山水,轉為實體全景和音樂。這在藝術界的術語叫「感官編碼(sensory transcoding)」,用非慣常的媒介呈現內容,例如把影像轉為聲音、把虛擬轉為實體等,人們藉此可「聽到」影像,或在現實中感受虛擬。
好像非常抽象,Keith的解釋卻很通俗:「2004年時我在城大任教media arts,那時候沒有同學知道什麽是transcoding。於是,我在電腦打開Windows 2000的Media Player,裏面有個visualiser(可視化工具)顯示聲量變化。我問他們:你們能看到聲音嗎?他們當下就懂了。」
Keith談吐間表露對文化理論的熱愛,他說因為記者讀過哲學,便要分享多些。在嶺大文化研究系第一年開課時,Keith將它選為副修。他說當時「怕悶」,而文化理論很「過癮」,不斷啓發他的創作。
他很喜歡法國哲學家Gilles Deleuze。Deleuze說人們在觀畫時,用視覺感受畫中故事,眼睛的感知功能強大,讓人彷彿能觸摸畫作中的事物。Keith不少創作都在挑戰這種感官分工,「人們習慣了用眼、耳和不同感官分工感知事物,但有沒有可能合而為一?透過media arts,人就像裝上義肢,這樣去看世界會看得到更多」。就像他為創立的藝術團隊命名「Dimension Plus」,media arts給人感受世界額外的維度。
植物「食住新聞大」
只是,用作品探討形而上概念,難道Keith不擔心觀眾看不懂?他卻說自己的作品沒有一個「我想話你知的message(信息)」。「香港教育習慣有標準答案,如果讀不到作品信息好像就是失敗。但我很怕擺一塊牌在作品旁,人們看展我都叫他們先不要看說明,看了作品先,自己去interpret(詮釋)。」
觀眾不止是接收信息的機器,因為可以透過消化作品,得出自己的詮釋。他以《城市景觀即訊息》(The Cityscape is the Message)③為例,其中一幕是旺角樓房散開,「你可能會看到城市的焚毁,又可以看到放煙花,很華麗」。作品曾在台北展出,上月底短片亦開始在啟德AIRSIDE地下大堂播放,展期至明年3月底。
對比香港較常見的社會議題作品,Keith不會直接講議題,僅隱約提及。在TTTV Garden④中,他把播放香港和英國新聞片段的熒幕,放在高處照向植物。「裝LED燈的師傅問我:你的植物會不會因為熒幕有光,進行光合作用?我話會。他就說,那這些植物不就是食住新聞大、電視送飯?」結果,看英國新聞的植物長得好些——這個結局耐人尋味,人們可自行解讀。
比「art tech」更好的詞
翻看媒體專訪,皆見Keith就港府對media arts用字的建議,他對政府用來指media arts的「art tech」這個詞不太滿意。「不是說反對,但可不可以加番個s在art後面呢?強調arts,即是藝術本身,不然就好像art for tech,藝術為科技服務。」Keith說,media arts本質上是跨領域藝術,不需要為它設下界線、劃分類別(genre)。如果要讓大眾明白,用一個專門的字無可厚非,但他認為比art tech更好的詞,可以是electronic arts或new media arts。
總括而言,他樂見政府提出文化藍圖,因將投放更多資源在媒體藝術上,「我的態度是期待它做得更好」。他續稱:「政府的文化政策有豐厚條件。如東九文化中心本身只是一個多用途劇場,但我看網上資訊,說會開放藝術科技的空間The Lab給人用。」
做作品的設備昂貴,是香港媒體藝術家多年來的難關;當藝術家失去學生或教職員身分,就難有使用設備的途徑。Keith在2018年設立複合空間「openground」,就是想給本地藝術家一個共創空間,可惜在今年初無奈結業。他認為東九文化中心的藝術科技試驗場對藝術家、做電影和MV的人都很有幫助,「如果可以給人任用的話,這個行業會開花」。
訪問這天,他在中大教完3小時課,做完個半小時訪問,再開了一個會後,馬上又埋首準備下件作品的數據雛形。他勉勵剛入行的媒體藝術家,要盡早全情投入。即使遇到挫折,他認為「做media arts不會走投無路,因為不同行業都需要你的技術」。他期待更多人進入media arts世界,當game changer(遊戲規則改變者)顛覆媒介的應用方式。
■Dimension Plus《稻浪四時》
日期:即日至2024年1月3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6:00(周一至三及五)、上午10:00至下午7: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即日至11月26日,周五至日及公眾假期,延長開放至晚上10時)
地點: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4樓靜觀樓藏品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