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炎炎,七八月是香港最熱的時候,因此介紹一條短而好玩的路線。
利東邨起步
地鐵港島南線通車後,前往鴨脷洲非常便捷。在利東站B出口利東商場西南方有石級登上鴨脷洲配水庫 (圖01右方)。
登玉桂山
圖01下方狹窄石屎小徑順時針方向沿着配水庫外圍走,初段有石級,其後配水庫鐵網內有石級而外面已變為崎嶇陡峭但並不狹窄的土徑,未幾已爬高過配水庫。(圖02-03)
抬頭東南仰,玉桂山 (Mt Johnston) 北坡正中之登山徑清晰看到,亦見到其有多陡,登峰之最後50米斜度不低於45°, 較低的山坡也在40°上下。(圖04)
從這裏開始至整個行程完結之間,相信每一個登山者都會驚歎及感恩有心人沿途為輔助登山者而建構的各項設施。不論在工程、金錢、心思上的付出均是偉大及無私。單是供人握着下坡用的麻繩/尼龍繩已逾半公里長,且全都固定在鋼筋或粗壯樹頭上。(圖05)
玉桂山雖陡卻矮,僅約200米,利東邨已是建於約40米的水平上,十多二十分鐘就能登頂。
登高望遠是遠足之樂趣,配水庫相距利東邨僅百來米,初段被30多層高的公屋屏蔽。(圖06-07)
接近玉桂山頂高過利東邨北望就看見分隔港島南北的山嶺線。亦見到香港仔水塘西側之田灣山及東側之班納山。
向東望初段,鴨脷洲海旁道的屋苑把深灣、黃竹坑全遮擋着,到山頂則舂坎角、赤柱、蒲台也看到。(圖08-12)
向西望,由近到遠:鴨脷洲工業區、海怡半島、華貴、華富、貝沙灣、置富花園。(圖13)
下降鴨脷排
鴨脷排是鴨脷洲東南端一個約600米長的小島,由連島沙洲與玉桂山東南脊底的海邊接連。到達玉桂山頂的三角度高柱,有明顯山徑走向玉桂山東南脊,鴨脷排及沙洲非常顯眼。(圖14-15)
東南脊從山頂落海邊約500米距離落差200米,雖然沒北脊陡,但亦不是等閒。山形則剛好與北坡倒轉,最高50米坡度約1:3,但其下之150米卻接近1:2.2。(圖16-17)
下坡往東望可見到近鄰海洋公園。
落抵連島沙洲前回望陡峭的玉桂山東南脊。(圖18-19)
圖20-22是連島沙洲上的景觀。
圖23,九點半位置,利南道的工業大廈就是這行程的終點。
時間充裕可走上沙洲對面的鴨脷排,約600米長的山徑經過不夠70米高的小丘到達鴨脷排東南端,有一燈塔。一個來回,30-45分鐘。
玉桂山南岸綑邊遊
資深行山客或會從連島沙洲綑邊至鴨脷洲工業區利南道,約600米。曾幾何時這綑邊之旅是有相當難度的,但有心人出力出錢出心構建了繩索、棧道 (部分以水泥及角鐵加固)、鋼造馬騮梯,甚至圍欄等設施,現在是平衡沒問題、對自己有信心、能手腳並用、裝備充足的資深行山客,可在這欣賞岩石之美。
岸邊平台似的石面上有很多恍如人工刻的井字紋。(圖24-26)
為了拍照往回走。(圖27)
有點像東平洲的更樓石。石壁不單筆直且有點倒掛,遇到3個裝備齊全的菲籍攀石者。(圖28-30)
每當岸邊太窄不能立足,就會見到繩索或不同形式的梯引導往上,相反走向的就是從坡上發覺岸邊可走便有設施引導再次綑邊。(圖31-43)
圖44右圖是過獨木橋前拍,左圖是走過後回頭拍。圖45是放大橋的結構。留心看,這橋靠山一邊有一小溪往海流,橋是避免踏上濕滑的石面。好幾條獨木橋也是為此而建。(圖46-49)
圖50及圖51左圖的獨木橋及其前後的「路」在走到圖51右圖的石灘回望時比實際踏在其上驚險。
圖52,這相當整齊的石級究竟是鬼斧神工抑或是人造的?
