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我常常都被血庫challenge:『醫生,係咪一定要輸呀?剩番一包咋』『畀我啦。真係要㗎。做手術呀。唔畀會死㗎。』」七月底,香港兒童醫院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副顧問醫生郭蕙漩在社交平台的一則帖文被瘋狂轉發。那時,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宣布血庫存量只餘3至4天,情况令人憂慮。
血庫存量只餘3天是警戒線,市民可能會奇怪何以紅十字會久不久就要敲鑼打鼓呼籲捐血,除了繼續鼓勵更多人加入捐血行列,最近也有醫生倡議血液管理,減低病人輸血需求,教育市民關注血液,像關注糖尿病一樣關注血紅素。
庫存剩三四日 求救「太遲」?
血製品珍貴,除了願意無償捐血的市民數量有限,亦與它的有效日期密切相關。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血液收集及招募部主管梁雅詩醫生指,從捐血者身上收取的血液,即日會被送往京士柏化驗總部,翌日早上開始密鑼緊鼓地進行分類和檢驗,第三天已可送往醫院,並以「先收先派」原則將更早備妥的血包派發,避免浪費。3種血製品限期各異,當中以血小板最為緊張,只有5天壽命。可儲存最久的是長達一年的血漿,由於個別病人對血漿需求量可以很大,一次消耗十幾包,儲存量故亦非常浮動,從未出現囤積。
紅血球的儲存期雖達6星期,卻是血庫告急的指標。以最近一次血庫告急為例,中心於7月28日呼籲市民捐血,指血庫存量已下降至極低水平,只有約3至4日存量;梁醫生解釋,意思正是當時紅血球的庫存量大概只可維持醫院用量三至四天。「市民可能會覺得,點解咁遲先講?不用太擔心,因為血液製品有點像食物,我們也希望它新鮮一點,儲存不需要太大量,在理想情况,10日以上的存量已經很充裕」。她強調,中心有機制嚴密監察庫存,「不會到得番一包血才發出呼籲」,包括按連續數天捐血人數以及社會整體氣氛估算,「像剛剛這次,持續一星期來捐血的人數低之外,第三波疫情又來到,市民減少外出,我們預計其後幾日未必會多番人來捐血,拉上補下」。
梁醫生補充說,平日希望每天有1100人登記,現在疫情影響,醫院非緊急服務暫停,每天有五六百人登記捐血,應已可維持。在7月告急後,現時情况稍緩,但與「10天理想存量」仍有一段距離。
醫院要用血 供應靠「運血兒」
全港醫院用血均由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供應,梁醫生笑稱他們的運輸隊是「運血兒」,按各醫院預計的基本臨牀輸血量需要,每天將中心處理好的血製品派送,讓醫院的血庫自行儲存。分發給每間醫院的數量按各自所需大致固定,但若個別醫院有大型手術要做,醫院血庫仍隨時可與中心聯絡,主動出車提取額外血包。「我們每天派血都按醫院需求適量派發,其他的就儲存在中心,放在中央調配安排,彈性更大」,梁強調即使血庫存量緊張,也不會單方面減低供應,必定與醫院血庫溝通協調,「只要病人有需要接受輸血,我們一定會安排到血製品治療」。
手術室裏,「咇咇咇……」,熒幕顯示病人血壓下降,手執手術刀的醫生瞄一下指數:「麻醉科醫生,準備輸血!」──香港兒童醫院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副顧問醫生郭蕙漩笑指,這種電視劇常見橋段都是錯的,手術室裏,當主刀醫生專注做手術,麻醉科醫生「不止令病人睡着就算」,他們負責全程監察病人血壓、呼吸等身體狀况,發現不妥會通知手術醫生,同時着手處理,而輸血是其中一個方法。
人在什麼情况下需要輸血?「輸血是我們守得好緊的動作。」郭醫生稱,即使血庫存量充足,醫生都不會輕易為病人輸血,並非因為吝嗇,而是外來物對病人始終有風險,如果自身有足夠血液,必定倚靠自己供血為佳,「但如果真的有需要,我們so far(目前)真的沒有其他替代品」。
手術中輸血時機 因「病」而異
何謂「真的有需要」?郭醫生解釋,首先要看看病人狀况,如需做手術,若病人本身貧血,要輸血的機會很高。另外,肝臟負責製造凝血因子,患嚴重肝病者亦須留意。初生嬰兒(因為較易缺乏維他命K)、血友病人,或本身因心臟病或中風需服薄血藥的病人,都會因血液較難凝固而容易流血,或須預先準備血製品。
平常抽血化驗能得出全血象(complete blood picture),清楚檢視體內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量,化驗需時約兩小時。手術情況卻瞬息萬變,麻醉科醫生需即時判斷病人流失多少血液,從而決定何時輸血,以(流失)30%血液作為指標,「但這是對正常人而言,我們另外會有一些指數,通過快速測試,為有需要病人『篤手指』查看血色素」。
