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有不少時裝潮流以地下文化,特別是派對文化為基調,如1960年代的Mod、1970年代的Punk,都是因應派對和地下俱樂部文化而生。但除了上述較廣為人知、源自英國的時裝運動外,亦有從外來「接枝」到當地的時裝文化,如祖籍澳洲的設計師兼藝術家Leigh Bowery,便是New Glitterati潮流的推手,成為New Romantic與Rave之間的重要轉捩點。
大家對New Glitterati未必熟悉,但解釋New Glitterati之前,先要了解New Romantic與Rave之間的時代背景。相比對外輸出十分成功的Mod與Punk,New Romantic(新浪漫主義)在國際的曝光度其實不低,但套用的人不多。相比上述兩種時裝運動,New Romantic較為大龍鳳,以誇張的19世紀浪費主義服飾,配合怪異而誇張的化妝和髮型,在主流文化特別是音樂方面,便有David Bowie、Boy George等代表人物,大都以登台服為主,鮮有流入主流消費巿場。
要談近代最能展現New Romantic時裝風格的代表人物,該是剛離開Maison Margiela的John Galliano,不論是Dior時期,又或是他筆下的Maison Margiela 2024春夏高訂系列,均以新浪漫主義風格為本。而緊隨New Romantic風格以來的,則是主打鮮色便服配搭手作配飾的Rave蒲場派對造型,其輕便百搭的配搭方式,輕易地打入大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巿場。
英國劇場夜場 孕育新潮流
現於倫敦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的最新時裝展覽Outlaws: Fashion Renegades of 80s London(下稱Outlaws),便展示了New Romantic與Rave之間的過渡時期New Glitterati。New Glitterati的名字源自期時Leigh Bowery的化妝造型,細看整個展覽,會發現不少不同時期混搭的造型,一方面有仿古董服裝飾的手作細節,另一方面亦有地下文化元素,將手作細節下放到日常便服層面,成為了Rave的前奏。
這個過渡期其實與英國的劇場和夜場文化有着深厚關係,亦離不開倫敦兩個設於劇場區的地下俱樂部。其中一個是將於2025年9年成為倫敦Design Museum展覽主角,1979至1981年間在Covent Garden開設的Blitz;另一個則是Outlaws展覽主角、由澳洲時裝設計師Leigh Bowery於1985年在Leicester Square開業約一年的Taboo。生於澳洲的Leigh Bowery,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念時裝及設計,1980年遷居倫敦,並常以自家手製的服飾出入倫敦夜場。因為造型出眾,他成為當地夜蒲風頭蠆,亦是表演藝術家,是不少時裝設計師和歌手的靈感來源。
以戲服造型出入夜場
在1980年代早期,戲服公司Charles H. Fox舉辦減價促銷,促成當年新生代「平買貴著」,以戲服出入夜場的造型。展覽入口以Leigh Bowery為主角的展區,便展示了一件他以金色髮夾裝飾的大褸,手作得來具戲劇效果。這種戲劇感轉化而成的窮風流,成為了當時潮流的主軸。展覽以Leigh Bowery的自家設計為起點,但好戲在於展覽中段,展示出入其夜店Taboo常客造型的The Dancefloor展區。要籠統地貼下標籤的話,不少造型看似是在倫敦Brick Lane古著店內看到的貨品。
疫後轉向 盛裝上場
Outlaws展覽聯合展策人Martin Green解釋︰「我們花了兩年半作資料和展品搜集。這個展區的目的是向觀眾展示,被常客包圍的俱樂部場景。那時俱樂部的常客多是非常有創意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但設計生涯大都不長,短則幾年,只做了數個系列,作品賣的賣,散的散,甚或是過世了,為這次蒐羅展品增添難度。我們從不同藏家的櫥櫃、地窖和閣樓,試圖翻尋服飾,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籌備這個展覽是真正的『愛的勞動』(labour of love)。對我來說,儘管這些作品及潮流已經有40年歷史,但感覺依然現代。當疫情解封後,我注意到很多人都轉向盛裝打扮,特別是年輕人,可能是因為他們長期留在家中,到解封後便突然盛裝打扮起來,在時裝、性別形態等作嘗試,與當年潮流暗合,成為舉辦這個展覽的時機。」
展內有不少有趣的設計,但不少名字已經被主流時裝史所掩蓋。如看似是Brick Lane古著店的Markets小展區內,會看到現在依然活躍、以乳膠為素材設計師Pam Hogg的舊作。而不少名字如Kahn & Bell、Body Map等都是當年火紅但現在變得名不經傳的品牌。仿英國買手店Browns櫥窗的展區The Browns Effect,則有一眾當年此店扶植的設計師如John Galliano、English Eccentrics等作品。
整個展覽最好看的是最後的Remake, Remodel展區,有不少連Dior Men亦曾致敬、已故造型師Judy Blame的作品。Martin Green說︰「這展區基本上展示了設計師的風格。當時很多人沒有錢,用毛巾、郵袋、布料和各種拾荒得來的東西來做衫。整個展覽以Leigh Bowery為故事主軸,是因為他的移民背景和有趣軌迹。他來英國是因為看到Blitz Kids文化,很想成為其中一員,成為一名設計師。當他到倫敦時Blitz Kids文化已經開到荼蘼,但卻沒有退卻,他反之以外來者的身分,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圈,成為新潮流的始作俑者。他非常有才華,是偉大的剪裁師和時裝設計師,具深遠的影響力,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Outlaws:Fashion Renegades of 80s London
日期︰即日至2025年3月25日
地址︰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 London
83 Bermondsey Street, London SE1 3XF
網址︰https://fashiontextilemuseum.org●
瑪麗蓮夢露 私生活藏品展
在倫敦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不遠處,亦有在時裝及流行文化舉足輕重的圖騰瑪麗蓮夢露MARILYN – The Exhibition(A)私人收藏展,讓人一窺這位已故荷李活巨星銀幕背後的私生活。
作為永恒銀幕女神的瑪麗蓮夢露,一直是不少收藏家的重要目標,如已故英國收藏家David Gainsborough-Roberts,又或美國的Scott Fortner,以及舉辦是次展覽、藏品數量為全球之冠的德國收藏家Ted Stampfer。他從超過1500件藏品中精選展出約250件展品,不少購自洛杉磯拍賣行Julien's和紐約Christie's,大都是銀幕背後的私人物品,由兒時畫作(B)到故居家具(C),幕後服飾(D)到成名前的衣著照片,均帶出這個銀幕前看似金髮尤物(Dumb Blonde)的瑪麗蓮夢露,其實活得十分精明。透過展覽,能看到原名為Norma Jeane Baker的瑪麗蓮夢露,如何過着幕前幕後的雙重人性。●
MARILYN – The Exhibition
日期︰即日至2025年2月23日
地址︰Arches London Bridge
8 Bermondsey St, London SE1 2ER
網址︰https://marilynlondonbridge.co.uk
文:Dawn Hung(mr.misterdawn@gmail.com)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