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有精神科醫生在個人社交網頁發表文章講述有學生服用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藥物,後來事件在網絡發酵,甚至有報章以頭版專題請精神科醫生講述遇見的家長個案,一時間,家長讓孩子服用ADHD藥當作「聰明藥」這話題又再炒得沸沸揚揚。對於這個家長關心熱話,我們當然不會放過。有關ADHD,隨意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多如繁星,但究竟家長是否真正了解這個病的治療過程、用藥狀况,甚至使用藥物後可能對孩子出現的副作用等等。今期「與別不童」找來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全面解釋ADHD的治療及用藥狀况,如什麼時候該用藥、什麼時候只需以行為治療便可改善患者的情緒/行為問題,陳國齡均一一解釋。記者亦找來兩名有孩子正在服用ADHD藥物的家長,詳盡講述用藥後的狀况,相信各位家長讀後必定會認清ADHD藥物的「正確」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