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一次在翠絲家的陽台往外看到夕陽照着一條河,還有一座白色美麗的橋是哪裏呢?」我心在納悶着。「那邊是板橋西,它叫大漢溪,一直流到淡水,往一望無際的東海裏去。白色的是新月橋,晚上的景色會更漂亮,因為有燈飾。」賢說。
2025-01-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期本欄說到在香港讀「齋校」的中學回憶,刊出後就發生了台灣著名傳統男校建國中學(建中)校友會晚宴的厭女菜單事件。每道菜式被年近五旬、自以為幽默的大叔取了意淫女性的菜名,像「香鮑佐蘿莉」、「花臂鹹豬手」、「韓國妹子軟綿綿」等。風波鬧大了,社會輿論還在熱烈批評之際,一群建中學生故意在網上發照片「支持」捲入冷處理性侵醜聞的連鎖快餐店,寫道:「考完段考就要來點麥當勞,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好些舊生仍在辯稱菜單是男生間私下的玩笑,隔了30多屆的年輕學弟們一下子就躍至被女權「逼害」的對立面,肆意宣泄仇女情緒。
2024-09-25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台灣的民宿風格十足,在偏遠的屏東恆春半島海岸,正有棟遺世獨立的混凝土建築「 灣臥」,其自由曲面的牆體、奔放的造型,在2022年被ArchDaily選為世界百大建築,逐漸被外界關注。如此原野加海隅的「雙拼秘境」,吸引不少「建築控」默默下榻朝聖,感受建築師安排的驚喜,也為屏東注入型格新力量。
2024-09-2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甘詠雯讀建築出身,是我教書時的舊同事,共事只一年多,但對她的爽直印象很深。一段日子沒通訊,近日重新聯繫,她現在是維也納大學東亞研究漢學系助理教授,專研東亞後殖民建築空間,例如台灣人如何改造日本留下的神社,她曾給我看一張照片,屏東一個阿婆把神社一個石燈籠拿回家起灶頭,灶頭邊因此刻着「奉獻」二字。更有意思的是,她現在應是歐陸唯一每學期在大學開辦香港研究課程的香港人。
2024-09-1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女團COLLAR成員許軼(Day)與王家晴(Candy)繼ViuTV節目《韓國留學Day Day晴》後,再合作主持旅遊節目《自訂台灣軼晴》,兩個「妹豬」穿背心短裙大曬青春邊走邊計劃旅程,遊覽台北、台南和屏東吃喝玩樂,Day與Candy盡現為食一面,在鏡頭前大啖美食,不少粉絲cap圖放上網,大讚好可愛。
2024-09-0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記不記得/你將證件與機票連着一份渴望/放入這背囊」,「願你去到新天地/在那邊休息/閒來看齣戲」,近年廣東歌恍如多了一個新類型,歌曲喚聽者共鳴,畢竟總有一兩個移居的朋友。歌詞既有祝福又有不捨,有的移居者落地生根,有的回流香港,無論流或留,人們開始習慣理解「離散」。文化研究計劃「離散探索者」收集香港今昔的離散故事,參考移居海外的香港人經歷,推出桌上遊戲《移民協進會》。從他和她的出走故事,讓留下來的人,學習款待在地的離散社群。
2024-06-29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除了有墾丁熱情的大海之外,還可以在與海相連的「看海美術館」,欣賞日本藝術家期間限定的超萌貓狗雕塑,更可以在最新的生態園區,體驗全台唯一與水豚親親抱抱、一同暢泳的機會,感受可愛動物們帶來的無比療癒。
【明報專訊】除了貓狗之外,台灣動物界近年爆紅的莫過於樣子呆萌、身材圓滾的水豚。水豚在台灣人氣高漲,網絡影片中經常可見牠們可愛的身影。這股熱潮不僅令坊間大量湧現水豚相關商品,也令台灣各地觀光農場引進動物界大明星吸引遊人。去年在屏東恆春鎮附近開業的「鹿ㄦ島水豚生態園區」,便是其中一個以水豚為主題的觀光景區。
2024-05-22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賴清德在5月20日就職,不少國家都會派代表到台灣出席總統就職典禮,這也是台灣最重要的外交場合,那麼,他們又會拿什麼好菜式來宴請貴賓呢?執筆之際未知菜單,但這裏我們可以作個歷史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