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展覽促兩代交流 學童心聲看得見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02日

【明報專訊】藝術治療師梁靜韻與團隊發起的兩次展覽名字很長,最新的一次叫「知道你不快樂,但我想告訴你」,上一次是「我想告訴你,其實我並不快樂」。展覽形式很簡單:用便條紙卡收集並展出學生心聲,再邀請大人回應。百幾張白色紙條,恰好築起港人日常少有的跨世代溝通橋樑;看到平常見不到的大人另一面,也看見學童隱藏的內心。

家長在進步

近年學童精神健康議題備受關注。中大去年底公布政府委託的調查,顯示本港6至17歲在學兒童及青少年中,24.4%在受訪時的過去一年,受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但近半數照顧者不願尋求專業協助。是不是家長逼得太緊,不體諒孩童困難?梁靜韻有保留,交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我覺得要讚吓𠵱家啲家長」,梁靜韻說。在上次展覽中,有母親看展時不斷在筆記簿記錄學生的文字。原來她跟家中小孩關係不算差,不過孩子長大後,他們的交流愈來愈少,她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更無從讓他開口。她在在展覽見到很多與孩子有關的「影子」,覺得這些說話也是孩子的心聲。雖然未想到記下來有什麼用,但會放在心上,再盡力溝通。

梁靜韻欣慰道:「這個展覽的觀眾,有三分之一是家長與小朋友一起過來的,也有較年長的家長自己專程來看。這是個很好的現象,新生代父母很努力嘗試了解小朋友。」

「媽媽不是故意的」

「知道你不快樂,但我想告訴你」展覽選址在灣仔集成中心的選物店SINCE Concept Store,一個由梁靜韻與拍檔、紀錄片導演黃肇邦共同成立的空間。去年,團隊在灣仔、荃灣和太子用便條紙卡收集了百多名學生和大人的心聲。他們選出5句有代表性或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由藝術導師Ringo在展出的鏡子上創作人像畫,希望讓人代入書寫句子的學生心境:你以前也這樣想過嗎?

一個16歲學生,在回答「什麼事讓你感到困擾,令你不快樂?」時說,身邊人期望他保持考第一,一直拿他跟別人比較,還叮囑他報大學不要選「乞食科」。梁靜韻與店長Jenny回憶,有個母親來參加繪畫活動時看到這張紙條,霎時間「眼濕濕」,寫下懊悔回應,「劈頭就講對不起」。

這名母親道歉,「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只是有時真的太過激氣,所以衝口而出」。她坦承,每次將女兒跟別人比較後,都很不舒服,「其實我都好憎老公攞我同其他老婆比較!」她才醒覺,其實女兒沒有將自己跟其他母親比較。她透過紙條隔空祈求女兒原諒,也間接告訴寫紙條的學生,請他相信母親會慢慢變好。

梁靜韻覺得,沒有人天生懂得做子女,同樣地,做父母亦然。當然父母有教育的責任,很多時候沒有察覺說話、行為的方式令子女困擾。「家長可能有很多想法,沒有跟小朋友講過。我們看到一個gap(缺口),好多學生想身邊人關心他,但很多大人小時候克服孤獨的方法是找人傾訴。學生想人主動找他,大人卻覺得你要主動找我,變成完全沒有人做主動,大家都等對方。」

「告訴我我不是廢物!」

看到下面句子,已經或即將成年的你,有什麼感受?

畫有彩色寸頭男生肖像畫的鏡子旁,一名12歲學生寫下:「或許這個世界沒了我會更好一點。」他想大人知道,小孩其實有很多煩惱。他覺得自己一點都不重要,好像身邊所有壞事都因他而起,常常自責。一個18歲的年輕人「覺得自己好廢」,沒有擅長的事,Ringo把他畫成淡粉色短髮男生的模樣。

香港年輕人常被批評「唔捱得」。見到青少年煩惱多多,又不健康,你會不會覺得「後生打壞」?其實他們只是想「有人一直陪着我,不離不棄,關心我」和「告訴我我不是廢物!」這麼簡單而已。

梁靜韻說,每一個世代各有不同的困難,很難直接比較誰更堅強。比如她成長的年代沒有智能電話,沒那麼方便,但亦較少朋輩比較。「(現在)他們面對的壓力是抽象、無形的,隨時拿起電話,就會看到朋友去玩、出去食飯,(會問)為何我不能去?我們不知道他們不開心的是什麼,倒不如讓他們告訴我們,因為如果不說,大人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但真正經歷的是他們(年輕人)。」