1/ 紅血球
郭醫生形容,紅血球就像一個抱着氧氣周圍走的人,從肺部將氧氣帶到身體不同地方。血色素則是反映紅血球多寡的指標,一般人的血色素指數大概是12至16,當跌至7或以下就需要輸血;年紀大、患心臟病、孕婦需求更高,指數跌至8或9已是警號。此外,如手術過程中病人失血而未有止血迹象,即使指數未達危險水平,醫生判斷血液將會繼續流失,或會即時輸血,「再不輸血,血色素繼續跌,死亡率和併發症機率會30%、50%、70%地上升。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的,除了別人的血」。
2/ 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病人本身有血癌或骨髓病,「工廠」不夠血製造細胞,血小板可能本已不足。心臟病或中風患者或透過阿士匹靈控制凝血預防病發,凝血因子同時會受影響。手術室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都有快速測試可以大概了解相關指數。
管理病人血液 減輸血需求
除了「開源」,也有專家建議「節流」。日前,香港臨牀血液管理學會及多名醫生舉辦記者會,發表聲明建議推動「病人血液管理」。主席周雨發醫生表示,聲明為「血液管理」提供確切定義:「以病人為中心,通過血液管理加強病人健康。第二,從而減少輸血的需要。血液始終是珍貴資源,要用得其所。」他說,聲明參考國際做法,歸納三大策略:增加病人自身的血紅素、減少手術出血、改善貧血管理,將身體機能改善,加強耐受貧血程度。
1/ 手術前:吃鐵丸、打鐵針
現時香港醫院臨牀上也有相應措施減少輸血,包括術前預備。郭蕙漩稱,大部分情况下,麻醉科醫生都會在手術前先與病人見面,部分手術甚至提早於術前數星期前見面,讓病人預早改善身體狀况,她舉例,一個做預約手術而病情不趕急的病人,若幾星期前身體已出現狀况,例如缺鐵性貧血,術前三四星期可以開始「打鐵針」、吃鐵丸補充鐵質;因應不同的貧血原因,或可補充維他命B12或葉酸,惟從吸收到儲存體內需時,需視乎手術的預備時間。
2/ 手術過程:開刀要保溫
郭蕙漩醫生指出,要減少病人流血量,常用策略包括因應病人貧血狀况以微創手術取代開刀;若必須開刀,手術過程中例如調高手術室溫度,「一般是18至22℃,體溫太低會流失更多血液,有時做初生嬰兒的手術,可能調至25、26℃」。此外,手術期間麻醉科醫生會盡量保持病人血液酸鹼度和電解質平衡,按情况對症下藥,「有些人過酸是因為細菌感染,就需要給抗生素,有些人是因為腎臟問題,就可能要給藥,一些人則要以氧氣機調控呼吸」。
3/ 「儲血」自助:自體血液捐贈
在減少血製品用量上,還有「自體血液捐贈」,郭醫生解釋,一些預先補鐵的病人,預計手術過程將大量流血,可先抽血儲備,「可能做手術前8星期開始吃鐵丸,4星期前開始每星期抽少少」。不過,由於有研究發現這做法對病人益處未必太大,有人反而因此出現輕微貧血,而且若血液在手術期間用不上亦會造成浪費,她指這做法在香港並不常見。郭醫生曾親歷另一種處理:為術前血色素正常的病人,預先透過鐵丸補充鐵質,在手術前進行麻醉後,先即時抽取血液放在雪櫃保存,同時為病人補充水分,抽取的血液可於手術中使用;惟由於「一抽一給」始終有風險,亦可能造成浪費,這方法亦不常用。
另外,有一種名為「自體血液回收」(cell saver)的做法,多見於如心臟和脊椎等可能出現大量血液流失的手術,郭醫生解釋,負責手術的醫生會利用特定儀器將病人流失的血液吸走,儀器即時過濾,製造可供該病人循環使用的血液。但由於吸取的可能並不單純是血液,部分病人不適用,例如癌症患者,癌細胞可能已擴散,又或病人是孕婦,若將羊水一併吸取輸入就十分危險。
倡醫局協調 訂指標評估
周醫生補充說,聲明提到的三大策略只是基本概念,以香港情况而言,如希望血液管理實行更「到位」,除了做到上述種種臨牀處理,還要有中央統籌協調推動,即醫院管理層面支持,「上下夾攻地執行」。在社會層面,可以鼓勵市民如同關注糖尿病和血壓高問題一樣,關注自己的血紅素,並透過飲食習慣改善;醫療體系層面則可以醫療手段減少病者失血、加強血紅素;而中央層面的協調亦是必須,包括加強監察和評估措施,例如設立硬指標,「做了(血液管理)之後,病人需要輸血的量是多少,留院日數是多少。經過討論之後agree了,不同醫院都work towards這指標」。
香港在血液管理上很落後嗎?「看看與哪裏比較。」他引用數據解釋,指平均每一千人每年用幾多包血的統計上,在實行血液管理的一些澳洲、歐洲地區,數字約為20至25包。用量較高的國家例如美國,和比她少一點的加拿大,則為30至35包。香港則是25至30包,有望在具體推行病人血液管理後,將需求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