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昨公布3月31日至4月6日的一周收視成績,大熱英劇《混沌少年時》以1780萬觀看次數,連續4周成為英語節目收視冠軍,儘管上星期Netflix最多人看的是英語電影《生命清單》,錄得2920萬觀看次數,但《混》劇累計超過1.14億觀看次數,在Netflix史上最高收視英語節目佔殿軍,躋身三甲只是一步之遙,美媒估計再過一星期就可取代《食人魔達默》的季軍位置。
2025-04-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連日濕冷的下雨天後,感恩迎來陽光普照的星期日。我參加了速寫香港(Urban Sketchers Hong Kong)的活動,游走沙頭角、荔枝窩和梅子林。速寫香港跟國際城市速寫社群(Urban Sketchers)不僅「一畫一世界」(show the world, one drawing at a time)的理念一脈相承,連發起人的背景都很相似,核心成員大都是建築師。今次更有熟悉香港歷史建築與保育的建築師兼教授帶路,沿途講解當地歷史與文化,是一趟充實的寫生探索之旅。
【明報專訊】一年前台灣花蓮發生黎克特制7.2級地震,其時有地震學者研究發現山泥傾瀉可觸發地震災害鏈,山泥傾瀉亦是香港常見的自然災害,記者問他香港能否獨善其身,一年後再問,他態度相若,說香港發生7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非常低,「100年內最大的地震是1918年300公里外廣東省汕頭的一個7.3級地震,會在香港產生類似地動的事件可能幾千年一次」。然而伴隨緬甸上月底發生7.7級大地震,加上日前日本九州宮崎縣的6級地震,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關於日本和菲律賓海面將在7月5日發生地震和海嘯,並波及香港的「預言」愈演愈烈。究竟地震對香港有多大威脅?
【明報專訊】3月28日中午,緬甸發生7.7級大地震,死亡人數暫逾3000,很可能仍未見頂。網上熱議曼谷倒塌高樓,記者反而想起震央所在的緬甸,為何現場片段那麼少?我們越洋聯絡兩名身處仰光的緬甸人,惟網絡不穩加上語言隔閡,只能斷斷續續交談,問題覆述再覆述。這場艱難的通話,反映國際社會與緬甸斷聯,被孤立的不止是軍政府,也是緬甸民眾。
2025-04-03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昨公布3月24至30日的一周收視,大熱英國劇《混沌少年時》在英語節目榜錄得3040萬觀看次數,連續3周稱冠,亦是上周Netflix最多人收看節目。該劇自上月13日播出以來,累計9670萬觀看次數,打入Netflix史上最高收視英語節目第9位,距離91日計算時限還有逾70天,美媒估計《混》劇很可能打入五大位置。
2025-03-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老實說,一開始追看《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我是期望看到答案的。也許是誤會?也許是欺凌?也許是管教問題?但到最後所有假設都被推翻,除了一鏡到底的手法,每一集的信息都混沌得令人窒息。
2025-03-2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坐上觀光開篷巴士,既可悠閒坐足全程,也可隨時上落車玩盡多個港島南區與西區景點。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有人說藝術創作是透視靈魂及意識的一種方法。如果對照不同藝術家於同一時期創作的作品,是否等於透達一個族群在當時的集體意識?除了看教科書或研讀歷史書,看藝術作品也是我一直以來學習中東歷史、社會形態、風土民情的方式。雖然如此吸收知識的方法有點雜亂無章,甚至不太客觀,但從藝術角度似乎更能了解人們的精神面貌。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邦瀚斯拍賣行剛完成紐約亞洲藝術周「中國瓷器工藝品——包含伯納德與法蘭芯伍德伉儷珍藏鼻煙壺」、「萬世金紫:中國古代及現當代書畫」、「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藝術」和「日韓藝術」4個專場拍賣,當中兩件乾隆時期的作品值得大家細味。
2025-03-19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2月時,「世界冧酒峰會2025」(Mondial du Rhum 2025)大會邀請筆者以唯一香港傳媒代表身分,參加一連3日在巴黎布隆尼亞宮舉行的峰會。今年大會主題是「人類是冧酒的核心」,在會場試了逾百款來自法國海外省及其他品牌冧酒,其中來自加勒比海瓜德羅普的Marie-Louise和Mabi Punch、非洲佛得角的Quinta Mansa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冧酒和果酒。人在巴黎,當然也趁機試食當地美酒佳餚,跟大家分享必去打卡的人氣得獎酒吧和逾百年歷史的法國餐廳食海鮮拼盤。
