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自然:愛護生態環境 7大原則 擁抱郊野不留痕

文章日期:2020年02月04日

【明報專訊】新年節目除了拜年及聚會外,不少爸媽喜歡帶子女到戶外遊山玩水,甚至野外露營,享受郊遊樂。不過,在享受青山綠水之時,可能不自覺地破壞生態環境。不想錯手損害環境,一於聽聽專家意見,學懂在野外「不留痕迹」地親親大自然。

文︰許朝茵

2019年是麥理浩徑40周年,漁護署特別為這個盛事舉辦連場活動,當中包括和香港童軍總會合辦「麥徑營人」的環保親子露營活動,接待約60個家庭在麥理浩徑4至5段(基維爾營地)度過2日1夜,讓多個家庭享受大自然的親子時光,更可掌握在大自然「不留痕迹」(Leave no trace)的綠色守則。

原則1:做足事前準備

官文彬表示,事前先了解所去地方的位置及設備十分重要,因為可預先計劃足夠的用品,以及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垃圾的出現很多時是帶得太多物件,但用完後又不想帶落山,便即場棄掉」。簡化行裝既可避免製造垃圾,也可減輕背包重量。李嘉輝則指出,規劃行程可避免意外發生,保障自己安全及保護環境。

原則2:於指定地點活動

李嘉輝表示,大家要在指定營地露營,減少對草地的損害,否則草地不斷受破壞,未必可重新長出新草。另外,行山時應走已開闢的路線,不要自行開拓新路。「開闢新路可能會令野生動物如野豬等,跟着這條路行出馬路,進入市區,影響整個生態環境。」

原則3:妥善處理廢物

官文彬讚揚漁護署近年積極推廣「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郊野公園亦不再設有垃圾桶。而李嘉輝提醒,如將吃不完的食物在郊野倒掉,有可能被野豬及馬騮吃掉,「當牠們習慣了吃人工食物,很多時不願再吃生果等自然界食物,所以有時牠們會走出郊野,進入市區覓食,這就是人類影響生態,生態也會影響我們」。

原則4:保持原有風貌

李嘉輝表示,香港特色之一是生物多樣性,造就美麗的風景,但當環境受破壞,生物沒有棲息地方,生物種類便會慢慢減少,失去了多樣性的特點。

原則5:減低山火風險

如需要在戶外生火,李嘉輝叮囑要小心處理,避免引起山火。而生火也會對土地造成傷害,有可能令綠草不再生長。

原則6:尊重野生動物

官文彬強調大自然是動物的家,我們才是過客,要尊重所有動物。

原則7:為他人設想

李嘉輝提點大家,在戶外時,尤其是露營,要避免佔用大量空間,應預留地方予其他人。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9期]

相關字詞﹕露營 不留痕跡 生態環境 生物多樣性 野生動物 大自然 郊野公園 漁護署 親子 行山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