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空間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19日

【明報專訊】花10秒時間想一想,近期令你矚目的藝術品是什麼?是怎樣的創作形式?浮現腦海的是畫作、雕塑、書法、錄像,或沉浸式裝置嗎?

今期美藝客廳客席策展人黃宇軒推介的藝術品,是一家位於深水埗的地舖——由藝術家王天仁營運的複合藝文創意空間「合舍」。黃宇軒稱,王天仁曾說經常有人問他有沒有做藝術品,他總是回答「合舍就是我最大的artwork」。這件藝術品2017年起屹立大南街,如今迎來最後展示日子,明天起將一連10日舉行道別活動。

黃宇軒表示,七八年前的大南街較寂靜,後來愈來愈多咖啡店進駐,到掀起士紳化討論,變化難以預料。他指出,王天仁創辦合舍鼓舞人心,「原來藝術家都可以走落一條街裏,改變那條街的生態」,形容這或是「香港回歸後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合舍結業,令黃宇軒想起近來引發討論的「執笠潮」。早前facebook專頁「全港店舖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短短兩周吸納逾30萬名成員,網民紛紛分享街上執笠舖及人煙稀少的相片,嘲諷市道差,後來專頁也宣布執笠,成一時熱話。執笠潮可會影響藝文空間生存?黃宇軒認為經濟不景時店舖倒閉和減租,或反令藝術家考慮做些沒那麼「正路」的生意,但這難以預計,「地舖是很難很難做這些空間」。

在合舍這個具彈性及創意的實驗空間,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例如曾舉辦酒精沙龍、各類展覽、工作坊、分享會,剛過去則有「香港文學生活館十周年感謝祭」。黃宇軒由此想起artist-run space(藝術家營運空間)概念。他指出,有些做公共藝術的藝術家覺得,與其在公共空間做雕塑或接受資助創作,不如自己營運喜歡的地方,讓別人看自己想讓他們看的藝術,一起聊天。「在一個很功利的城市,試着營運一個很不功利的藝術空間,令那個地方好像變成了一個作品。」

上月底藝術圈發生「抄畫疑雲」(見4月5日報道〈由藝評小風波 看商業藝術生態〉),惹來圈中討論,黃宇軒雖有聽聞,但沒關注太多,「這即使在圈內有激烈討論,但普羅大眾未必知道」。他提到,現時很多藝文空間非在大街,參觀者可能都是本來熟悉藝文圈,而合舍得意在於位處文青區的大街地舖,「人們會無緣無故撞入去,誤打誤撞看一個展覽」,這可令大眾去看和談論一些作品。結業不久的見山書店同屬多人逛的地舖,「未來香港是否所有文化藝術東西,都唯有走進工廈或一些偏遠地方呢?」他擔心未來討論展覽、作品的人變得更少。不過,他認為香港文化不會消失,會繼續有人研究,有人創造。

有人默默創作,也有人積極觀賞藝術。「抄畫疑雲」過去大半個月,無意中引發風波的藝術教育家馮美華,撰文講述對藝術生態的多年觀察。與此同時,設計界人士也在網絡上發生爭論,撇開誰對誰錯,同可藉事件探討本地文化交流空間,究竟是否夠廣、夠闊。

(美藝客廳‧十一)

「客席策展人」簡介

(黃宇軒,學者及藝術家,在大學任教城市研究,著有《城市散步學》及《香港散步學》。)

散聚有時——合舍和你說再見

日期:4月20至30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址: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合舍

詳情:IG@formsocietyhk

文:明報藝文部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開眼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