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一年內,香港發生兩宗嚴重棚架倒塌工業意外。去年啟德私人住宅澐璟地盤塌棚2死3傷,今年初啟德新急症醫院地盤再塌棚致11傷。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提出竹棚安全隱憂,呼籲發展商及業主循序漸進,以金屬棚架取代竹棚,減低風險。同時,香港竹棚業持續發展關注組(關注組)反對工權會的說法,指不應該一刀切取代竹棚,也應該顧及數千竹棚工人生計。大概沒有人會反對竹棚是傳統技藝,但既然事故頻生,我們該如何審視此種建築工序,是否應該取其代之?記者採訪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關注組成員及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發現兩方的立場並非絕對,更隔空尋得部分共識。
2025-01-0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歌后李玟(CoCo)前年7月離世,CoCo離世後風波不斷,她的二家姐李思林(Nancy)當時曾被網民指控,指她對妹妹不好,令Nancy被不實言論污蔑和傷害,甚至出現網暴情况。Nancy為此告上法院以維護名譽,判決結果昨天(6日)出爐,造謠的網民要向李思林道歉及賠償。
2024-11-2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們對戲劇的沉醉,或是源於暫離現實的快感。如果脫離現實或是神遊過久,回歸現實時或會身體不適。就好似如果睡太久,頭會很痛一樣的感覺。過去的周末去了一趟沙迦(Sharjah)看William Kentridge的個展。每次由阿布扎比去沙迦都令我有從虛幻進入現實之感。沙迦的角落充斥着日常的凌亂美,就算周圍皆是爛尾樓及不完美,我還是很喜歡。特別是到了黃昏時段,斜陽的光線穿透阿拉伯的傳統平房及荒廢的樓房,人們聽到禱文響起急急跑往寺廟祈禱,人的生活就是真實。
2024-11-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帖莫奈(The Maw Naing)是緬甸多年來少數能在國際影節參展的導演。上月他去過釜山國際電影節,放映有關女工勞權運動的新作《何以鴉雀無聲》(MA–Cry of Silence);上周來港參與香港亞洲電影節,偏偏回不去緬甸——除非冒被捕風險。孤立離散處境唏噓不盡,曾為8888民主運動示威者的他,見證同胞抗爭數十載未竟,口中吐出的卻不是哀聲嘆氣;習慣呵笑幾聲,便繼續構思新電影,「一定要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