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專訪電視台金牌監製】 李添勝每十年重讀金庸 選梁朝偉演小寶成經典

文章日期:2017年05月16日

【明報專訊】這陣子,內地製作的二○一七年版《射鵰英雄傳》正在香港播映,劇組起用新人主演,引起熱議。過去四十年,金庸小說不斷被改編成電視劇,兩岸三地作品至今超過六十部。這個金庸電視劇潮流,始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一九七六年佳藝電視製作了金庸劇集《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同年,無綫《書劍恩仇錄》登場。擔任佳視版《射鵰》及《神鵰》監製的蕭笙,後來過檔無綫監製《天龍八部》及《神鵰》。那個年代無綫金庸劇的舵手還有監製《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及《倚天屠龍記》的王天林。不過說到產量之多,不能不提先後監製了九齣金庸劇集,從少年時代起每十年必重讀一次金庸的忠實金迷李添勝。

一九七六年,李添勝剛從無綫道具布景組轉職為編導不久,他目睹金庸改編電視劇之風潮捲起。蕭笙和王天林分別為佳視及無綫製作《神鵰俠侶》及《書劍恩仇錄》等劇集,佳視在倒閉前一共製作了五部金庸改編劇,而無綫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二千年間,更製作了約二十部。在八九十年代,無綫幾乎每年拍攝一部甚至兩部金庸劇,是港產金庸劇的高峰時期。

一九八四年,監製了不少經典時裝劇的李添勝接下了他的第一齣金庸劇。「當時劉天賜把製作《鹿鼎記》的任務交給我,還問我誰適合演韋小寶和康熙,我馬上回答:『梁朝偉演韋小寶,劉德華演康熙。』當時,他問為什麼不是由華仔演韋小寶,偉仔演康熙?」李添勝少年時代已開始讀金庸,對自己的想法並無懸念,結果,一九八四年版的《鹿鼎記》成了不少視迷心目中的經典之作。之後,李添勝陸續製作了《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等九齣金庸劇集(涉及八部小說,《鹿鼎記》拍了八四及九八年兩個版本),數量之多,是無綫至今的一項紀錄。

李添勝中學畢業後加入無綫電視,一直至去年榮休,這天,他輕輕鬆鬆呷着咖啡回味着那些年。「當年公司知道我對金庸小說較為熟悉,加上拍攝這類武俠劇,要與多個不同部門同事合作,幕前幕後的藝人、工作人員較一般時裝劇多出不止一倍,由資歷較深的監製負責,在指揮和協調上比較容易。」

李添勝認為金庸小說其中一個特色,是透過文字呈現出豐富的畫面。「在金庸作品中,觀眾大都喜歡《射鵰》,而事實上,這部作品也是無懈可擊,金庸在寫作上運用了很多不同技巧,可說是金庸巔峰之作。例如有一段講述郭靖被歐陽鋒打傷,繼而遭楊康用刀刺傷,黃蓉和他無意中走進牛家村一家飯店的密室療傷,密室有一個小孔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於是金庸運用了舞台的技巧去處理,從小孔看到一群又一群人進進出出,一切來得十分自然毫不突兀,突顯出他的創作技巧之高超,令人佩服。」

炎夏拍《雪山飛狐》 搭棚降溫

金庸的寫作技巧高超,李添勝覺得作為監製,製作金庸改編劇是一種享受,但他不諱言,有時在拍攝上要忠於原著有一定的難度。「在八九十年代,沒有今天的電腦科技協助,有些畫面真是拍不到,只好作出改動。例如《笑傲江湖》的黑木崖上那座吊籃升降機就沒有辦法製造出來,要分鏡拍攝升降時的場面,另外,《書劍》有一場講述『火手判官』張召重掉進谷中被群狼撕咬,一個大奸人的收場確是震撼,但要找一狼群來演,談何容易。既然不能保留原著的情節,我們就去想其他的處理手法,安排他自殺或者被他人所殺。安排張召重自殺,會有一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味道,但觀眾看得不夠暢快,我們最後選擇滿足觀眾,安排奸的死在忠的手上。」(註:「余魚同把張召重提到城牆牆頭……從徐天宏手裏接過單刀,割斷縛住張召重手足的繩索,左腿橫掃,把他踢落。群狼不等他着地,已躍在半空搶奪。」第十八回)

拍武俠劇,尋找場地經常是一大頭痛任務,拍攝《神鵰俠侶》時,李添勝也遇上這個棘手問題。「其中有一場講述楊過帶着神鵰在襄陽城營救被縛於城樓高台上的郭襄。我們要找一個地方搭建城樓,因為有動作打鬥場面,地方要夠大,背景不可穿幫,最終找到沙田作壆坑村,那兒不僅地方合適,毗鄰是屋邨,有食肆可解決飯食和休息等需要。」李添勝說,演員拍攝古裝武俠劇特別辛苦,因此,他總會盡力安排較為理想的休息環境。「拍攝《雪山飛狐》時為八月,演員要在炎夏穿上嚴冬厚厚的戲服,公司的檔期一部接一部,沒有辦法改動,我可以做的就是花錢租發電車,為穿上一身冬衣的演員預備電動風扇、搭草棚降溫。」

