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整存文獻道具 給典藏第二次生命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4日

【明報專訊】表演藝術轉瞬即逝,強調當下,加上在香港演出場次少,較其他藝術形式更難傳播。若想用作未來改編、宣傳或教育,如何整存及活化檔案文獻尤其重要。上周參觀中英劇團的檔案文獻庫及香港話劇團的道具服飾倉,從而思考整存文獻的意義。

整存包括保留及修復手稿、劇本、劇照、影像、海報、場刊、服飾道具等。外國發展得較為成熟,多獲政府資助。以捷克的藝術與劇場研究中心(Arts and Theatre Institute,ATI)為例,創於1959年,受捷克文化部資助,是歐洲最大的劇場圖書館和資料館之一。ATI線上資料庫齊全,可找到逾4000座歐洲劇院建築資訊,自1945年以來的捷克劇作,超過49萬張劇照等;英國國家劇院於1976年成立國家劇院檔案室(The National Theatre Archive),展示近200年英國表演藝術趨勢,在線上清楚數列其文獻庫存,包括遠至1866年的節目和活動紀錄、1877年的行政紀錄、1880年的樂譜等。檔案室亦與劇院教育部緊密合作,將文獻素材用作教育推廣。

保存有紀念價值物品 記錄背後故事

香港亦有劇團和組織整理表演藝術資料,但散見民間。中英劇團是其中之一。劇團位於半山波老道,原址為舊英軍醫院,劇團的檔案文獻庫就在地牢裏。依斜坡下行,經過一條長廊便到達,服飾道具亦儲存在地牢各處。節目及傳訊主管李淑君介紹,在劇團成立39年後,即2018年才開始設立檔案文獻庫,創本地先河。創團以來,他們都有保留海報、場刊等資料,但只以圖書館性質管理,沒有意識要妥善保存,直至一名有文獻研究學術背景的員工,提議成立文獻庫。李淑君說:「我們希望硬件上保存一些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同時記錄這件物品背後的故事和意義,例如為什麼會在1979年做了這件事呢?它影響了什麼呢?有了這些紀錄之後,再整理為公眾用得到的資料,或者對日後研究會有幫助。」

當年劇團獲民政事務局18個月資助,展開文獻庫計劃。中英劇團將地牢一個房間變成檔案室,整理檔案內容,將資料數碼化。劇團又訪問前團員,以口述歷史填補檔案裏的空白缺失。當時的文獻庫主任亦有向英國國家劇院檔案室、雲門舞集取經。

百年建築地牢儲存 每天吸粉塵免破壞藏品

舊英軍醫院屬百年一級歷史建築,不能隨意改動,整座建築和地牢內部仍保留愛德華式紅磚外牆和拱廊。手肘不覺意碰到走廊牆身,皮膚會沾上薄薄一層灰塵,亦見到牆身一處輕微滲水。入到檔案室,文獻主任麥家蕾馬上關緊防火門,「通常相對上有多些資源的archive(檔案室),牆壁不會是這樣(紅磚),掉一些粉塵出來」。她說粉塵會破壞藏品,每天都需要吸走。

檔案室保持溫度17℃、濕度50%,進出以外長時間關燈;劇團又從外國訂購無酸紙盒儲存文獻,避免紙張泛黃。不足200呎的空間內有約10個書櫃和2個3層的防潮箱,部分櫃離地數十厘米,或最底一層只存放較不重要、日後能再購入的物品,此舉源於去年「500年一遇」的暴雨,雨水湧至地牢,部分文獻嚴重損毁。發展至今,劇團大部分檔案紀錄已數碼化,公眾能在網上查閱,文獻庫亦建立一套篩選及棄置程序,挑選應有的文獻存放在有限、未盡理想的空間。

道具服飾分類編碼 方便查找

香港另一藝團香港話劇團,雖然沒有成立文獻庫,但有系統地將檔案和道具服飾分類和編碼。話劇團在1977年由政府主導創立,於2001年公司化後,接手了政府營運時一直儲存的劇本、劇照、錄像及劇評等,因此創團至今大部分劇目資料保留齊全,也逐漸數碼化。

跟着香港話劇團節目主管(製作)黎栩昕走進服裝部倉庫,眼前服裝配件擺放得井然有序。「我們每個年度都製作不少於10套劇作,其實每一個製作不會所有衣服都是新的,有時重用團裏的服裝,所以更需要一個有系統的方式存放服裝,方便查找。」黎栩昕介紹,服裝會按照類型、性別、時代背景分區分類,例如近門口掛有較現代的西裝外套、牛仔褸,走進去就有較重年代感的軍外套、旗袍、長衫等。翻開衣領口,每件服裝都有編碼,劇團可以根據劇本需求,快速找到合適的服裝。高跟鞋、皮鞋、布靴也按顏色、時代整齊劃一地擺放。

定期「斷捨離」 按製作檔案還原已丟棄服裝

當服裝庫存愈來愈多,黎栩昕指劇團需定期「斷捨離」。若日後突然需要用回已丟棄的服裝,劇團行政總監梁子麒表示可按照production file(製作檔案)紀錄盡量還原,「我們會留下照片、劇照、演出錄像,演員試身、妝容都會拍下來。如果重演時需要,我可以找出來看一下整個製作過程,設計師再跟着嘗試做出類近的效果」。

