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一兩年,我們面對得最多的,也許是別離。無論是說再見的,還是等待與好友再見的,都不容易。也許我們也正在這不斷轉變的環境中掙扎,並嘗試努力學習及適應。但請不要忘記,家中的小孩子,也同樣在這努力的過程中。
這一兩年,不少家長告訴我,孩子好像有點行為倒退。常發脾氣,會打斷我們說話、阻止我們跟其他人溝通,破壞大人們的聚會,變得愈來愈不懂事。很多人會把類似的問題,一併歸類為attention seeking(尋求注意力)的行為。其實,孩子這些行為更正確的解讀,從來都是尋求關係 (relationship seeking)多於尋求別人注意。
也許我們都忽略了,這兩年間,除了疫症帶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外,歲月神偷也在不知不覺間,讓孩子很早要面對離別與再見。當我們(即將)到一個新的環境,壓力總少不免伴隨而來。當孩子面對不知如何言喻的感受,出現行為反常或倒退,不正正就是向我們發出的求助信號嗎?
作出回應與即時反應
我們需要的,不是阻止孩子表達情緒,無論那刻他是多麼的不可愛。孩子需要看到的,是我們如何對他的情緒作出回應 (respond),而不是我們的即時反應(react)。前者是經過思考才作出的回覆,後者是沒有從後果出發的反射。
所以,當孩子在失控時,靜靜地待在孩子身旁,等他冷靜下來,這是一種respond,是經過深思後選擇的回應。當孩子在發脾氣時,我們以更大的聲音來壓過他,讓他閉嘴,這是reaction,是即時衝動下的反應。
哪一種方式有效,我們都知道。分別只是我們有沒有讓理智與思考,好好地支配我們的行動及反應,這畢竟是需要練習的,不論是大人或小朋友也一樣。如果讓孩子在我們身上,看到有情緒起伏時,可以選擇respond而不是react,那麼他就有機會學會以同樣方式處理。
讓孩子心安的魔法
當孩子不斷嘗試打斷我們說話時,需要讓他知道的是「我們看見 / 聽見了」、「我知道你想跟我們說話」,但卻不一定要讓他的打斷「得償所願」,我們可以繼續原本正在進行的話題或行動。孩子需要知道的,是我們重視他,但同時也需要知道的,是我們的界線。伴隨着愛而來的教導及設限,才是讓孩子心安自在的魔法。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