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曾患白內障的薛家燕昨日義務出席「睛彩慈善基金」的白內障手術資助計劃發布會,以過來人講述接受手術經過和感受。怕痛的她自爆手術前一晚驚到失眠,整晚祈禱令自己安心,又叮囑醫生一定要滴麻醉眼藥水,做完手術讚歎現今科技先進,非常快捷兼無痛。薛家燕本月底75歲生日,表示生日願望兩女早日出嫁,不過明白她們享受單身生活,沒有催婚,最緊要囡囡開心。
2025-03-2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一群熱心公益的眼科醫生創立的慈善團體「睛彩慈善基金」,獲周大福醫療基金、淨緣慈善基金,以及慈善家譚麥美燕合共捐出400萬港元,推出「助弱除障 愛心行動」慈善白內障手術資助計劃,助低收入人士患者提供免費手術,希望為400隻眼除障。
2025-03-05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粵語片年代笑匠、TVB《歡樂今宵》藝員俞明(阮俞明/又名阮耀麟)2月初(年初七)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100歲。家人昨日在香港殯儀館為俞明設靈,喪禮採佛教儀式,靈堂中央放有俞明面帶笑容的遺照,橫扁寫上「福壽全歸」四個字,前方放滿三女兒、女婿及外孫的花牌。圈中好友鄭少秋與官晶華夫婦、蔡和平夫婦、丁羽、關寶慧、江華與麥潔文夫婦、阮兆輝、鄧拱璧及黎瑞恩送上花牌。大殮儀式今上午11時舉行,中午12時出殯,遺體移送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2025-03-04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歡樂今宵》鬼馬笑匠﹑人稱「俞明叔」的阮俞明(又名:阮耀麟),2月初(大年初七)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2025-03-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步入超高齡社會,認知障礙症議題倍受關注。理工大學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透過沉浸式體驗,以視覺、嗅覺和聽覺遊戲,讓公眾走進認知障礙人士的感官世界,了解他們日常生活的困難和挑戰,從而培養公眾的同理心,推動認知友善社區。有年輕人參與遊戲,在聽力受干擾、腦袋一團亂下應付不同任務,頓時明白認知障礙人士的困境。
2025-01-2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視發病率在香港過去幾十年間持續攀升,實在不容忽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出,香港超過50%學齡兒童及95%大學生都患有近視。新冠疫情期間,學童的近視發病率更達29.68%,較疫情前11.63%增約1.55倍。這數據足以反映近視在香港的普遍程度及嚴重情况,已為社會敲響警號。深近視並非普通視力模糊,它與多種危及視力甚至可致盲的嚴重併發症有密切關係,包括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落及黃斑病變等。
2024-11-25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香港人多車多,路窄彎多,這種交通繁忙和複雜的市區環境更考驗駕駛者對周邊的警覺力,良好視力也就更為重要。然而,現時香港對申請駕駛牌照的視力要求並不高,只須在充足光線下,清楚讀出相距23米的車牌號碼即可達標,毋須檢查其他重要視覺功能,如視野、夜間視力等。
2024-10-28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本港約一成人口患有糖尿病,當中近四成會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上眼」。患糖尿病年期愈長,糖尿上眼風險愈高。有部分糖尿上眼屬於「糖尿性黃斑水腫」,嚴重可影響視力甚至致盲。現時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是治療該病的第一線藥物,直接將藥物注射至眼內玻璃體;而新一代雙抗治療,可同時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提升療效。
2024-10-0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人的感知基本上超過八成透過眼睛接收,所以視覺十分重要。當年齡漸長,隨之而來一系列眼睛退化,如老花、乾眼、視覺疲勞,還有退化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近年有研究發現,視力下降與認知能力倒退關係密切。
2024-09-1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不少眼疾初期病徵不明顯,直到察覺異樣才求醫,失去的視力可能已無法逆轉。
2024-05-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最近認識了一個教授冲調咖啡的機構,教學員如何冲調虹吸式咖啡。我是咖啡愛好者,當然覺得絕對吸引,於是聯絡了機構的創辦人,希望多了解機構的工作,怎知一談就格外投契,更被創辦人的一股熱情融化。她致力為殘疾人士謀出路,希望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找回生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