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時間過得真快。還未從電影節中回神,文化中心的海報已換成金像獎。獵人書店發起的「非官方不專業只反映影迷意見民間金像獎」早前公布走勢。這個星期日,你會否守在銀幕前,見證自己心愛的影人,捧起那尊金像?
2025-04-1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WKM Gallery一向聚焦日本藝術家作品,最近舉行群展Embodied Perspectives,帶來ソー‧ソウエン(Soh Souen)、長島伊織、山口幸士、角田純、山田康平和吉野もも(Momo Yoshino)共6名日本畫家的作品。這些畫家的背景與藝術風格各不相同,從極簡抽象到細緻具象等應有盡有,反映日本當代繪畫的豐富多樣。儘管風格迥異,他們卻有相似目標:透過繪畫與周圍的物質世界建立聯繫。展覽展示23幅繪畫作品,着重探索身體與外在世界的感知作用,作品不止表達藝術家感受,更考慮觀者觀看作品時的覺察與反應。以長島伊織的畫作為例,若仔細觀看便能發現,其創作形式近似智能手機拍攝的影像,這種我們在日常中經常接觸到的元素,為畫作增添生活感和親切感。
2025-04-0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黃迪,行內人尊稱他「黃迪叔」,香港第一代動畫師,於上月下旬離世。資深動畫及短片創作人盧子英與黃迪相識近40年,兩人既是動畫界的前後輩,更是閒時一起飲茶、暢談動畫電影的好友。黃迪堅持用手繪動畫走完一生,盧子英說:「黃迪叔的動畫生涯,其實跟香港的動畫歷史同步。」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藝術三月,城中各大藝術盛事爭相綻放之際,遠在南區一角的SC Gallery卻選擇悄然展開一場以日常為題的展覽,透過兩位資深藝術家黃慧妍及王浩然的作品,嘗試詮釋「日常即神聖」。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據香港濕地公園資料,香港是候鳥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地,每年有超過550種雀鳥駐足,相當於全國約三分之一鳥種數目,可說是觀鳥寶地。鳥種雖多,但觀鳥總要「望天打卦」,看到的雀鳥種類亦需視乎天氣和彩數;而為免打擾雀鳥,觀鳥時也得保持距離,未必能看得仔細。水墨畫家陳紫君最新策劃的展覽「AR在那鳥」便透過藝術與科技,讓參觀者以新穎有趣方式「接觸」候鳥,縮短人鳥之間的距離。
2025-03-1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藝術家周翊琳(@ngy__)慶祝三八婦女節的方式,是一家大細到灣仔富德樓為展覽開幕,展名就叫「周翊琳作品」。育有兩女的她,生活圍着女兒葉頁和葉安氹氹轉;展場也是女兒的遊樂園。念着時間較珍貴,不創作就恐怕沒機會了的緣故,她成為母親後,畫畫反而比以前多,今次展出約10張畫——色彩柔和的、淡淡的、女兒眼睛多數閉着的。
2025-03-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吸——透過口罩的空氣略帶潮濕,穿過鼻腔、流入肺部,或會引起一陣咳嗽,再引來一眾擔憂眼光;呼——空氣穿過口罩的縫隙,在眼鏡上結成水霧,讓眼前世界變得朦朧。隔着口罩,看不清面容的那3年,彼此間彷彿也失去對話的欲望。沉默中對望,只能想像口罩之下被勒出紅痕的臉。
2025-03-04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很多人以為行山必須高高在上,才能俯瞰壯麗景觀,但在香港島這片小天地,城市與自然就像混合體,即使只是在鬧市登上一座小山,依然可擁抱不俗的景觀。今次〈由我帶路〉就帶大家由繁華的灣仔石水渠街出發,經灣仔峽走向經常被人忽略的班納山。雖然班納山僅214米高,但開揚的地勢能讓行山人士一覽香港仔水塘的粼粼波光及黃竹坑的喧鬧城景,感受這座城市獨特一面。
2025-03-03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林峯與余香凝合演新片《面試特攻隊》,以子女面試入學為題材,兩人戲中育有一女。已為人父母的他們稱拍攝時大談湊子女經,會將生活經驗投放新片角色。余香凝和林峯開拍前特別跟小演員培養感情,前者自爆太肉緊搞到失聲,林峯笑言要鍛煉好體能。王敏奕與梁雍婷同挑戰媽媽角色,體會做家長壓力很大,怕未能勝任,對生育問題卻步。
2025-02-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太初之始/由極端開變……來踏進萬尺千世領域」走入昏暗的展覽場地,腦袋裏自動播放一套兒時卡通片的主題曲。藝術家陶啟安延續古代文明歷史的幻想,給觀眾4塊能夠操縱萬物的陶板,體驗當創世者,開闢天地。
2025-02-0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由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舉辦的「智樂好玩小熊醫院」深受小朋友喜愛,今年更移師至更大場地,給他們一場更有趣的醫院遊戲體驗。遊戲現場模仿真實醫院,設有各個專科,還有真實醫護人員講解及指導,讓孩子輕鬆認識各種患病資訊及醫療程序。小朋友亦可帶同心愛的玩具公仔來角色扮演,從遊戲中學習!
