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黑白灰 尋迹吳冠中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08日

【明報專訊】《開眼》創刊一周年,問答遊戲進入第二周時迎來第一位讀者選答「假如你是策展人」一問(Q3),讀者黃明德挑選吳冠中2002年《維港寫生》一畫,以「藝術視覺看日常」為題在本版展出。當年,吳冠中於香港藝術館外雨中寫生,描繪維港景色。在黃明德看來,《維港寫生》「令讀者明白藝術非高不可攀,藝術素材在生活日常隨處可見」。他希望生活在港九兩岸、與維港接觸已成日常的繁忙香港人,可以「找機會慢下來,停下腳步,細心欣賞維多利亞港景貌」。

「藝術有兩條路:小路藝術娛人耳目,大路藝術撼人心魂」──畫家、藝術教育家吳冠中曾如是點評藝術。在香港藝術館前任館長、《吳冠中‧香港‧藝術館》作者司徒元傑看來,自稱「造橋派」的吳冠中畫筆下的藝術顯然是後者——「他最大的追求,是造一座橋樑,溝通3樣東西:東方和西方、人民和專家、具象和抽象」。

香港藝術館正舉辦吳冠中藝術贊助專題展覽系列「吳冠中──黑‧白‧灰」,我們邀請研究吳冠中藝術多年的司徒元傑推薦正在展出的藏品,他選擇了吳冠中1988年於浙江紹興繪下的水墨畫《秋瑾故居》,「香港藝術館的吳冠中藏品,有3件『鎮館之寶』,分別是《雙燕》、《秋瑾故居》和《憶江南》,分別代表了他的風格從具象、半抽象到接近抽象」。司徒元傑回憶,2002年吳冠中到訪香港藝術館,見到其時展覽將3幅作品依次擺放十分開心,「覺得香港藝術館好識佢,好了解佢,彷彿遇到知音」,大手一揮,將3幅畫及其他作品捐贈給香港藝術館,後又斷斷續續,多次捐贈作品。吳冠中逝世後,他的兒子吳可雨繼承父親遺願,繼續向香港藝術館捐贈吳冠中的畫作、文獻及資金。如今,香港藝術館已有逾450項吳冠中作品及文獻資料,是全球擁有吳冠中作品最多及種類最豐富的藝術機構。

「我愛黑,強勁的黑,黑得強勁,經歷了批黑畫的遭遇,絲毫也割不斷對黑之戀。黑被象徵着死亡,作喪的標誌,正因為這是視覺刺激之頂點。」吳冠中曾在文章中如此描述黑色。司徒元傑說,吳冠中從不吝嗇對黑色的喜愛,而《秋瑾故居》正是他「黑色時期」的作品,有着撼人心魂的力量。拜訪清末女權運動家、革命家秋瑾的故居,吳冠中卻並未繪下內裏場景,而是站在路的對面,凝望白牆黑瓦、門前石階、遠處黑燕。「畫中帶着對秋瑾這位高尚的人的憑弔——畫上只是一道故居之門,其後卻有如此悲壯的故事」,司徒元傑說,《秋瑾故居》一畫使用「頂天立地」的構圖,黑色門上有一小片紅,「就像一盞紅色的蠟燭,營造靈堂的氣氛」。

內容之外,司徒元傑還從中讀到「畫外之音」。「這幅畫是68×137.4厘米,這在傳統中國畫的構圖中很少見。當時中國畫多是長條或長卷,這幅畫卻是西洋畫中常見的尺寸。」司徒元傑解說,在近現代西洋畫中,畫家使用這一尺寸壓縮景深,讓畫面更平面、更抽象。吳冠中在巴黎學畫的時候擁抱這一藝術類型,回國後,便將這種理論帶入中國畫中,將西方高層次的美學引入中國。司徒元傑說:「當時有人批評吳冠中『不中不西』,我卻覺得有另一個講法,『又中又西』。藝術應該可以超越工具、超越歷史包袱,由美出發。」

《維港寫生》是藝術館的藏畫,雖然並未在「黑‧白‧灰」展出,但讀者亦可用自己的眼睛「寫生」維港,與吳冠中一樣用「藝術視覺看日常」,畫所見、繪所思。

(美藝客廳‧三十一)

「客席策展人」簡介

讀者黃明德,參加「開眼送禮‧問答遊戲」被選中成為封面「策展人」。

司徒元傑,香港藝術館前任館長、《吳冠中‧香港‧藝術館》作者。

(客席策展人是應本版邀請挑選藝術品在本封面刊出,與文中談及展覽無關)

文:明報藝文部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