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場加映:兒童故事Podcast 播放童夢中的希望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02日

【明報專訊】我們愈來愈需要故事,在故事裏夢想無罪。由疫情開始,兒童故事的Podcast愈來愈多,有些把中外經典娓娓道來,有些把兒童繪本聲音演繹,有些是移民了的媽媽隨心錄音讀書,讓小朋友學習廣東話和了解香港。人們在車上在家裏聽,像收音機一樣。我們最愛的是一個原創內容的兒童廣播節目「懶瞓豬講故事」,那故事世界像充滿了正念的種子,會撒到大人小朋友的心田。

Spotify播着:「歡迎收聽線上兒童廣播節目:懶瞓豬講故事……」主持「阿粒」聲音甜美又帶點淘氣,今日的故事是《好事棉被》,由於篇幅所限,對白和情節有所省略:

小和尚是一個經常抱怨的人,有一日,老和尚叫他帶着一張棉被到公園坐,但沒說什麼原因。小和尚在公園坐着坐着覺得冷,便抱着棉被取暖,後來身邊有位老婆婆同樣覺得冷,小和尚便送上棉被離去。老婆婆過了一個溫暖的晚上,起來時見到公園有小朋友亂拋垃圾,她便拾起丟到垃圾桶。小朋友答謝,婆婆說:「尋日都有人幫過我,我都可以幫吓人。」小朋友受到啟發,在幼稚園幫助其他小朋友執拾物品,老師稱讚她,她說:「唔係呀,係人哋幫我先㗎。」然後經過不知多少個輪迴……有一天,小和尚拿着重物搭地鐵,竟碰到有小朋友讓座,他很高興。老和尚說,這是棉被的力量,小和尚不明白。老和尚便問:「棉被原本係冰冷嘅,但係人一瞓入去,就變暖,你覺得係棉被將人變暖,定係人將棉被變暖?」

講佛偈的兒童故事

嘩,好深啊,又好好笑啊,因為故事裏的角色都是小朋友聲演,無論那位婆婆或老和尚,都是稚嫩的兒童聲音,非常惹笑。故事繼續,老和尚說(壓低聲線裝老的小男孩):「我哋令冰冷嘅棉被變~暖~(突然拖長音),棉被又會為我哋保~暖~(突然拖長音)。只要你一直做好事,就會溫暖到別人,亦溫暖到自己。」之後甜美的主持阿粒問:「小朋友,你今日做咗乜嘢微小嘅好事呢?」節目的悠揚音樂響起,像要把人的善意帶到很遠。

「你明唔明《好事棉被》個故事講咩㗎?」我曾經閒聊問讀幼稚園的兒子,他說:「明啊」,然後便句號。我心裏懷疑想再問,廁所突然響起阿囡的叫聲:「我明啊!」真實情節,她正坐在馬桶上大便,但打開門叫出來。這位小學一年級生說:「是棉被的力量啊!我溫暖棉被,棉被溫暖我……」她七情上面,張開手又緊抱自己,再展現一個甜笑:「好人好事啊嘛!」馬桶畫面有點怪,但小朋友真的有自己理解,故事埋下了種子。

「懶瞓豬講故事」由 2020 年中、疫情期間創立,已推出了184集平均5分鐘的聲音故事,包括一些生活自理的故事,譬如《不喜歡廁所的美美》、《不喜歡晚上的馬騮仔》,用人物和故事鼓勵小朋友自己如廁睡覺;包括一些反斗語文的故事,譬如《Hello王老虎》講述一位小朋友穿越古代成為「狐假虎威」裏的老虎;還有偵探故事,《神探笨笨豬》如何揭發西瓜做假扮甜的騙局等,有點無厘頭又非常認真。「懶瞓豬講故事」有時會糅合坊間的謎語、偵探橋段、佛偈哲理神話,去「聆聽孩子的說話,說孩子喜歡的故事」,在Spotify有過萬人關注,已報名等候聲演的小朋友近三百個,很受歡迎,而故事一直都是免費推出,今年才開始有收費的部分。

爆肝熱血的創作人阿粒

我以為背後是一個團隊,由一代高人製作,有心開發兒童故事Podcast巿場。怎知道香港總是充滿奇人,只有一位身材嬌小、架着眼鏡的女生來到訪問現場,4年來基本上都是她爆肝一腳踢。她就是那把甜美又帶點淘氣的主持聲音「阿粒」,30幾歲,但表情仍有點腼腆:「阿粒其實是我媽媽的花名,因為好細粒,我都好細粒,就用了她的名字。」

她開始這故事節目,有點像「好事棉被」送暖。阿粒自小夢想做幼稚園老師,很喜歡小朋友,但當年在教育學院面試考不入幼兒教育,考上了小學中文。她畢業後到出版社做編輯,編幼稚園課本,她覺得故事有趣繽紛,樂在其中。差不多在出版社的10年,她一直創作兒童故事,拿去比賽、投稿兒童雜誌或向出版社自薦,但一直落選。她說自己不斷重複練習,每周寫,每月寫,不停寫,儲起了很多故事。那段時間沮喪嗎?她說:「是的,所以我才可以寫出一些失敗的故事(大笑)……但我的頻道經常說一些有希望的故事,全都是有希望的。」