相信建構眾多設施的有心人是釣魚郎,在玉桂山南岸有數個天然平台比海平面高約2米,但海浪拍岸時的浪花仍會濺濕,即使風平浪靜的日子,有船隻經過就會造成湧浪。(圖52-57)
圖58,居高臨下右邊大石看來好像兩三米高,實際上有6、7米高。圖59是在石灘平望。
圖60,過了這裏,海岸線由西轉向西北,之後看不見鴨脷排。在轉彎前回顧剛才的綑邊。(圖61-68)
利南道可以坐巴士或者再走約一公里到地鐵海怡站。
東博寮海峽
對很多人來說,東博寮海峽可能是比較陌生的地理名詞。如果留意時事的,或者會在兩三個星期前在新聞看到東博寮海峽。作為香港回歸20周年重頭戲之一的遼寧艦訪港,利南道海旁是不少市民觀賞遼寧艦的地點。噸位大的船艦訪港,一般都是經過鴨脷洲與南丫島之間的東博寮海峽。利南道、華富邨、數碼港,以至西環海旁,當然都可看到遼寧艦。但是從海平面看十多層高的巨艦,根本看不到甲板。或許回歸25周年時,暫時編號001A的國產航母亦會訪港。如想俯瞰甲板上所有飛機,玉桂山頂比上述任何地點要優勝得多。
本文章差不多所有照片裏的海都是東博寮海峽。(圖69)
行程與地圖
從利東邨地鐵站出來,兩個花甲老翁20分鐘後登上玉桂山頂,在山頂蹓躂拍照15分鐘,20分鐘落到接連鴨脷排的沙洲,拍照10分鐘,綑邊85分鐘到達利南道,其間為了拍照,很多景點來回走動。兩個半鐘,路程只約3公里。上落玉桂山,不足1小時,遇到大概30人。綑邊差不多個半鐘,除了3個攀石者外,只遇到兩三個釣魚郎。
上山容易下山難。從利東邨登山比較另一邊陡,所以上述走向比逆走輕鬆一點。(圖70-71)
感言
再一次對從利南道至鴨脷排沙洲之間棧道設施建設者及玉桂山兩邊山坡繩索建設者致以敬意謝意。
這些設施幫助了用家,卻沒有把原野的感覺改變。
文中所述玉桂山是相當受歡迎的短程鍛煉路線,希望不會被政府命名。一旦被政府命名,便很可能變成太過「文明」的路況。香港近20年已愈來愈多自然的泥路變成石屎梯級,走過長途的遠足者,都知道泥路對腳掌來說舒服得多。郊野公園是否要變得與城市中的公園一模一樣呢?
作者簡介
保安業商會前主席,退休前從事保安業逾30載,母校是聖若瑟書院。40歲後積極做運動減磅,20年裏參加過兩次50公里環島行、兩次半馬、兩次元旦冬泳、3次毅行者、4次渡海泳,當然全是陪跑 (also-ran) 性質。希望與各位分享香港境內的大自然景觀,路線選擇偏向有一點挑戰性:可能路程較長,步速要快一點;可能較少人行,要穿過樹叢;可能坡度頗陡,甚或有些攀爬。亦會介紹一些有特色景觀而不算難行的路線,為大家提供「家樂徑」以外的選擇。
圖文:張偉麟
張偉麟Blog「zhangWL的部落格」:classic-blog.udn.com/xingwanlilu/article
地理資訊地圖:www1.map.gov.hk/gih3/view/index.jsp
康文署行山樂〈遠足安全注意事項〉:www.lcsd.gov.hk/tc/healthy/hiking/safe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