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如何認識一個人?在社交媒體把他加為「朋友」,甚至只需按「追蹤」,鍥而不捨往下滾動,追看以往帖文即可。爾後,他的動向不時會在你的「動態消息」裏出現,即使從未見面,即使在現實中根本「冇兩句」,即使你知道他很多的事情、心情,你們依然是陌生人。
有一天,這種關係出現了突破。藝術家方琛宇提供「陌生人訪問服務」,讓「跟蹤者」向其窺探已久的人物發問十條問題,由藝術家代為訪問,拍下受訪者的影像,跟蹤者觀看後寫出回應,這些回應會嵌入影片成為字幕,觀眾戴上耳機、看着畫面,字幕就像與畫面中的人對話。
探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在方琛宇早期作品裏並不陌生。二○○八年,他從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同年的作品有「販賣偷來的時間」,拍下電梯門打開的幾秒內,人們在裏面的表情動作,再把照片賣出。藝術家變身成為「全港首位致力為顧客提供價錢至抵、高質素新鮮時間的商人」,作品獲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互動媒體組)金獎。這一年的作品還有「陌生人訪問服務」的前身「跟蹤陌生人」,方琛宇說是個告解,在網誌記錄自己為何對一名陌生人產生興趣:在哪裏碰上他;如果可以和他談話,會說什麼;想在他身上得到什麼……
誰沒當過偵探?
問藝術家如何想到要做「陌生人訪問服務」?他詫異反問:「怎樣想到?不是想到,是自己的興趣。你不會嗎?」利用隱形的身分,誰沒有當過偵探?提到在搜尋器鍵入自己的名字查看結果,說起來有點可笑自大,但相信很多人都暗地試過。
使用服務的跟蹤者必須遵守一個約定:不得暴露自己的身分。在片段最後,受訪者都瞎猜發問者的特徵,她是愛穿褲子的長髮女生?他是喜歡看漫畫的人?不揭開跟蹤者的神秘面紗,方琛宇說要保留幻想,而且「有些問題是對方不知自己的身分才問得出,面對面會問不出來」。他身為中間人,照本宣科讀出問題,受訪者有時會出現他意料之外的情緒反應,鏡頭前的陌生人回答「你有沒有經歷一件至今仍讓自己非常後悔或遺憾的事?」一問,說着眼紅落淚,畫面此時定格良久,因為字幕中跟蹤者絮絮不休地道歉,解釋並非有意挑起受訪者傷痛,交代設定問題的一番思慮。畫面繼續,受訪者答下個問題,漸漸平復,開始談笑,字幕又靜靜說「好彩」。
關於人的距離
方琛宇說這些片段捕捉了「現實中的戲劇性」,受訪者與跟蹤者的反應,互相建構的幻想,或許比預設的十條問題更重要。觀眾看他們驚心動魄的「對話」,也會肉緊,有時看見字幕自責「這問題不該這樣問」,或讚受訪者傻笑「好cute」,又不禁笑跟蹤者實在無厘頭,不知不覺,觀眾也參與了「訪問服務」,成為偷窺的陌生人之一。
方琛宇說,設置「與video特性有關係,你會預設字幕是片中人的說話,但其實可以不是,就算電影也有獨白、旁述,有不同角色。觀眾在字幕中會完全感覺到畫面外有另一個人,會想到自己同樣是畫面外的人」。記者觀看其中一個畫面,發現原來更有一種可能:畫面中人正是自己在社交平台也「追蹤」着的人,瞬間與跟蹤者身分重疊,心跳加速。
一系列與陌生人有關的作品,藝術家說,是關於自己如何看待他人,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沒有什麼陌生不陌生,即使熟識的人也會陌生,想深一層,作品是關於人的距離,就算親密的人,有時也會突然覺得自己並不認識他」。跟蹤者簽下協議,若暴露身分要向受訪者繳罰款,探問一下,商討而定的罰金最高多少?原來亦非天價。如果是你,願意付多少?還是鐵了心守一世秘密?
■「陌生人訪問服務」錄像裝置
日期:即日至5月21日
網址:hk.k11.com
地點:K11商場(10個片段分佈G/F、1/F、2/F藝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