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省思對非華語人士的偏見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4日

【明報專訊】相信大家都會同意,教師對待所有學生應該一視同仁。然而,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心底裏對於非華語人士,是否真的沒有既定想法或偏見?筆者以下分享3個校園生活例子,讓大家省思自己對非華語人士根深柢固的想法。

例子1:印度裔爸爸到幼稚園交申請表格。他按下門鈴,一名教師去應門,回過頭來向全部教師大聲問:「誰叫了外賣?」最後,那名教師知道自己誤會了,感到非常尷尬,並連聲道歉。我們可以想想,如果你是那名教師,第一印象會否也以為該名印度裔人士是外賣員?

例子2:校長召見一個違反了校規的巴基斯坦裔學生,要當面責罰他。學生來到校長室後,校長就開始用英語滔滔不絕地斥責他的過錯。學生面對威嚴的校長,只有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校長罵了一會,發覺學生好像很迷惘,學生就用一口流暢的粵語說:「校長,可以講中文嗎?我聽不明白。」班主任解釋說該學生的英語能力很弱,但與不少香港土生土長的非華語人士一樣,說得一口流利粵語。不止是校長,一般教師遇到非華語學生,都直覺認為要說英語。當我們常常聽到別人提及非華語人士學習中文遇到很多困難,我們會否也假定他們一定不諳粵語?

例子3:大學教授問一名導師,「你是否認識主要錄取非華語學生的中學?我有個課程很適合他們的」。導師想多了解,問:「是什麼課程?」教授回答:「我最近獲得一筆資助,辦了一個提升年輕人禁毒意識的課程,最適合他們不過。」坊間上不少報章的報道,經常標籤南亞裔人士與犯罪行為,很容易影響我們對南亞裔人士的判斷和觀感。其實,非華語的年輕人也很陽光,充滿朝氣。

互相接觸 破除既定想法

教師有以上既定想法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與其他人一樣,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受到媒體影響,不自覺地形成對少數族裔人士的刻板印象。這些既定想法很難完全避免,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絕不容易。

或許由於生活經驗狹窄,自己沒有非華語朋友,日常亦較少接觸到非華語人士,我們較難擺脫偏見。如果我們與他們有更多交往機會,彼此認識,就會很自然意識到,不是所有非華語人士都是送外賣、不懂粵語或有不良嗜好。

當筆者指出身邊朋友對於非華語人士的既定想法時,有時為了避免尷尬,會講個笑話來打圓場:「不用擔心,算你運氣好。我在香港教育大學負責非華語教師專業進修課程,可提升教師的多元文化敏感度,現在尚餘小量名額,歡迎報讀!」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3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