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話劇團選擇在壽臣劇院上演《纏眠》(Sleep),是明智之舉。親密的劇場空間很對應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挪威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那簡約、內斂、需要觀眾高度投入的劇本風格。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執筆之際,烏克蘭或有停戰的機會,或者長達3年的戰爭及糾紛終於有機會解決?如果成真,這將會是個意外的好驚喜,事態發展算是曲折離奇。
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團隊合拍的紀錄片《家不成家——我生於巴勒斯坦》(No Other Land)去年在柏林影展奪得紀錄片獎,今年又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電影記錄了巴人社區Masafer Yatta在以色列軍方清拆及殖民者襲擊下,仍然堅持留守家園的經過,雖然記錄巴人苦難,但也向世界展示了以巴未來的另一種可能。
2025-02-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早前收到公司公告,因為保安理由,提醒大家不要在公司電腦或電話上安裝DeepSeek或TikTok等中國程式。有些人最愛說不要時時講政治,但事實是政治就是生活。
2025-01-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挪威聖誕新年期間(挪威語稱為Romjul)總是特別靜,因為普遍節目是與家人團聚,躲在室內整日吃喝玩樂,當中不乏慵懶地在客廳內看盡所有新舊電視節目。入鄉隨俗,新年流流我就留在家中看電視,尤其是奧斯陸年初即受到大雪洗禮,加上流感高峰,最好還是留在家中看電視。
2024-12-2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下年是挪威大選,所以現在年尾已有很多大選的新聞報道。看暫時的形勢,右翼保守黨及進步黨(FrP)應會贏得最多票,令不少文化人擔心政府會再收窄對文化藝術的資助。擔心是理所當然,因為挪威本土經濟受外圍因素影響持續疲弱,挪威克朗持續在低位。本地大公司去年已開始陸續裁員,尤其建築界,新建築工程愈來愈少,裁員情况更為嚴重。
2024-11-1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兩年前逝世,除了傷心,亦留下了一個大問題:究竟英國何時不再行君主制(monarchy),取消王室?雖然民調顯示支持王室的仍然是國家的大多數,不過這數字近年便跌入新低,愈年輕的人對君主制的支持愈低,可見時代在轉變,年輕人對王室的態度不如以前。所以不少人估計英國王室很大可能在他日威廉王子為王的任期過後便會正式「玩完」,繼任人不會再有大眾的支持。
2024-10-1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最近嘗試重投社交網絡,不時在Threads流連。看到的內容不是音樂就是剛移民到英國不久的香港人的碎碎念,窺看他們的英國新生活,蠻有趣,亦讓我想起自己最初移居歐洲的狀况。不過,他們提到的最多是食物,甚少提及文化或電視劇。也難怪,英國電視黃金期已過,BBC及Channel 4都受到外圍經濟影響,愈來愈保守,不敢開發新節目。尤其後者,千禧年代前Channel 4是電視上的創新分子,不時有既破格又受歡迎的大作。這數年就只能靠食老本,靠用巨額買下的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來搶觀眾及廣告商。
2024-09-2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這個夏天與香港的家人到柏林的前集中營參觀,小朋友還不過是初中生,還未讀到二戰,要一路行一路講解這段歷史。小朋友認識到這段歷史的可怕後問:「現在還有納粹黨嗎?」面對還未多留意政治及關懷社會的小朋友實在難以一言兩語解釋,只能粗略說:「有呀,叫做新納粹,德國東部近年就有呢個問題。」
2024-08-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大館第六屆「BOOKED:香港藝術書展」下周五(30日)開鑼,世界各地藝術出版商、書店、機構和藝術家紛紛參展,其中香港小誌(zine)推廣團體ZINE COOP帶來罕見蹤影——展出16幅從東京運來的巴勒斯坦海報。以巴衝突自20世紀中連綿至今,不乏海報創作聲援巴勒斯坦人,累積下來,悄然瞥見一門海報藝術。
2024-08-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這個夏天電視都是被奧運佔據,外國右翼、保守媒體炮轟開幕儀式是woke agenda,夾硬加入大愛、LGBTQ+議題。某香港電視頻道的奧運主持在現場旁述時直接出招,在英國跳水選手Tom Daley進場時,提及他的性取向,說:「咁但係呢,大家已經係完全包容咗佢㗎喇。」這樣的言論自然受到爭議,社交網絡嘩聲四起,引來大量評論。
2024-07-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這陣子政治氣氛濃厚,每看新聞媒體,都可以感到時代的壓迫。美國大選鬧劇、法國大選極右的威脅、加沙戰火不斷、烏克蘭兒童病院被轟炸等等等等。荒誕的現實,與正在追看的《黑袍糾察隊》(The Boys)的世界相差不太遠。The Boys第四季水平下降,但至少無損其娛樂性,仍然是在亂世中的頂級娛樂。
2024-06-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周到倫敦,因為要見剛成父母的朋友,選擇到他們家附近的Kew Gardens見面。對花園大自然興趣較小,所以雖然來過倫敦數十次,但這次才第一次參訪。倫敦西南部一向以有錢、「好住」聞名,但沒想過原來在Richmond的這個又稱皇家植物園的地區是真的意外地寫意,有如踏入英國遠郊,見不到其他倫敦地區的煩囂及貧困。
2024-05-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最近在工作場合碰上不相熟的舊同事。她突然之間撲出來向我問候。「最近好嗎?」我一問,她即時說自己最近好多了,說「我會在今個周末在E報公開我的故事!」什麼故事?星期日收到同事的短訊後,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她的#MeToo故事。
2024-05-0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世界這樣大,假期這麼少,與其經常去同一地方食玩買,不如把握機會欣賞地球尚有而又快將消失的事物,包括溶化的冰地、沉沒的小島、瀕臨絕種的動物、逐漸沒落的文化……
2024-05-03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練美娟(娟姐)和梁彥宗(Chris)主持的ViuTV新節目《在絕版前放浪一次》下星期一(6日)首播,兩人將探索正在溶化的冰地、沉沒中的小島、瀕臨絕種的動物和逐漸沒落的文化。娟姐和Chris第一站抵達北歐國家挪威,為出發北極圈作準備。他們在首都奧斯陸待了兩天後,馬上坐6個小時車到國家公園尋找野生麝牛群的蹤跡。
2024-04-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滿島光在台灣音樂節「大港開唱」中演唱王菲的《夢中人》,片段在社交網絡廣傳,有人大叫正,大讚滿島光氣質好,同時有人着眼在她的演繹,笑她走音難聽這樣那樣,其中最惡毒的當然是拉埋最近在演唱會中演唱《夢中人》的陳蕾落水,不乏像「好聽過陳蕾」的留言。
2024-04-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普及,極端氣候加劇,部分地區戰火連綿,每日每夜不同新聞內容誕生,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真相更是彌足珍貴。法國新聞社(法新社,AFP)標準與道德編輯(Standards and Ethics Editor)Eric Wishart為法新社制訂編採規章和倫理守則,釐定新聞報道界線和職業操守,他說新聞從業員面對的挑戰一直在進化(evolving)。在這變幻無常的時局,新聞業界該如何守住報道的道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