2020年,疫情封城,小朋友被困在家,悶得發慌。阿粒忽發其想,跟朋友開Podcast講故事,純粹只想幫小朋友解悶。她山寨製作,用iPhone錄音,自學剪片,把自己無人問津的10幾個故事改為廣播劇,然後自己試咪試咪,再拉來老公朋友侄仔侄女聲演,全部素人慢慢摸索而成。我非常驚訝,她們最早期的山寨版本,每星期一集頗有水準,故事節奏明快,音質和聲效也悅耳,尤其是阿粒的聲線。我問阿粒,你真的沒有做過任何聲音訓練?她搖搖頭說:「無啊。就是我自己,小時候看卡通片的時候,就是我覺得他(卡通人物)的聲音很有趣,那我模仿一下他。」然後她笑着扮一些奸角的聲線,還大讚我的聲線卡通,適合扮女巫。吓?我也嘗試巫婆笑了兩聲,嘻嘻……

好事棉被的輪迴

開始幾個月後,拍檔要退出,只剩下阿粒。她說當時想過放棄,但節目很快已有小朋友忠實聽眾,有家長的正面留言,還有小朋友熱情自薦聲演,她很感動,她送出的那張「好事棉被」也溫暖着她了。於是,她便繼續放工創作錄音剪片,試過在公司工作到晚上10時,她回家凌晨也在剪接;試過剪片3個鐘變電腦手,手腕發炎要包紮得像糭一樣,需單手用電腦半年;試過有聲演的小朋友傳來錄音,咬字或表達不善,她要善意地鼓勵,來來回回地溝通,當然剪接時也一定要把聲音放得很大很大,把旁邊媽媽的教導、小朋友的噴咪,細心的除去。阿粒說「懶瞓豬講故事」逢周六早上9時播出,她不能讓小朋友失望空等。

是麼信念讓你堅持?她笑說自己不是很有使命感的人,太大壓力了,如果生命影響生命,影響到就影響吧,影響不到就純粹一個娛樂,也沒所謂:「我覺得我自己寫了故事,然後小朋友幫我達成,我覺得已經很滿足了。我寫的時候也沒想過可以這樣演繹,他們幫我做了出來,我覺得很神奇!」她說剪接時會聽到小朋友錄音時的突然爆笑不能自控,她也會忍不住傻笑;又或者小朋友會突然自己讚自己,然後媽媽在旁讚他讀得好,她在耳機中也感受到甜蜜。

不過,人生怎會只有甜蜜?她爆肝經營故事Podcast兩年多,製作了過百個故事,到2023年初,她十分疲累,開始寫不出故事,像滑牙了。她在頻道上宣布休息,改為不定期出節目。期間她寫了《一粒塵的故事》,沒有了小朋友聲演,只有她自己一人自言自語。她用高音聲演一粒細的微塵,聲線還算可愛的。

微塵說自己好無用,沒有翼可以飛,沒有腳可以跑,人人見到只會把它抹去。然後她又用低音聲演一粒老塵說:「宇宙爆炸的時候已經有塵,如果無用,怎會存在於世界呢?」小朋友細塵答:「我唔知呀,可能係神搞錯呀……原來我無用了這麼多萬年。」老塵鼓勵說,可能將來科學家會發明到塵的用途,叫細塵留意身處的地盤每天興建高樓,未來便是摩天大廈了。老塵續說:「你依家睇到嘅係『短暫』,我睇到嘅係『未來』。」細塵不明所以,轉眼被大風吹走了。

人生低潮 夢想無罪

過了半年,阿粒慢慢爬起來,為自己創作了《犀牛想爬樹》。那個故事有7把聲音演繹,非常熱鬧。故事講,小朋友犀牛一直夢想爬樹,牠很想看看樹上的風景,但這夢想都被其他小動物取笑,只有馬騮仔為牠想辦法,嘗試用木頭沿着樹幹搭建梯級,最終犀牛一步一步走到樹上吹風,大笑了。

阿粒說那半年其實沒發生什麼事,她只是去了幾次旅行叉電,輕鬆下來,腦袋又充滿故事的念頭。她又發現Spotify開放了創作者收費功能,令她的免費頻道有機會找到收入。她在低潮中沉澱,最後決定辭去正職,由今年開始專心經營Podcast,一星期播出兩集收費節目,另加每月一集免費節目,工作充實忙碌。她說,暫時有百幾人訂閱,每月收入幾千元不算多,要另外做副業幫補收入。

「無啊,我經常都覺得很快就要結束」,阿粒在大笑。你不是在網站寫夢想成為百萬富翁的「講故佬」嗎?她又大笑,然後沉思一會說:「我覺得我沒有一個……很堅持去,一定要捱下去做這件事。因為假設我自己不享受的話,那我就把它結束算了,大家一起創造過一個美好回憶。就這樣囉。」對的,故事裏夢想無罪,回憶無罪。

阿粒說記得一個「4根蠟燭」的故事。如果「和平」(Peace)、「愛」(Love)和「信心」(Faith)的蠟燭都熄滅了,不用怕,只要「希望」(Hope)的蠟燭不滅,它可把所有熄滅的都點燃過來。讓希望的蠟燭,燭光不滅。

後記

阿爸手術後康復理想,感恩一切像雨過天晴。當然癌情隨時翻發,人生總是無常,壞人總是當道,但起碼讓我們活好今天。祝好。

文、圖˙鄭思思

編輯•周淑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