盼心理治療更日常

記者去年就青少年精神健康採訪各界專家。港大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指,青少年的腦部仍在發育,處於患精神疾病的高風險階段,加上抗拒求醫心態,導致需要求助的青少年少有求助;他建議青少年精神健康工作者要營造輕鬆的環境。有臨牀心理學家和資深社工則指,本港不同年齡層的精神健康資源錯配,要更深刻檢討。

在結構問題難解決的當下,前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建議年輕人睡好、睡飽,走多些路,為自己梳理情緒。梁靜韻怎麼看?她笑言建立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定對的。可是,很多人的掙扎,是到了什麼程度才需要找專業協助。「很多年輕人都emo(憂鬱),但我們沒有一個(很簡單)可以剔、剔、剔的指引,告訴你到了什麼階段,要找治療。」

上次展覽後,他們邀請了8名學生,參加健康計劃:用自由定價的方式尋求治療;鼓勵做運動,請運動員給他們意見;暑假到八鄉學種田;又鼓勵他們寫日記,選一本關於心靈健康的書看。SINCE Concept Store團隊,想做到的不只是讓學生「飲多啲水」、「睇多啲書」而已。

梁靜韻本科讀創意媒體藝術,曾從事數年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工作。到英國讀藝術治療後,她覺得很少在香港街頭見到臨牀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診所,決定在市區商場開舖。灣仔集成店有4年歷史,售賣幫助人們溝通的工具,如卡牌和書,做不同工作坊和計劃,也有藝術治療服務供預約。「治療可以好日常,是鍛煉心理的能力,我同事形容好似看中醫般,調理心理,不一定要發生大事、日喊夜喊才去做。可能家長、學校見到學生經常趴在桌上,沒有神氣,不跟人聊天,即使成績可能沒有大變化,但及早介入有好處(可以了解清楚學生的困惑)。」

家長受展覽啟發開展溝通

更簡單的方法,可從微小對話開始。梁靜韻憶述,有的母親看展後,會把紙卡帶回家,跟小朋友一起寫,重新代入年輕人的處境,平等地溝通,有如一個老師,對寫「或許這個世界沒了我會更好一點」的小孩感到心痛,希望拍拍他的肩膀,讓他知道世上有很多人支持和鼓勵他。對覺得自己是廢物的那名年輕人,一個大人和11歲小孩回應:「你不是廢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處。

別獨自emo 面對面傾訴更好

團隊分析收集到的紙卡,發現學生排首項的困擾,是「難以言喻的感受」,如自尊心低落、不喜歡被批判等,有過半人寫下。第二項與家庭有關,如與家人關係差、期望構成壓力、家暴等,困擾四成學生。第三才是學業,如公開試壓力,以及成績不理想。梁靜韻指,新聞常講學生自殺是因為讀書壓力大,「好似係好大嘅等號」,但是要走上這條路,感覺一定是混雜的。

即使成績不俗的學生,也有不開心。23歲的學生說,其實沒有人逼他讀書,但他會逼自己,「我真的好想成功,做到我喜歡的事情呢!」他告訴讀者一個小秘密:他有躁鬱症,隱藏這個秘密令他痛苦,「像要扮正常人一樣」。

對輔導青少年,梁靜韻沒有統一的介入建議,因為每個人的情况都可以差很遠,如中一的學生處於角色轉變階段,家長和小朋友要一起學習,小朋友的人生是屬於自己的,要負起責任,不論要不要用功讀書。

但對應考文聘試的中六學生而言,可能不少已緊張前路,需要的或是開解,告訴他們成績不等於自我價值,如足球員不會僅僅因為在一場球賽中表現不佳,就失去價值。當然,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間,也有很多差異。

梁靜韻用顏文字「><」回覆逼自己學習的學生:壓力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若影響食慾、睡覺、日常處理事情,可能就要找治療師談談。

「嘢係做唔晒㗎!」她鼓勵同學們,「emo」時不止可以在網上放負,找人見面談談,可能更有效果。

「知道你不快樂,但我想告訴你——人人自救企劃」展覽

日期:即日至7月31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8:00

地點:灣仔集成中心UG6號舖SINCE Concept Store

文˙ 梁景鴻

{ 圖 } 梁景鴻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