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版面每個文字方塊代表一則「尋兇」線索。請備骰子,按擲到的數字向前移動,讀多則線索,整理猴子「死因」。如沒有骰子,也可按方塊上的數字順序閱讀。
簡介:香港由治及興第二年,發展的多方面都與都市動物連上關係:禁餵野鴿、補償候鳥,亦有盼熊貓帶旺經濟,難避免動保質疑:有否考慮過牠們的感受?人類要怎樣感受其他動物的感受?新欄目「動物迷城」先帶大家透過洪忠傑的插畫與遊戲,探索牠們鮮為人知的一面。
1. 12隻猴子死亡
動植物公園10月一共有12隻猴子死亡,分別是兩隻白臀長尾猴、3隻松鼠猴、3隻棉頂狨猴及4隻白面僧面猴。文體旅局公布牠們死於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起的敗血病,或因園內翻土工程令帶有病毒的泥土進入獸籠,也可能因受感染的猴子體內含有高濃度病菌,經親密接觸傳染其他猴子。目前,園內哺乳類動物區停開,以全面消毒及清潔。
2. 來自非洲、南美
康文署回覆記者查詢指,12隻猴子中,有3隻由外地引入,包括2012年由北京引入、18歲的松鼠猴,2018年由新加坡引入、14歲的棉頂狨猴,以及1997年由英國引入、31歲的白面僧面猴。其餘9隻猴子在園內出生,包括兩隻分別1歲及3歲的棉頂狨猴、兩隻分別6歲及10歲的松鼠猴、3隻分別1歲、2歲及24歲的白面僧面猴和兩隻分別11歲及13歲的白臀長尾猴。
這些猴子原本的族群主要分佈在非洲(白臀長尾猴)、南美(松鼠猴、棉頂狨猴、白面僧面猴);4種猴子的族群棲息區,若不重疊地加起來,有約158公頃大,差不多是中環商業區的大小。相比之下,佔地5.6公頃的動植物公園雖然被稱為港島中區「市肺」,但其中供動物居住的籠舍比自然生境小得多。
3. 死因不罕見
4種猴子在園內不用面對鷹、蛇和豹等自然天敵,但生物人類學家、港大跨學科講師趙凱聰說東南亞地區因類鼻疽而死的圈養哺乳類動物不罕見,近年在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均有案例,圈養環境可造成動物心理壓力和減弱免疫反應。
4. 圈養還是保育?
動植物公園原本是港督官邸後花園,一度被稱為「兵頭(港督的俗稱)花園」。動植物公園現時仍有自1958年設立的英皇佐治六世銅像,更早前原是第七任港督堅尼地爵士的銅像,惟於日佔時期被熔掉。
國際動保團體PETA日前質疑港府繼續圈養動物,罔顧動物福祉。園方網頁指目前公園着眼點是飼養繁殖技術和推動公眾教育。康文署則回覆媒體查詢稱已改善籠舍設計,以貼近自然環境。前港大動物學系講座教授陳鑛安曾表示園區有保育瀕危物種的功能。
其實園區最初只展示植物,自1871年開放公眾,於1950年代加入展示動物。靈長類動物從開初便是園區明星,1978年園方已引入婆羅洲猩猩,隨後引入亞洲黑熊和美洲虎。
5. Why Look at Animals?
英國文化評論家John Berger 1980年發表的論文Why Look at Animals着墨動物園內動物狀態。他說動物園被視為展示國力、提供大眾娛樂和教育的地方,對應現代城市愈來愈少見動物的現象;園區內動物被去除了部分野性供觀賞(have been immunized to encounter)。動植物公園兩頭亞洲黑熊曾被嫌棄佔據較大居住空間、沒價值,換成更珍貴的美洲虎「小黑」及「小花」,牠們曾被指「四圍屙尿」。兩頭美洲虎分別在2003及2008年死去,小花被製成標本,於動植物公園教育及展覽中心內展示。
6. 公布及時
康文署回覆記者稱,園區過去沒有動物感染類鼻疽的紀錄。今次連串猴子死亡事件,港府迅速主動公布,比起2003年婆羅洲猩猩達圖進食午餐後,疑因心臟病發暴斃,當局一度沒有公布死訊的做法更公開透明。
7. 引入新物種?
從亞洲黑熊,到美洲虎,到不再養大型動物,近年園區動物的大小和所需棲息區,比上世紀的要小。前立法會議員林大輝2010年向民政事務局查詢會否再引入如美洲虎小花的大型動物,加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局方指考慮到大型貓科類動物需較大活動空間,未有計劃再引入此類動物;又指決定引入新物種時,會考慮園區地理環境,以及引進該動物的可行性和動物的適應力,達至保育及教育的目標。由於靈長類動物多屬於瀕危物種,加上公園有豐富飼養經驗,因此目前園內物種以這種類居多。
8. 園區明星
動植物公園的動物來自各大洲。2003年,園區為原生大洋洲、已到繁殖年齡的針鼴「招親」大傷腦筋;2006到埗的揚子鱷來自北京;2010年有原生中、南美洲的霍氏樹懶和緬甸蟒;2016年有「鑽進」公園、原生非洲乾旱空曠平原的狐獴;今年則有原生澳洲的紅頸袋鼠。
不過,獲康文署刊登到年報的動物明星多為靈長類,如2016至2022年間成功繁殖的松鼠猴、領狐猴、白臀長尾猴、紅頰黑猿、環尾狐猴、棉頂狨猴、白面僧面猴。
9. 此消彼長
單從康文署年報看來,公園動物數量變化頗大。2002年園內有超過600種雀鳥,69頭哺乳類動物;目前園內雀鳥約有158種,哺乳類動物則稍增至約78頭,另有約21隻爬蟲類動物。康文署回覆稱,目前沒有園內動物平均居住年期的數據,而動物數目會隨與其他動物園交換物種、園內繁殖等因素影響而改變。記者翻查「網際網路檔案館」則發現,單在去年2月到今年11月期間,園區新增了紅頸袋鼠,在雀鳥的種類和數量上亦有調整。
10. 降低密度改善環境
趙凱聰建議公園降低圈養密度,以為每頭動物帶來更多空間,減少疾病傳播,亦可因而減少土壤或動物測試頻率。他指近年有研究指出,圈養動物的疾病問題需要更專門的測試和研究,但認為已有不少具說服力的原因,支持取消圈養動物,「若把動物負責任地野放到自然生境,可以確保我們不是(殺害)牠們的兇手」
11. 黑猿出逃
自動植物公園對公眾開放後,有香港旅遊明信片標記公園為「Public Garden(公家花園)」。但對於園內居住在金屬網格獸籠內的動物來說,牠們仍有一定掣肘。2011年時,1隻與同類住在約6米乘5米籠舍的紅頰黑猿,趁工作人員清潔時逃出籠舍,大鬧半山民居。因其臂長伸開達兩米,獸醫用芒果引誘,又用麻醉槍射擊,約兩小時後才被擒。
荷蘭團隊The Zoo of the Future提出「The City as Zoo」,建議劃城市十分之一範圍作動物保育區,與城市共生。其實香港也有不少珍貴生物,如野豬、蠑螈、白鷺和濕地候鳥。若按The City as Zoo方向思考,人類欣賞動物,可以不需專門到訪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