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反思權力 泰藝術家繡出非主流聲音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01日

【明報專訊】藝術家有很多種,有些認為藝術是為了藝術本身,有些認為藝術是要介入社會,泰國紡織藝術家賈凱‧斯里布特(Jakkai Siributr)顯然是後者。從泰國北部無國籍的撣族人到疫情期間失業的勞動階層,斯里布特着力透過刺繡敘述非主流聲音。介入泰國當代社會,牽涉軍政議題,斯里布特也透過紡織藝術反思國家權力。

盼「交織」泰人緬難民

斯里布特在泰國成長,16歲移居美國,在當地大學修讀紡織藝術,後來返回泰國發展,實踐藝術理念。《國內流離失所者花布(一至四)》和《沒有地方》分別聚焦從緬甸而來的移民工人和無國籍人士,他們的處境值得關心之外,斯里布特指出泰國跟緬甸歷史上曾有長達300年的戰爭狀態,但由於泰國學校歷史教育偏頗,令不少泰國人歧視緬甸人,作品冀讓參與者共同紡織以至互相理解。

《國內流離失所者花布(一至四)》是4幅大型刺繡,圖案描繪緬甸移民勞工在泰國勞動的狀况。他們多是緬甸少數族裔,因受軍方壓迫才到泰國圖謀生計,然而無路可逃下,常被僱主剝削。4幅刺繡由斯里布特的工作室助理製作,既有泰國人又有緬甸人,他說泰緬助理起初也不咬弦,所以期望泰國助理製作時理解緬甸人處境後,便會懂得同理。

《沒有地方》則是多幅小型刺繡,斯里布特邀請泰北無國籍的撣族人孩子透過刺繡分享故事、表達創傷。無國籍的撣族人無法工作,斯里布特便支付日薪給孩子,讓他們幫補家計。孩子的刺繡用於泰國公眾參與的工作坊,工作坊讓公眾為孩子的刺繡縫線,嘗試將難民和公眾連繫起來。

蒐疫下失業基層制服創作

疫情期間,斯里布特發現被忽略的另一群——因疫情而失業的勞動基層。泰國旅遊業興盛,不少工作機會因大量旅客到訪而生,但是封關之下旅客難以遊泰,工作崗位過盛導致裁員,其中包括保安和的士司機。在《空氣傳播》系列,斯里布特購買失業人士從前的制服,拆解後重新製成紡織作品,叫人深思經濟困境下不受保障的人,以及在國家政策下沒有話語權的勞動基層,只得在國家權力下犧牲自己。受主辦方CHAT六廠委託,斯里布特沿用同一套路,蒐集香港和泰國受疫情影響生計的基層制服,拆解織物後創作《T/HK20》和《HK/T20》,也將兩地受影響的人聯繫起來。

斯里布特透過藝術介入泰國社會,牽涉軍政議題。《臨時居所》拍下斯里布特身穿泰國軍方、警察和官員制服的相片和影片,現場展出同一制服,制服掛滿了象徵勳章的佛牌,而相片模仿葬禮風格,說明人只是靈魂載體,當身體和制服消失,所獲得的尊重和榮譽似乎隨之消失。另一作品《更衣室》在衣架掛上綠色軍裝外套,桌上擺滿白色軍帽,兩者都有刺繡圖案,讓觀眾對着鏡子隨意穿戴。仔細一看,原來刺繡講述泰南穆斯林的種族和宗教衝突,軍裝外套和軍帽本身代表權力,兩者配搭起來引人反思。

賈凱‧斯里布特:人人嚮往快樂

日期:即日至2024年2月13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7:00

地點:荃灣白田壩街45號CHAT六廠

詳情:bit.ly/40JQJju

文:嚴嘉栢

圖:主辦單位提供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