2025-03-1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今晚(16日)舉行,影帝及影后分別由香港的劉青雲及印度女星沙哈娜戈斯瓦米奪得。青雲得獎後表示︰「拍完《爸爸》這套戲後,戲中仔女都叫我爸爸,很開心有這家人,我得獎也是因為戲中這家人。我有點緊張,多謝他們的演出成就了我獲獎。多謝大家支持我和香港電影﹗港產片有很多好電影,所以我不擔心,因為我也曾經歷過很多次電影寒冬。」他大讚役所廣司是很優秀的演員,他亦經常看對方的電影。對於兩人被指外表相似,他說:「他有型很多,年輕時很靚仔。我謙虛,一定這樣說,希望能與他合作。」
2025-03-17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昨晚假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劉青雲憑《爸爸》首奪亞洲電影大獎影帝,印度女演員沙哈娜戈斯瓦米憑《桑托什》首度封后。印度電影《乘著光的幻想》獲最佳電影。日本片《敵》吉田大八獲最佳導演。賽前獲9項提名的《九龍城寨之圍城》僅奪最佳美術指導及最佳剪接。《破.地獄》獲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男、女配角由台灣演員李康生及楊貴媚奪得。內地電影《熱辣滾燙》收逾34億人民幣,成為2024年最高票房亞洲電影。
2025-03-16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最佳電影︰《乘著光的幻想》(印度、法國、荷蘭、盧森堡)
印度女星沙哈娜戈斯瓦米首次入圍「亞洲電影大獎」,今晚(16日)憑《桑托什》於「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中獲頒「最佳女主角」。
2025-03-13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公布3月3至9日的一周收視,墨西哥電影《邊境奇襲》以2210萬觀看次數,蟬聯非英語電影榜首,亦是上周Netflix最多人觀看的節目,法國《暗戰二捕曲》及日本《鬼城殺》 分佔亞季,第4至10位順次為德國《魅味》、印度《真愛小誤會》、丹麥《哥本哈根愛的故事》、印度《尋妻荊途》、菲律賓《冒牌上流族》、挪威《雪中錯軌》及巴西紀錄片《天后背後:巴西巨星Anitta傳記》。動畫《皮老闆大電影》以1430萬觀看次數僅次於《邊境奇襲》,成為上周Netflix最多人觀看節目亞軍,並在英語電影榜登頂,動畫《壞蛋獎門人4》及紀錄片《狂亂背後:曼森家族謀殺案》分佔亞季。
2025-03-11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2025年全球穆斯林人口預計突破20億!「穆斯林經濟」成為各地政府爭奪商機。去年港府《施政報告》亦提出瞄準中東和東盟旅客,希望能為香港開拓新客源。穆斯林不僅帶來商機,還帶來不少清真美食。以往,香港人對清真食品的認知可能局限於九龍城的清真牛肉餅、銅鑼灣鵝頸橋街市的清真咖喱,原來本地不少餐廳已獲得清真認證,像九龍香格里拉的Café Kool,餐廳更在3月份推出以穆斯林「齋戒月」為主題的「齋月祝福盛宴」自助晚餐,雲集環球清真美食,即使你並非穆斯林,也能「味」遊穆斯林世界,感受箇中異國風情。
【明報專訊】尖沙嘴是印度美食集中地之一,最近又有新餐廳Spice Bazaar進駐。這家餐廳的聯合創辦人兼總廚Balram Yadav入行超過30年,曾是迪拜王室御廚,實力不容小覷。定居香港已有18年的他,與合伙人Imran Khaleel一直在港推廣印度美食,Imran期望透過不同的印度菜,令香港人加深認識印度飲食文化和歷史。
2025-03-0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在無綫《中年好聲音2》獲得第3名的顏米羔,本身是電影導演及攝影師,2017年曾執導電影《私人會所》,今天(9日)44歲生日的顏米羔,原本開心慶祝,但他疑捲入「拖數」風波。
2025-03-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廣告歌有唱「如果太多牛奶味/朱古力味冇掟企」,近日街頭巷尾可見蛋糕、麵包和刨冰等,都流行用杜拜朱古力——開心果醬與中東甜品Knafeh夾心的牛奶朱古力作餡料,「究竟(裏面)是朱古力多過開心果醬,還是開心果醬多過朱古力?」朱古力品鑑師陳詩婷不禁狐疑。「任何口味我們(精品朱古力業界)都不會抗拒或反對。」她說,口味創新並非壞事,問題在於其用料是否影響健康。正如朱古力有真假,該如何分辨?
【明報專訊】《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在內地票房大賣,電影近日在香港上映,引起熱烈討論。哪吒的確切形象並沒具體明文記載,但其梳丱髮髻的孩童模樣早已深入民心。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楊斌深究哪吒的起源,發現除了古印度佛教,還可從古埃及文明看出哪吒由蓮花化身、復活重生和驅魔治病等特徵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