李淑君補充:「無論道具、服裝還是布景,只要有基本的production file就可以reproduce(重製),我想更重要的是記錄當時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多於那個實物。」

1980s綵排日誌 窺探昔日演員心情

整存表演藝術文獻,對一般市民有何意義?李淑君提到檔案除了記錄舊時的劇目,更是側寫了亞洲社會狀况。例如在1980年代,中英劇團演出改編自George Orwell《動物農莊》的《萬牲園》,並首次到馬來西亞海外巡演。翻看1981年的場刊,劇團用England-Asia Touring Theatre Company之名演出。後來製作口述歷史訪問,當年的製作經理告知當年馬來西亞排華,中英劇團改名是因為方便出入。

1990年代,政府公布填海計劃,將昂船洲與西九龍連接。中英劇團在填海前進入英軍基地禁區,於1992年製作環境劇場《會唱歌的昂船洲》,探討環保議題。表演在天星碼頭集合上船一刻已開始,演員混入觀眾群,扮演船員、乘客和觀眾,一同坐船前往昂船洲的舞台。舞台布景難以保存,中英劇團按照當年劇照和製作紀錄重製一件模型,讓未曾看過此劇作的觀眾知道當年跳出劇場的嶄新演出,以及了解香港發展轉變。

從1986年《神奇世界》綵排日誌,可窺探昔日演員在沒有學院式指導下,如何受訓和排練。現今的劇團綵排日誌由舞台監督填寫,通常只記下排練日期和進度;以前日誌則由演員填寫,除了記錄當時排練形式,甚至寫上「六合彩時間,因端午節彩池有二千多萬元,故每人皆付兩大塊錢,合買了兩條六合彩」、「累到散晒,又夠鐘放工」,更似一種心情日誌。

文獻記錄後 最重要能給人使用

檔案整存及修復後,要用作活化或推廣教育來發揮最大效用。看看英國國家劇院如何向世界輸出英國劇場製作及文化:自2009年推出National Theatre Live計劃,將多部大熱劇作搬上大銀幕,在全球影院播映。現在更有National Theatre at Home,在家就能觀看。

香港話劇團在疫情期間也展開「HKRep on Screen」系列計劃,礙於表演場地及戲院都關閉,話劇團想透過互聯網,或者不是現場的方式,將劇作帶給觀眾,現時已將表演錄像放在香港、內地及英國放映。其中內地劇團「話劇九人」在網上看過《原則》後表示很喜歡,不但找來話劇團授權出品普通話版,調整劇本期間亦不斷與《原則》編劇郭永康溝通;最終普通話版演出後,在內地持續引起熱烈討論,黎栩昕笑說更有觀眾查詢要看原版。

梁子麒又舉例,近來有美國學者蒐集戲劇家賴聲川的資料,向話劇團借用賴聲川出演劇作的DVD錄像來研究。中英劇團也曾經提供《象人》、《莫札特之死》等劇作照片及場刊,讓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博士生用作研究。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說:「最重要的是文獻記錄之後,怎樣給其他人去使用,因為用到它們才是活。」種種的活化方式就似給予檔案「第二次生命」,同時間接展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

比利時「去中心化」 助藝團自行管理收藏

陳國慧在2017至2018年間親赴歐洲10多間表演藝術資料館、研究中心考察交流,她認為比利時專業支援中心Het Firmament的「去中心化」方式值得香港參考。「當地的藝團不用將藏品交給這個中心,而是由中心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意見,協助藝團自行管理和整理收藏。不同藝團基於資源和空間等因素考慮,會有不同做法。當時的主管跟我分享,他們甚至會去探訪藝團,看看是否可以從一份excel表開始做存檔紀錄。」中心掌握各藝團的狀况後,就可以提供mapping服務,讓有需要的人透過中心找到管有某藏品的藝團,慢慢提高藝團建立文獻管理的意識。

對資源緊絀的小型及獨立藝團來說,陳國慧明白他們會很猶豫去管理存檔。「他們在製作上已經用盡資源的話,很難再要求他們『喂,你可不可以找人拍好一點的劇照,或者找人去做好一點的影片紀錄,劇本有沒有機會出版……』。」因此她構想,政府可否在現有的撥款政策上修訂一下,指定部分撥款需用於藝團收藏作品的記錄工作,為藝團提供專項資金支持整存管理。

表演藝術當然不止劇團,陳國慧指其他如舞蹈團等,又有另一種整存方式。多年來致力推廣表演藝術研究及文化傳承的「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博物館與資料館協會」(SIBMAS),本月將首次移師香港舉行兩年一度的國際研討會,以「典藏的構作:表演藝術的保育、再現與詮釋」為題,與外國專家討論保育文化的做法和意義。

「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博物館與資料館協會」國際研討會2024

日期:6月23至27日

詳情:sibmashk2024.iatc.com.hk

文:何詩韻

編輯:梁小玲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