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洋洋灑灑3萬6千字(連附件5萬7千),他的前任林鄭月娥也發表過5萬字報告,但她當年只讀了撮要版,李家超卻是拿着間尺,一行一行,「雖千萬字吾讀矣」逐字逐句讀完,以時數3個多小時「取勝」。大小政策鉅細無遺,內容豐富是肯定的,可是如果《施政報告》的定位,是回應香港社會當下最關注的問題,提出論述、策略,則「豐富」未必是最重要的標準,寧可它「對題」地回應新局面。
去年的框架,今年的論述
翻開目錄,跟去年的《施政報告》對一對,大半是一樣的:主要沿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為綱,順序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和「青年興 則香港興」,今年在前面加了「挑戰和機遇」,看來政府也意識到要回應「香港何去何從」這問題:經濟增長動力在哪兒?除了「夜繽紛」還有呢?在維持香港獨特性與全面融入大灣區之間,我們要取捨嗎?取捨意味什麼變與不變?新局面既成,卻遇上庫房收入跌、支出增,要怎麼辦?
何去何從,這份報告不是沒想法的:早段已講明「全球經濟重心將繼續東移……亞洲會是環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國家的發展就是香港最好的機遇」,在「保持國際化」那段,提及開拓東盟、中東市場,政策是「產業導向」,可惜用16段開了個頭,未及細表,便轉去講廿三條立法、「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心繫家國2.0」,筆鋒一轉講到「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再兜去超強颱風,去到第50段,才回到香港競爭力,平白把說到一半的故事分開兩截。
這是為了遷就框架,所以先講國家安全和治理水平嗎?這個目錄要用5年嗎?年年局面不同,用同一個框架去回答,會否影響溝通效果?我相信中央不會硬性規定《施政報告》目錄次序,政府何不拿出自信,該怎麼說就怎麼說?既然這是「屬於市民」的《施政報告》,就用最有效、最直接、市民最聽得入耳的方法去寫吧。
何謂「產業導向」?
據說《施政報告》後,官員向傳媒推銷「產業導向」是重要轉變,被「點名」的行業,有文化創意、航運發展、「新型工業化」等。然而究竟何謂「產業導向」?被選定為「產業導向」,將意味多大程度的政策優勢?具體怎樣才算成功?皆沒有明言。
點名栽培個別產業不是新鮮事,2009年曾蔭權年代,便在《施政報告》點了6項優勢產業:剛剛好包括「文化創意」(其餘是教育、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創新科技),當年文創那段是這樣寫的:「……成立專責辦公室,加速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創意香港』辦公室已於今年6月成立,協調政府部門的工作。」
事隔14年,今年文創那段是這樣寫的:「『創意香港』改組成『文創產業發展處』,以產業導向為原則,積極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
如果有官員spin我「今年產業導向係正嘢嚟!」我會反問他,這與14年前的「優勢產業」有何本質上的分別?就以文創為例,14年前成立的「創意香港」是否失敗?因何失敗?因此今天要改組?改組後的KPI是「每年推動60個業界考察團、海外展覽及展演」,用原本的架構就做不來?改組後要加人嗎?要加「處長」嗎?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我怎能不懷疑,只是改個衙門牌頭而已。
這正正是去年我評《施政報告》的其中一個副題:「衙門愈多愈巴閉?」今年繼續充斥「辦公室/委員會/工作小組/專員」,關鍵詞「成立」出現68次。「成立一個架構=解決一個問題」已成本屆政府特色,有些明明就是官員份內事,何以要生出這麼多名目?若是不花錢倒也罷了,若又要開個秘書處、聘個辦公室主任,架構會否愈趨臃腫?