高價求小龍女長髮

或許是曾經在道具布景組工作過,李添勝對於演員的造型十分看重。「拍《神鵰俠侶》,我找李若彤演小龍女,因為她有小龍女的冷,而且面形不用太多的修飾,化一個淡妝就可以了,最重要是髮型,要替她找來一把蓋過臀部的頭髮。我們拍古裝劇,是用真頭髮的,因為假頭髮會打結,但這樣長的真髮並不易找,當時出了很高的價錢也沒有回音。我告訴梳妝同事,沒有到臀部的,起碼也要一把及腰的,幸好最後找到,否則角色就會失去味道。」

製作電視劇多年,李添勝認為故事一定要照顧觀眾的感受,要贏得好口碑,離不開觀眾熟悉的人和事,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武俠小說雖然是一個抽離現實的世界,但正正就是因為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在現實生活中不敢去做但很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在武俠世界裏做到。例如男歡女愛那些肉麻的情話,在現實生活中永遠出不了口,但在武俠劇裏出現就會很動人。每一部金庸作品都有其中心思想,每一個主角都有一段與別不同的感情,金庸對感情有他獨到的理解,寫情寫得很深很真,並不累贅。好像《倚天屠龍記》描述趙明(修訂本改為趙敏)愛上張無忌的一幕,就寫得一針見血。」

故事講述趙明邀請張無忌等明教人士到綠柳莊吃酒,她在席間下毒,張無忌圖向趙明取解藥,卻與她同時落入莊內的地窖。「張無忌為了逼趙明交出解藥,先點她的穴,繼而把她的鞋襪脫去,以九陽功擦她腳底的湧泉穴,其實就是騷她的腳底,趙明抵不住癢,只好把張無忌放了(第二十三回〈靈芙醉客綠柳莊〉)。之後金庸筆鋒一轉,描寫趙明如狼似虎要把這個男人拉到她身邊。」李添勝手中無書也無劇本,卻能一字一句把原文背出來:「小說這樣寫道:『……在這一霎時之間,心中起了異樣的感覺,似乎只想他再來摸一摸自己的腳。』」且語調還充滿情感。

《笑傲》角色多 站3天看造型

張無忌優柔寡斷,相比之下,李添勝更欣賞令狐冲的灑脫和打不死的性格,是以《笑傲江湖》是他個人最喜愛的金庸小說。回想當年《笑傲江湖》還未正式開機,已經教這位監製累到腳軟。「這部作品人很多,五嶽劍派(嵩山派、泰山派、華山派、衡山派、恆山派),每派都有掌門人、師兄師妹,令狐冲江湖上的老友藍鳳凰、祖千秋,還有少林、武當、日月神教人士,我在化妝間看造型足足站了三天,現在要重拍《笑傲江湖》,單是找演員也不容易。」

李添勝說,金庸的小說其中一個吸引的原因,是不僅主角寫得好看,旁枝角色也出色,「所以拍金庸劇集需要很多甘草演員參與,當年無綫是剛好有這樣一批來自電影界及話劇界的資深藝員加盟,實在是適逢其會」。

不同年代的金庸劇亦見證了演員的成長,八三年《射鵰英雄傳》王天林找來曾江演黃藥師,二○一七年版由演過楊康的苗僑偉化身東邪,同一個角色在不同年代由不同的演員演繹,一個演員在不同階段演不同的角色,金庸筆下的故事和人物就這樣在電視劇集中一直重生,金庸傳奇一直延續。

■改編軼事

TVB遇上金庸 黃霑薦余安安演香香

周梁家中密斟拍《書劍》

回看來時路,一九七六年,無綫開拍金庸劇集,話說時任助理總經理的周梁淑怡和才子黃霑原來是牽頭人。「我和黃霑是熟朋友,年輕時在商台相識,他的口琴很了得,我就愛唱歌。」問起周梁淑怡當年購買《書劍恩仇錄》版權的始末時,她回憶着說:「黃霑建議我們製作金庸改編劇,相約我和查先生一聚。因為我們希望可以輕鬆一點,加上事關機密,就決定在我的家見面。」

秋官羅記主題曲鬧雙胞

周梁淑怡說,查先生說話不多,在製作上對專業的電視人很信任,沒有提出太多意見,但由於是無綫的第一部金庸劇,公司十分着緊,對選角很嚴謹。「由鄭少秋演陳家洛,大家都認為很適合,但回族的香香公主一角,要找一個年輕、漂亮又有點像外族的演員,就一直找不着。印象中,是黃霑把余安安推薦給我們的。」周梁淑怡說,在製作過程中最深刻的,是主題曲鬧雙胞胎事件。「當時是鄭少秋和羅文之爭,最後我決定兩人各唱一個版本,分別在片頭及片尾播放,風波才告平息。」多年來,金庸小說改編劇集除了內容本身,其主題曲及插曲也多受到歡迎。「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羅文與甄妮合唱的一九八三年版《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在三十多年後再度成為新版《射鵰》的片頭曲。

文:劉倩瑜

圖:受訪者提供、劉倩瑜、劉峻陶、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liter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