2025-01-1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劉德華合共20場的紅館演唱會前晚圓滿結束,曾跟華仔在約43年前經典劇《獵鷹》合作的陳敏兒,也有看華仔尾場演出。
2025-01-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寧願永遠/永遠停留在/想像之內/免去細節的傷害」寒流襲港,今個周末比起衝入寒風中感受世界,似乎大家都寧願躲進溫暖的被窩中想像世界,免去寒冷的「傷害」。可惜想像有邊界,發夢之後仍要離開被窩,觸摸真實的世界。
2024-12-24 HOT PICK
海洋公園即日至2025年1月1日舉行「玩轉冬日園」,備有沉浸式大熊貓光影世界、精彩表演、大熊貓主題打卡點。海洋公園特別推出全新海洋公園大熊貓家族卡通造型IP系列,角色造型參考園內6隻大熊貓各自獨有的可愛特徵而設計,例如黑眼圈模樣、毛髮紋理、活潑好奇或溫柔的獨特個性等。入夜後,「大熊貓萌趣投影」將會出現在海洋公園南朗山「海馬」地標位置。同場更有「光影盛夜──冬日慶典」光影匯演。[詳情]
2024-12-16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新城知訊台主辦、THE SOUTHSIDE全力支持《我們的大熱唱2024》,已於12月15日在黃竹坑THE SOUTHSIDE商場順利舉行;此次活動邀請了近20個單位歌手參與,他們在本月28日的《新城勁爆頒獎禮2024》前,積極進行拉票活動,展現出各自的音樂才華,並呼籲樂迷投票支持。
電影《得寵先生》上周末分別在黃竹坑和將軍澳的戲院,加開兩場「人寵場」,門票火速售罄。男主角鄭丹瑞(旦哥)、飾演燒臘店「石師傅」的袁富華(Ben哥)、飾演朗朗惡媽咪的黃美芬、飾演佳叔外籍女婿陳俊利和導演兼編劇李志偉現身謝票。旦哥宣布好消息,電影上映踏入第3周,票房突破300萬港元,本周增至33間戲院,每日約60場次上映,是很大的認同和鼓舞,他們表示很開心和感謝支持。
2024-11-1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1930年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致信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討論「為何會有戰爭?」(Why War?)。弗洛伊德在回信中提到「暴力」:自我保護(self-preservation)的本能,驅使生物排斥外部入侵並向外攻擊;進入文明後,人類不被允許隨意攻擊他人,攻擊對象有時會轉向自身。弗洛伊德還認為力量(Might)與權利(Right)都是暴力的一種形式,法治(reign of law)、體制(establishment)亦不過是一種集體的暴力。
2024-11-0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最近有間新的私人博物館——「古魏博物館」開幕。乍聽名字,還以為是專門展覽古代曹魏文物的博物館,但「古魏」兩字是意大利Sapientia基金會主席古楚璧和妻子魏昭鳳姓氏的結合,象徵中西文化交流,這既是博物館的願景,亦是藏品一大特色。來訪者能從藏品中的中國化《聖經》故事繪飾、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龍形象等看到中西文化歷史接觸、變遷與融和過程中產生的藝術傑作,讓人大開眼界!
2024-10-2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韓星崔始源昨日到黃竹坑商場出席粉絲擊掌活動,還加送抱抱及大合照,表現親民。他上台以廣東話向粉絲打招呼,表示很喜歡看韓國綜藝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前日與林建岳到有份參賽的大廚Chef Sung的餐廳品嘗美食,豎手指公以廣東話大讚:「好食!好食!」
2024-10-2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韓星崔始源今日到黃竹坑商場出席粉絲擊掌活動,加送抱抱及大合照,令粉絲們非常開心。他穿西裝上台以廣東話向粉絲打招呼,他表示很喜歡看韓國綜藝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日前與林建岳到大廚安成宰(Chef Sung)的餐廳品嘗美食,豎起手指公以廣東話大讚:「好食!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