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周記:塑膠大戰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4月22日開始走塑首階段,網上怨聲載道,盡是各種紙製木製竹製即棄餐具如何不濟:切不開豬扒的竹刀、遇熱變形的紙羹、難以大口吃的平面木羹。即棄膠餐具突然在回憶中變得美好非常,彷彿膠刀一定能把豬扒輕鬆「劈」開。檢討這些替代品固然必要,政策甩漏也要追究,但這些人人懷念的即棄膠餐具只是塑膠垃圾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

因為早已自備餐具多時,沒有被這輪走塑困擾,但每星期面對家中一大堆準備回收的塑膠包裝垃圾卻總令人煩惱。目前,聯合國正討論有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盼減輕塑膠污染,自去年11月開始討論以來,不同持份者角力,石油化工企業極力游說,宣傳塑膠無罪、循環再造才是解決塑膠污染之道,反對禁止原生塑膠(virgin plastic)生產;環團則主張必須限制原生塑膠的生產,甚至主張完全放棄塑膠使用,方能根治問題,並指摘聯合國太顧及商界利益。這場由1970年代開始的「膠戰」,也進一步白熱化。

塑膠在1940年代出現,由於廉價、輕盈加上可塑造性甚高,1960年代起很快便攻入工業、醫療、飲食各範疇,即棄塑膠用品更成為優游生活的象徵。超過半世紀後,塑膠淹沒地球。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22年的Global Plastics Outlook,全球生產的塑膠2019年近4.9億噸,其中四分之三成為垃圾,大部分送到堆填區,但2200萬噸則棄置於環境,包括河流、大海、池塘。該報告估計,如果什麼都不做,到了2060年,全球塑膠生產及塑膠垃圾將增加近兩倍,情况不可持續。

塑膠因為無法降解,又不像玻璃金屬等物料容易循環再造,塑膠垃圾對環境的禍害已成共識,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可能影響亦一直引起關注。回顧這場膠戰,各地首先對治的便是膠袋氾濫,相繼禁止免費提供膠袋;然後再輪到塑膠即棄餐具。繼蘇格蘭及威爾斯後,英格蘭亦在去年1月宣布禁用即棄膠餐具,並在10月實施,但不包括預製餐點及外賣食物膠盤,被環團批評不夠徹底。下一個要處理的便是塑膠包裝。英國政府今年計劃禁止一些水果蔬菜用塑膠包裝,並已得到一些大型連鎖超市支持。歐洲議會最近亦通過法例,設定了減少包裝的目標(到2030年減少5%,到2035年減少10%,到2040年減少15%),特別針對塑膠包裝;由2030年開始禁止一些即棄塑膠包裝,例如酒店提供的盥洗用品迷你裝、獨立分量的包裝(例如茄汁、糖及其他調味料)、新鮮蔬果的塑膠包裝等都會禁止。

這些限塑措施要改變半個世紀以來的習慣,當然引起不少反響。以英格蘭的禁令為例,BBC去年9月報道,禁用即棄膠餐具前夕,不少商戶仍不清楚禁令亦未準備好。不少消費者抱怨木製即棄餐具不好用。至於歐盟的法例牽連甚廣,立法過程經過多方漫長討價還價,餐飲業及款待業組織、農民組織都反對管制;回收業發達的國家跟其他國家對規定重用容器亦各持己見,最終法案作出不少讓步,例如沒有制定商戶使用重用容器的比例,只要求鼓勵使用。當然,如此繁複的規定在各國落實時會遇上什麼困難難以預料,但畢竟仍有6年時間。

回收謊言

限塑不易,但社會又早意識到塑膠氾濫的禍害,那麼循環再造又如何?這也是石油化工業及使用塑膠包裝的企業的一貫主張。不過,不少環保人士對此卻甚有保留,論者也一直懷疑回收塑膠的經濟效益及是否環保,傳媒亦不時有相關調查報道。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 2020年曾發表一篇名為How Big Oil Misled The Public Into Believing Plastic Would Be Recycled(〈石油巨企如何誤導公眾相信塑膠會被回收〉)的報道。記者花了數月查閱塑膠業界的文件,又訪問了一些前官員,結論是石油及塑膠包裝業一邊製造新塑膠賺錢,一邊向公眾推銷一個明知不能實現的理想,那就是大部分塑膠都可循環再造。報道指,業界其實一早就知道循環再造不能解決塑膠污染問題,一篇1974年的演說便坦言對循環再造塑膠是否合乎經濟效益有很大疑問。塑膠業學會(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前主席Larry Thomas向NPR坦言:「如果公眾認為循環再造有效,他們就不會擔心環境。」報道引述了業界代表Steve Russell否認有心誤導消費者,雖然明白外界對塑膠回收的疑慮,重申業界多年來一直承諾確保所有塑膠都可以循環再造。報道亦指出,對油企而言,塑膠是大生意,每年從塑膠製造賺4000億美元,隨着未來對石油需求減少,油企自然希望塑膠業務能繼續賺錢。

