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間 印象迴盪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4日

【明報專訊】為紀念印象派150周年,法國當地美術館迎來大型回顧展,然而150年從何計起?1874年春天,巴黎舉辦首個印象派展覽,其中最為人熟悉應是莫內《印象.日出》(1872),但原來他畫的不是巴黎,而是諾曼第大區勒阿弗爾(Le Havre)港口,諾曼第是許多印象派畫作的取材地。

集作家、編輯、藝評人和藝術家於一身的敖樹克(Gérard Henry)也來自諾曼第,他居港40多年,跟印象派藝術家一樣喜歡捕捉眼前風景。他隨身攜帶黑色墨水筆和紙張,畫下香港城市景觀,早前舉辦展覽「香港——山海之間」,展出他的視覺日記繪畫。我們邀請他從自己芸芸畫作中挑選一幅最能看到受印象派影響的作品,他選擇View on Victoria Park from the home of sculptor Irina Shark(2016)。

畫作視點從大坑某住宅俯瞰出去,遠方看到九龍山稜和維港兩岸,近處有人在維園踢足球,周遭是密密麻麻的樓房和樹木。敖樹克形容這幅畫不止是畫,也似寫作,描寫香港地方和生活,跟印象派畫家同樣描繪真實生活。他年輕時受法國印象派畫家尤金.布丹(Eugène Boudin)頗深影響,布丹擅長繪畫諾曼第的海與雲,恰恰是敖樹克的家鄉風景。

這幅畫作亦描繪天空與雲,但風格明顯跟印象派截然不同。他解釋,天空刻意留白,跟地上密密麻麻的樓房、樹木形成對比;同時不似印象派利用色彩和光線,而是效法中國國畫只用黑白表達。故此,畫作糅合中西,既不完全是印象派畫,又不完全是中國國畫。

敖樹克以藝評人身分指出,印象派距今已有一個半世紀,其後,藝術史上發展出很多不同的畫派和藝術流派。他認為,當代年輕藝術家最初欣賞印象派畫作時,或會感到驚艷,但當他們接觸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後,印象派對他們的影響相對小,至今,其實已不太受印象派的影響了。

(美藝客廳‧十六)

「客席策展人」簡介

敖樹克(Gérard Henry),法國作家、編輯、藝評人和藝術家,1981年來港。曾擔任法國文化協會副總監數十年,協助創辦首屆法國五月藝術節,也是法國文化協會旗下法中雙語藝文雜誌《東西譚》(Paroles)主編。1999年獲法國國家文化部頒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表揚他對中法文化交流的貢獻。

文:明報藝文部

編輯: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