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最玩得:體藝培育 發揮潛能 基慈躲避盤校隊 學「逆轉勝」精神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16日

【明報專訊】躲避盤(dodgebee)是本地新興運動,由於比賽規則簡單,加上飛盤是由尼龍及泡棉等柔軟物料製成,即使被擊中也不會有太大傷害,因此不少小學也把它增添至興趣小組甚至體育課中。

今期「我校最玩得」的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躲避盤校隊成立僅1年多,已經多次在校外比賽中獲獎,這種運動玩法雖然簡單,但非常講求戰術和合作,對小朋友來說是個不錯的團隊訓練。

文︰顏燕雯

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下稱基慈)創校已經56年,校園卻到處展現朝氣勃勃的氣氛。這天採訪時學生正上體藝教育課,不同級別的學生分別在課室和操場學小結他、電繪、陶藝、投球及非撞式欖球等活動,非常熱鬧。基慈有不少年輕教師,他們把活力幹勁和多種熱門的新興運動帶進學校,好像於2022學年成立的躲避盤校隊,正是由體育科主任鄭海健及駐校言語治療師方貴瀚負責,前者在大學時曾上過躲避盤課程,更是中國香港男子投球公開代表隊成員;後者專長於極限飛盤。他們均認為躲避盤講求傳接技巧、戰術運用及團隊合作,與很多球類運動的要求一樣,不過其節奏明快,「翻盤」機會也大,例如落後的隊伍可以在比賽的最後一秒扭轉局勢,由逆轉勝,這正是躲避盤的吸引之處。

簡單來說,躲避盤可理解為飛盤與躲避球的混合體,所需器材只有一個以尼龍及泡棉製成的飛盤,它輕巧而柔軟,讓隊員透過投擲和拋接來進攻。比賽人數為10對10,每局比賽時間是3分30秒,一場比賽共分兩局。比賽場地劃分為內外場,內場選手被對方投擲的飛盤擊中身體任可部位便出局,出局者需轉至外場,但亦可繼續傳盤及攻擊,若擊中對方內場選手,可返回自己隊伍的內場,比賽結束時以雙方內場人數較多者為勝。由於躲避盤規例簡單,基慈最初把它引進體育課中作為體驗活動,當學生開始掌握玩法後,學校便安排他們在午息時自由試玩,想不到它變成最「搶手」活動,體育組教師鄧浩翔說:「它的吸引力在於沒有太大殺傷力,操作亦簡單,而且同學之間不會有太大能力差異,不同身形、年紀的人走在一起也可以玩。」

不可有「英雄」 配合戰術才獲勝

現時基慈躲避盤校隊共有27人,由三至六年級學生組成,每周作1天訓練,比賽前才會在小息或早上加操。訓練由熱身開始,之後是練習正反手傳盤、接盤等,再來分組比賽。鄭海健說,之前帶學生與其他學校比賽,發現很多學生的傳接能力已做得不錯,勝負關鍵就只在於力量和準繩度。「它的名字叫躲避盤,但重點其實不是要躲避它,而是要如何傳接。只要同學夠勇敢,無論低年級或高年級都有能力去接住飛盤。」他又指躲避盤雖以10人為一隊,但當中不可有「英雄」,每個隊友都要配合戰術,才有機會獲勝,「這種運動講求小朋友的專注力和反應,由於要整隊合作,比賽時你會聽到很嘈吵,因為他們要用聲音來溝通,合作十分重要。而在比賽的3分半鐘內隊員是完全不可以鬆懈,因為只要比賽未完,任何一刻都有機會形勢逆轉」。

注重全面發展 發掘個人長處

所謂「領先不要太早開心,落後也不用氣餒」。這是躲避盤比賽的寫照,也是基慈希望學生透過團體活動學到的價值觀。校長趙潔華開宗明義地表示,學校主要服務基層家庭,所以十分着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非只關心他們的學術表現,所以才引入多種不同體、音、藝活動給學生參與。其次,她認為教師也要抱有一個信念,就是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度所有小朋友。「每個孩子都是獨特而唯一的,人人都有機會去展現自己長處,所以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機會,讓大家明白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在這裏,功課壓力相對其他學校較低,一年級上學期不設默書和考試,下學期考試會讀卷;我們亦沒有分精英班,但明白每個學生學習程度有差異,需要不同協助,所以四至六年級的中英文科會按同學能力分成綠、藍、黃及紅組上課,讓老師可以因應不同組別能力調整教學目標及活動。」

基慈上課時間表採用6天循環周制度,每天午飯後會安排較輕鬆的課堂,並在最後的第8節課堂設立體藝教育課、導修課及拔尖補底班。體藝教育課分為視藝、體育及音樂,每級輪流上陶藝、電繪、水墨畫、投球、非撞式欖球、國術、陶笛、小豎琴等,學生不但有機會免費接觸不同類型活動,小豎琴、小結他、電繪用的平板電腦等均是由學校提供,減少學生家庭負擔。學校希望透過體藝培育,讓學生發揮潛能,並在當中建立團隊精神及正確價值觀。而在常規教學以外,學校亦會作跨學科主題式教學及專題研習等,學生有很多機會到不同地方學習,教師也會放手給學生自由探索,而不單是坐在課室裏學習。

家訪活動 助準小一生適應

除了培養學生不同才能,基慈也是一所關愛學校,本着基督教以愛育人的精神,趙潔華關心學生及家長的身心需要,如逢周一早上設有家教茶敘,家長可聽取社工或教師分享教養孩子的心得,或參與一些工作坊如茶道或電繪,在由零開始的學習旅程中,設身處地體會小朋友學新事物的感受。

此外,學校每年均會對一、三、六年級學生作家訪活動,當中特別重視準小一學生入學前的家訪,校長、副校長、主任及班主任均會出動,目的是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促進家校合作。每年統一派位收生結果公布後,教師團隊便會分批到訪獲派位的學生住所,透過與家長及小朋友傾談,了解小朋友的長處,以便日後可有效培育孩子;其次亦希望及早知道小朋友或家庭背景的「論盡位」,例如大近視的學生,會盡量安排他坐近黑板一點,遇上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亦可讓教師先做好準備。此外,家訪亦可讓小朋友更快融入小學生活,「有小一學生9月上學時,走來問我認不認得他,原來他對這次家訪很有印象,覺得校長和老師已是他的朋友,面對新環境也不會太害怕」。趙潔華說,教師甚至會到訪學生就讀的幼稚園,與校長及教師面談,了解學生在幼稚園學習和家庭的生活情况,以支援學生順利適應小一學習生活。

■INFO

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

類別:資助男女小學

宗教:基督教

校網:45

地址:九龍慈雲山道152號

電話:2326 5742

網址:www.keitsz.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7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