於是,塑膠能否有效率再造、循環再造是否足以走出塑膠污染,成為環保人士跟石油化工業及商界一大爭議點。油企化工界近年積極反擊,加強宣傳塑膠優勢,力抗所謂對塑膠的「妖魔化」,強調塑膠是無辜的。這場論戰的戰場更燒至學校。《華盛頓郵報》今年2月便有一篇報道稱,塑膠業界近年積極到學校「說好塑膠故事」,向學生解釋污染「不是塑膠的錯,而是人類的錯」,並警告禁塑膠會令超市和醫院大亂,聲稱塑膠污染可以提高個人責任、產品發明及改善循環再造技術來解決。

這口徑跟近日石油化工業在《金球塑膠公約》的游說戰如出一轍。據《金融時報》報道,埃克森美孚正是牽頭反對限制原生塑膠生產的企業。代表國際化工大企業的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Chemical Associations, ICCA)委託Oxford Economics的研究報告,指出原生塑膠不止應用於生命周期短的即棄產品,也用於高質素的醫療產品及建築用品,限制原生塑膠生產無可避免會推高價格,亦推高替代物料的價格,從而推高物價、不成比例地加重低收入者負擔,而且替代物料亦可能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結論可能有點老掉牙,就是應對塑膠污染需要小心翼翼的政策,並將可能的後果減至最小,不建議限制原生塑膠生產。

石油化工業的形象向來不好,而且塑膠生產有利可圖,自然拚命反抗,但其提出的質疑卻不無道理。一些環保人士以煙草商過往的宣傳戰比擬,認為石油化工業不斷吹噓塑膠是可循環再造的物料,有如煙草商當年嘗試說服煙民,有濾嘴的煙比沒有濾嘴的煙健康。不過,這類比是否完全恰當?雖然塑膠污染有目共睹,但塑膠的確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廣泛,似乎跟百害無一利的煙草難以比擬。

循環經濟

只要細心思考,環保其實意味着減少消費,但當消費促進經濟的觀念根深柢固時,政府如何又環保又促進經濟,其實很難自圓其說,於是,回收成為近年政府及商界的一大板斧,力推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不少企業都作出環保承諾,例如雀巢承諾2025年其產品不再使用任何不可回收的塑膠;P&G承諾把2030年將使用的原生塑膠減少一半。不過,不少論者早就指出,雖然塑膠可以回收,但要有效收集及分類很昂貴。因為塑膠有不同種類,要分類自然要人力物力,為免弄壞機器,塑膠也要經清潔才能回收。最大問題是,再造塑膠質素會隨再造次數下降,亦即最終無法循環再造。不過近年商界吹噓有新技術,跟一般機械再造(mechanical recycling)以溶解等物理方法將塑膠品製成膠粒不同,化學再造(chemical recycling)改變化學結構。然而這些新技術卻屢遇阻滯,環團及傳媒亦揭發這類回收廠遠遠不如商家聲稱般神奇,大部分進入回收廠的塑膠垃圾都沒有再造,亦發現這些廠使用更多能源,對環境影響甚於原生塑膠生產,而且經濟效益成疑。據《紐約時報》今年4月5日一篇報道,美國人每年丟棄的塑膠垃圾約有3600萬噸,是最多塑膠垃圾的國家。非牟利組織Beyond Plastics最近統計,即使美國僅存的10家化學回收廠能夠滿負荷運轉,只能合共處理約45.6萬噸塑料垃圾;亦即僅僅將長年10%以下的塑膠回收率提高一個百分點。

當然,我們還可以期待生物再造(Biological Recycling)。近年不少初創企業研究生物回收塑膠方法,尋找可以降解塑膠的生物加以研究,他們相信一旦找出方法,便可以製造出永恒的循環再造。2021年,有研究團隊發現了3萬種具有分解塑膠潛力的酶。但這只是首階段,科學家還要把這些酶改造,提高其吃膠能力。不過,這些酶能否發展成大規模回收技術、其對環境影響又如何,現在仍言之尚早。

人類跟塑膠愛恨交纏,要分手一定不會容易;塑膠不會一夜消失,也不會有萬靈丹讓世界無痛減廢。這除了技術經濟問題外,還關乎人生觀,涉及問題千頭萬緒,因此可以預料,這場膠戰不會短期內終結。但在這場論戰中,無論政府、石油公司、生產商、環保人士以及傳媒都列出數據和案例詳細討論,有心了解事件來龍去脈的都可以自行閱讀思考。要全世界停用塑膠是否實際?如果不能,那又有什麼方法處理塑膠污染?每個方案的利弊是什麼?生活便利及環保又如何取捨?這些討論遠比研究哪款即棄餐具好用麻煩得多,但卻是成熟社會的必須。

文˙林康琪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