民生有小事
另一個特色,是細眉細眼政策多,「演藝團體可以課餘時間租學校綵排」、「出境唔使拎液體出來安檢」、「同鄉文化推廣計劃」都寫入去,這可能關乎《施政報告》制訂方法:各局提交來年工作清單,特首辦和特首政策組總其成,但他們的心力似乎花在如何把不同項目安置在不同綱領下,「講得唔好嘥」,似拼湊多於取捨。
以今年兩大「民生憂難」:劏房與照顧者為例,政府會成立工作組研究「劣質劏房」的定義及如何有序淘汰,除此之外,便是「今年內推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試點設於福華街,商界出地方,NGO營運,關愛基金出錢。上網一看,民間早有機構試行,觀塘有、土瓜灣有,深水埗年初都開幕了一間,還要是勞福局長去剪綵。政府牽頭再做,想必是看中民間的「試行」成果好,既如是,則何需試行了又試行?
支援照顧者,佔了900幾字,相當顯著,其中百多字是臚列未來3年的「關懷照顧者宣傳主題」:第一年「錫自己至撐得起」、第二年「撐得起因有你」,第三年「全城為您全程撐」;較實在的,是局長在記者會說「大幅擴展可提供暫託服務的地方,協助照顧者」,看內文,是要求300多間安老院舍中心,在「有空置宿位或名額時,向被照顧者提供住宿或日間暫託」,安老院本身輪候者眾,「手指罅漏出嚟」能有幾多?連KPI都沒有提。
以上幾例的共通點,是不太花錢,卻又佔上篇幅,意義在於突顯政府關注;我一邊看,一邊思考:要切實排解這些民生憂難,政府夠彈藥嗎?我們的公共財政,能支撐愈來愈大的社會需要嗎?偏偏《施政報告》在這題目留了白。
公共財政論述空白
以往有些《施政報告》,公布之日,政府會講明涉及幾多公帑開支,今次這份沒有。翌日財政司長陳茂波開記者會,透露涉及「幾十億經常開支」,較諸以往動用過百億的《施政報告》,數目不算大。然而太多「隱藏開支」未清楚:上述各「新衙門」要加位加人嗎?更大筆數是加推兩鐵一路,東九龍、啟德重啟綠色集體運輸計劃等,都未有「價錢牌」。北都發展、交椅洲填海,錢從何來,亦有待「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定案。
過去幾年,政府經常開支由每年3600多億元(17/18年),大增至5600多億元(22/23年),幾個月前「2元搭車」能引發熱烈討論,其深層意義在於大家突然發現,有些支出,只會愈來愈多,沒法「無痛逆轉」,怎辦?與此同時,曾經很可靠的地價收入大跌,財爺預告財赤過千億……除了「做大個餅、經濟好番自然稅收回升」之外,特首究竟如何看待公共財政呢?他說「無意開新稅」,是否意味要減開支節流?我們要檢討稅基嗎?抑或什麼都不用做,靠幾千億儲備「挺過去」就行?
你說理財這些不是留《財政預算案》講的嗎?不一定,林鄭便是在其《施政報告》講「理財新哲學」了。問題既擺在眼前,特區之首至少應該有個說法,只是這個空白,被字海掩蓋了,就不覺眼。
希望放下那把尺
覺眼得念念不忘的,始終是那把間尺。
這幾天翻開那份宏圖,「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微電子研發院」、「數字政策辦公室」、「數據驅動發展」等願景下,我第N次想起新加坡李顯龍國慶日的《施政報告》,有透明提詞器輔助看似不用看稿,有簡而精的info graphics,精準的punchlines,合理的篇幅……2023年的香港有什麼?有間尺。
李家超在結語提及,有熱愛香港的市民跟他說,對一些總是自我「柴台」、唱衰的人感到心痛;我想起他在前言形容這是「屬於每一位市民的《施政報告》」,每一位,即包括所有人,人人心中有不同的尺,「柴台」聲可能也是出於一顆熱愛香港的心,若大家只用一把尺去衡量「誰唱衰、誰批評,就是不愛香港」,社會就不再多元、也欠了進步的動力。
衷心希望往後的《施政報告》放下那把間尺,在內容上、理念上、表達手法上更能體現這個國際城市應有的面貌和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