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回(刊於2024年12月6日link.mingpao.com/83518.htm)港大藝術系名譽教授祈大衛講到,1980及90年代香港藝術資源匱乏,恰好成為孕育商業和體制以外在地創作的土壤;今期「講好香港藝術史系列」受訪者、藝術新聞編輯徐曉瑜(Enid)自千禧年代入行,見證藝術市場從「無」到「有」,以及近年藝術圈對創作自由的擔憂。在她看來,當下香港藝術還未「死」,亦非「由治及興」的黃金時期;兩種極端看法之間,她正拭目以待,未知且無法被定義的本地藝術將如何發展。
2024-12-2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2024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本地盛事?是跨年時的維港煙花;陣容精彩卻銷情欠佳的Clockenflap;還是近日牽動全城目光的可愛熊貓?文體旅局於上年4月成立「文藝盛事基金」(盛事基金),希望吸引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在香港舉行,「吸引世界各地旅客參與,讓他們感受香港獨有的魅力」。
2024-08-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作為一位歌劇迷,一直都想去歌劇誕生之地意大利朝聖。今個夏季,終於有機會遠行,最後選擇往米蘭和維羅納來一趟歌劇之旅。
2024-08-0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相隔100年,奧運聖火重返巴黎,上周開幕式在巴黎市多處舉行。各地代表隊登上行駛在塞納河的船,向全世界觀看直播的觀眾搖旗揮手;另邊廂直播穿插擺滿文化符號的表演——而非純感觀的娛樂表演,但符號需要解讀、詮釋,有時引伸至創作者始料不及的結果——其中一幕有變裝皇后(drag queen)出演,因被指戲仿基督宗教畫作《最後的晚餐》,惹來褻瀆宗教之嫌,奧運官方YouTube則不見發布開幕式片段。褻瀆與否涉及主觀感受,難以一概而論,但退後一步問:為什麼這幕表演會觸動神經?
2024-07-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6月朋友到訪,邀我一起去松菸文創園區,參觀「達文西體驗展——超越500年的輝煌」,可惜行程緊密,到達時距離閉館時間只餘半小時,職員說觀展時長約需一至一個半小時,展期由6月14日至9月29日,勸我們找天有充裕時間再來,結果最後我獨個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