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上月與世長辭,寫詩以外,他的另一個身分是繪本作家。在他筆下的繪本,不一定圖像最美,但內容一定是如詩般意味深長。上大學時,國際關係課的教授曾這樣說:「要測試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各式各樣的-ism(XX主義),例如:現實主義(realism)、自由主義(liberalism)等,最直接的方法是,試一下自己能否在5句說話內,把核心內容演繹一次,那你就知道了。」背後的意思,就是當你能把一個問題或概念清楚明白地解釋給孩子聽,那就代表我們對該課題有深入淺出的了解。
2024-11-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於2024年11月13日晚上10時5分,在他家附近的東京杉並區荻窪病院,平靜地走完了他92年11個月的人生旅程。
【明報專訊】《破‧地獄》仍然是熱話。有人看完感念寡言的亡父,有人議論故事情節對宗教描寫失實,電影亦挑起了記者姚超雯的好奇心,於是相約研究道教科儀30年、因緣際遇下轉信道教的黎志添教授做訪問,讓看戲後對有關殯葬儀式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增補認識。
【明報專訊】11月14日,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一篇研究,指出一般人無法區分著名詩人的作品和人工智能(AI)生成的詩歌,而且更偏愛AI生成的詩歌,甚至認為AI詩「比人類更像人類」。AI生成畫作、AI寫散文早已不出奇,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及意境較抽象,難以具體表達,向來被認為最難模仿,難道連詩人也要被AI搶飯碗?這個研究很搶眼球,自然廣為傳媒報道,引起議論。《華盛頓郵報》甚至在標題宣布:「ChatGPT是詩人」。
2024-06-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最近,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舉辦了一場名為「20億光年外的定點觀測」展覽,匯集5名日本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包括Ai☆Madonna(加藤愛)、山本和真、山田美優、西凌平和岡安秀士。展覽靈感來自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詩作《20億光年的孤獨》,在這首詩中,人類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顯得渺小而孤獨,但透過藝術家的觀測,這種孤獨得以轉化為一種探索與表達的力量。每個藝術家透過獨特的視角和媒介,捕捉並表現人類社會的現狀,以及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係。例如加藤愛的作品試圖以美少女形象表達女性在當代社會中的訴求;岡安秀士喜歡觀察與記錄當下的行為,並在作品中表現時間的再生與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