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因緣際會,在一次建築學系老師的聚會上,我意外遇見了傳奇的荷蘭藝術家弗里森多普(Madelon Vriesendorp)。當我怔怔地坐在餐桌前,竟不曾察覺當時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就坐在我的正對面。直到老師提點她的身分,整個場面頓時嘩然!我們這年輕一代,大多只熟悉她的作品,卻未曾想像這位以作品說話的重量級前輩,竟會現身於小社區會堂的一個活動室裏。弗里森多普坐在餐桌旁,與一群熱情的年輕人侃侃而談,態度親切,讓人完全感受不到名家的距離感。我們胡說要到她家湊個熱鬧。此話一出,她竟然爽快地答應,二話不說便拿起拐杖起行。這樣的慷慨與隨性如何不教人倍感驚喜?
【明報專訊】有人說藝術創作是透視靈魂及意識的一種方法。如果對照不同藝術家於同一時期創作的作品,是否等於透達一個族群在當時的集體意識?除了看教科書或研讀歷史書,看藝術作品也是我一直以來學習中東歷史、社會形態、風土民情的方式。雖然如此吸收知識的方法有點雜亂無章,甚至不太客觀,但從藝術角度似乎更能了解人們的精神面貌。
2025-02-01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韓國SBS電視台劇集《我的完美秘書》,把男上司與女秘書之間的愛情故事來個性別逆轉,顛覆《金秘書為何這樣》、《神級秘書》及《觸及真心》等傳統戲碼,難怪《我》劇1月3日首播即叫好叫座,短短3集收視已突破雙位數,截稿前最高收視更升至11.4%。如此政治正確、為女性爭取平權的韓劇,似乎令觀眾很受落。
2025-01-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有香港藝人在社交平台貼出自己7年前的舊照,寫道「就問你們敢不敢把七年前的放上來」。演員廖子妤留言貼出電影《曾經擁有》的海報和劇照,並寫下:「2017年有套港產片拍完消失左(咗)。8年後 2025將會重見天日。」廖子妤,出演《曾經擁有》女主角時,還未是「梅愛芳」、「鍾念華」;姜皓文,出演《曾經擁有》男主角時,還未是「佟大雄」、「游秉高」。靜盼了8年,由《電影痴漢》變成《曾經擁有》,導演徐梓耀接受訪問時說這部電影就像他的「初戀」。
2024-12-23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韓星鄭知蘇、鄭振永和金海淑主演的韓劇《重返20歲》,講述七旬老嫲嫲吳末順(金海淑飾)一夜之間變成20歲的吳杜莉(鄭知蘇飾)後,以實現歌手夢為目標,再次享受青春耀眼全盛期的故事。首周最高收視3.9%,成績不俗,鄭知蘇和金海淑共演一角,神同步演技也讓網民激讚,香港觀眾可到「黃Viu」收看。
2024-11-09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香港素有「石屎森林」之稱,以形容石屎建築林立的環境。俗稱石屎的混凝土,是由碎石、水泥、水與一些化學物混合而成的建築材料,近年受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美學影響,水泥建築成為高級感的代名詞。
2024-08-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建築往往代表着一個地方的文化,見證着一幕幕歷史時刻。而公共建築除了強調功能之外,更應該為市民提供「看見與被看見(to see and be seen)」的生活空間。大眾使用公共建築所創造的回憶,卻不停被城市發展的巨輪撼動。歷史建築可能不予保留,但建築師在重置服務市民多時的公共建築,令回憶得以保留、功能得以延續,便要花上不少心思。去年建成、由建築署負責設計的九龍灣香港郵政大樓便是其中一例。
2024-08-1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常聽說「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何為因?何為果?佛教的因果觀離不開「緣」,世間一切事物因緣生,因緣滅,譬如說一顆種子,因陽光、水和泥土的滋養而生長,長出枝芽,結成果子。facebook專頁「朱翁同行 」創辦人鄺志康與歷史文化研究者、藝人朱維德(朱翁)伉儷相識也是一場因緣際會……
2024-05-29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冼靖峰參加無綫歌唱選秀節目《聲夢傳奇》入行,至今出道兩年,曾因失言遭公司放逐到內地拍劇過冷河。他覺得做錯要坦誠面對,汲取教訓,繼續向前行。最近他放下偶像包袱,初嘗拍劇《神耆小子》,因而愛上演戲,未來決意歌視雙線發展,向紅館開騷目標進發。出身名校的冼靖峰眼見很多舊同學已當科學家、醫生、律師等專才,月入過10萬,自己收入僅夠餬口,他不羡慕、不比較,保持平常心,順天而行,視藝人為終身職業。
2024-05-28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入行兩年的冼靖峰(Archie),曾因失言傳被公司放逐返內地拍劇過冷河,他覺得自己做錯就要坦誠面對,汲取教訓後,便繼續向前行。Archie因拍無綫劇《神耆小子》而愛上演戲,但也不忘初衷,決意雙線發展,並向紅館開騷目標進發。
2024-05-11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在內地和香港均大收旺場,拳拳到肉之外,觀眾還被那一絲不苟的「神還原」寨城場景吸引。看過電影後,大家或許想走入寨城打卡,惟電影中斥資3億元,分別在屏山公立達德學校及西貢成豐片場搭建的場景已經拆卸。想尋找寨城風光,遠的可到東京「澀谷近未來會館」,同樣以寨城作藍本;近的則不妨到大灣區內公認最似九龍寨城的地方——深圳文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