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春秋時期,正值童年的孫叔敖遇上一條兩頭蛇,他聽說見過這種蛇的人必死無疑,於是把牠殺掉並掩埋,以免別人遭遇不幸。但他同時又擔心自身命不久矣,回家對母親哭泣不休。母親安慰說:「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必會報答。」孫叔敖果然沒有夭折,成年後更官拜楚相。東漢王充《論衡》收錄該故事,頗有崇尚仁德、破除迷信之意。但兩頭蛇予人的不祥感,歷時久遠。唐代段公路《北户錄》仍謂兩頭蛇「俗占見之不祥」。元曲更時常用以比喻心狠手辣、十分陰險的人,如:「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蠍。」無獨有偶,梁山好漢解珍、解寶兄弟的綽號恰好分別為兩頭蛇、雙尾蠍,可見都是武功高強的狠人。
2024-08-0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每次言及師從陳教授,總是不忘補充具體的研究方向。畢竟老師著作豐碩,古典文學的研究成果遍及不同時代。隨便一數,除了其學位論文專攻的《楚辭》學外,又有先秦神話、《詩經》、明代文人話本等等。在大學三年制時代,他還會以漢魏六朝詩為必修科目「文學史專題」的主題。猶幸自己成績尚可,無礙日後拜師。近日,陳教授出版新著《從王土到共和:「清末一代」古典詩人淺談》,連同去年的《感世與自適:北洋元首的文學場域》、《漢藏之間:倉央嘉措舊體譯述研究》,可見他的目光進一步後移,突破傳統文學史的界線,直入近世。一般對民初文學的印象,往往是新文學如日中天,舊體文學則步入冷落的長夜。到底這時代的古典詩學有何價值?蒙編輯邀稿,遂相約陳教授一聚,好好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