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筆者在10多年的家庭社工生涯中,接觸過不少基層家庭;他們有些為生計而奔波勞碌,有些則為管教子女而費盡心機。我見證了不同人為「家庭幸福」而努力。至於「家庭幸福」何以體現?以下的個案分享,希望能與你分享家庭幸福之道。
2025-02-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我記得每次回家,總能看到爺爺嫲嫲忙碌的身影。或許你會想,他們應該享受暮年的清閒生活,享享兒孫福,但因家庭需要,他們仍需肩負照顧孫輩的責任。這些無私的付出,並非理所當然,理應得到我們的感謝和肯定,可是在華人社會中,情感表達偏向內斂,家人之間不常言謝。我們該如何向祖父母表達感恩?
2025-01-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家和萬事興」這傳統格言,蘊藏着大智慧。家庭團結、家人和睦,關鍵要素正是家庭內的凝聚力,當中涉及家人的時間、氣氛、責任、照顧和關心等元素。「愛之語」源於Gary Chapman所著的《愛的五種語言》一書,提倡有5種表達愛及體驗愛的方式。筆者分享可應用於日常家庭生活中的不同「愛之語」,讓愛語成為家庭團結的紐帶。
2024-12-31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現代社會,家庭仍然是我們重要的情感依託,惟隨着生活壓力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容易受到挑戰。香港家庭福利會研究發現,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元素,包括家庭相處時間、氣氛、責任、關懷及支援,對於家庭聯繫及團結十分重要。然而,隨着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許多家長專注子女成長的同時,卻常常忽略了夫妻之間的情感聯繫,這不僅影響了自身的幸福感,更會對子女的安全感產生負面影響。
2024-11-26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回想在暑假結束後,孩子要在多姿多彩的假期過後回到校園,面對新老師、新同學及新知識,有些孩子會興奮雀躍,同時亦有不少孩子會焦慮不安。
2024-10-29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香港學生的學業壓力大,在不同的因素影響下,難免面臨大大小小的心理挑戰。根據香港家庭福利會最近的「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學生認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不理想。本會希望透過是次研究引起家長、教師及學生的關注。
2024-09-2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作為一名長者服務社工,筆者在工作中面對很多長者及其照顧者。現今協助長者的服務資源十分緊張,部分問題仍然未有足夠資源解決。社福機構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去協助他們,並真正滿足其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兒女也作為家長的中生代,可以如何去協助同時教育子女,一同照顧上一代呢?
2024-08-27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初小的朗仔(化名)平常容易發怒,甚至會尖叫、掉書本發泄情緒。他在接受遊戲治療時,最喜歡玩射球,因為他可以不斷入球,為自己創造很多勝利場面,更會在遊戲中加添小懲罰,從而建立一些能力感。
2024-07-30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那年7歲》(7 years,Lukas Graham主唱)
2024-07-02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情緒健康」是近年的熱門話題。我們對情緒健康的印象,可能來自一些相關報道,當中很多都涉及長期累積壓力而導致不幸結果。因此,如何紓緩壓力以避免累積,成為我們一直重視的議題。
2024-05-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作為「寄養服務」的社工,在工作上,其中一個滿足感就是孩子雀躍地與我打招呼,滔滔不絕地訴說近况。除了讚歎孩子的青春活力外,內心更感到欣慰,因為知道他們現時能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成長,他們有「臨時父母」(寄養家長)的悉心照顧,實在來之不易。
2024-04-30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日常工作中,常會聽見家長之間的話題是安排假日家庭節目,除了看電影、郊遊或去主題樂園外,近年另一個熱門選擇便是逛周末市集,而以「家庭」作為主題的市集,你有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