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喜歡動漫的朋友,來到台中火車站可千萬別錯過旁邊的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這裏不僅充滿懷舊鐵道風情,還經常舉辦超人氣動漫角色的快閃店或主題展,讓粉絲忍不住尖叫!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據香港濕地公園資料,香港是候鳥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地,每年有超過550種雀鳥駐足,相當於全國約三分之一鳥種數目,可說是觀鳥寶地。鳥種雖多,但觀鳥總要「望天打卦」,看到的雀鳥種類亦需視乎天氣和彩數;而為免打擾雀鳥,觀鳥時也得保持距離,未必能看得仔細。水墨畫家陳紫君最新策劃的展覽「AR在那鳥」便透過藝術與科技,讓參觀者以新穎有趣方式「接觸」候鳥,縮短人鳥之間的距離。
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泥土是什麼顏色?是灰灰黑黑,或是泥黃色?土壤藝術家蕭大偉展示多樽收集的泥土,它們經處理後表露真身,呈現各有特色的啡、紅、橙色,甚至是罕見的粉紅色。他邀請記者往手背塗抹,卡其色打滾後碎成一層薄膜,觸感像是敷上黑泥面膜。這位土壤知識豐富的藝術家說:「(泥土)就像是化妝品,而且有天然的抗生素,對你的皮膚非常好。」他以泥土作畫,作品曾在英國廣泛展出;其初心是以畫作土壤教育,體會土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025-02-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畫展「爸不得畫西營盤」展出多幅以西營盤大街小巷為題材的作品,創作者是全職爸爸黃彥雋(Billy)。曾經全世界只有湊女一件事,Billy藉畫畫打發孤獨時光。對比上班族,他作為全職照顧者反而有更多機會在社區游走,而他的視角又與遊客大有不同。畫作雖不見親子時刻,但處處暗藏他與女兒的相處時光。
2025-02-21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妳告訴我那座城的事。」在新書《城與不確定的牆》中,村上春樹筆下的少女說起那座城,高牆、獨角獸、割掉影子的人與神秘的圖書館……閱讀時,腦內一度浮上與男主角一樣的念頭,「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裏見真正的妳」。
2025-02-1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1874年4月15日晚上8時,一場改變藝術史的展覽揭幕。莫內、塞尚、雷諾阿等在官方沙龍展落選的年輕畫家,自組首屆「印象派畫展」。展場不大,酒紅色牆身上疏落有致地懸掛起《印象.日出》、《巴黎女人》、《現代奧林匹亞》等名作。然而當晚觀展人流不多,甚至遭評論家揶揄批評,不過一眾畫家卻顯得不太在乎,莫內還氣定神閒地提着煙斗,笑說準備好跟評論家唇槍舌劍一番。
2025-02-1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鄧麗欣(Stephy)最近以「花」為主題創作兩幅個人作品,今天(12日)她現身藝術展覽,親自講解創作由來。Stephy介紹其中一幅是她心血來潮突然靈感到,便衝入畫展隨心地畫,僅花1小時便完成,她說:「原本沒有打算拿來展覽,只想記錄當刻心情,擔心畫功不夠完美,不過都是藝術表達一種。」
2025-02-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紅磚白牆的藝穗會,建築立面寫着「Art + People = Fringe Club」。如今佇立於中環雲咸街與雪廠街交界的會址,有五湖四海遊客慕名打卡;而在40年前會址首次向公眾開放時,現場「People」是一群香港非主流藝術先行者,包括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Benny Chia)。不久前出版回憶錄Life on the Fringe:The Almost Naked Memoir的Benny告訴記者,藝術發展沒有方程式,本港藝術最精彩的時期,有如「無人打理的後花園」,資源匱乏,卻在夾縫茁長,生機盎然。
2025-01-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150年前,一群落選的藝術家自成一派,擺脫學院派規則,自組「印象派畫展」,彰顯主流以外的價值,漸漸由當時帶有貶義的「印象派」,發展成影響藝術史的流派。其中兩位落選者塞尚(Paul Cézanne)和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後來在印象派中又走出了兩種藝術道路。塞尚將目光投向幾何結構、多點透視;雷諾阿注重和諧、氛圍。
【明報專訊】1、2月是香港收藏拍賣界別的淡季,買家多會趁這段時間到其他城市尋寶,其中一個近年冒起的熱點,便是自2023年開始每年1月舉辦的新加坡藝博會(ART SG)。近年新加坡積極發展藝術產業,利用當地多元文化本錢發展藝術經濟,吸引不少外國藝術家和藏家注意。辦展覽和拍賣活動是該地爭取成為東南亞藝術重鎮、世界級藝術城市的重要方法。將於明天(18日)舉行的蘇富比新加坡現當代藝術拍賣會,是首次與ART SG同期舉行,以精彩的東南亞藝術拍品,慶祝2025年開始。
2025-01-15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丁子朗熱愛藝術創作,於酒店舉行小型畫展,並與酒店合作,將其中一幅作品製成賀年禮盒封面,昨日舉行酒會介紹,好友余宗遙、宋宛穎、湯君慈及徐㴓喬出席支持。
2025-01-14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丁子朗向來熱愛藝術創作,將自己畫作擺放酒店內舉行小型展覽,首次與酒店合作,將其中一幅作品,製成賀年包裝禮盒封面,今天(14日)舉行酒會介紹,好友余宗遙、宋宛穎、湯君慈及徐㴓喬撐場支持。
2024-12-1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國際名模教母徐濤(Murine)創辦的專業模特兒學校,再度見證名師出高徒的傳奇,繼其得意門生、去年於超級模特兒大賽獲全場總冠軍的Faye(潘祉晴)後,年僅11歲﹑身高160cm的美籍學生周怡含(Iris),日前(15日)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國際超級模特兒大賽》,連捧5個大獎,就連徐濤都大呼:「佢真係好叻女,我都無預計得到。」
2024-12-1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超現實主義經過百年發展,已成為重要的藝術流派,香港藝術家LOKKI的作品也受超現實主義影響,同時結合印象主藝風格。自2023年在香港首次舉辦個展The Broken Pieces 2.8/5後,LOKKI分別於香港、韓國、英國等地參加群展,以大膽線條、強烈色彩和厚重質感筆觸,描繪內在意象的風格。藝術家現正在中環東畫廊(Tung Gallery)舉行第二次個展Some Poetic Moments,透過畫作建構他成長中的重要回憶,探索記憶如何塑造我們的個性,並邀請觀眾與各種個人創傷和迷戀達成和解,擁抱每段深刻記憶。
2024-12-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感恩節前一天,我來到紐約切爾西畫廊區,準備去看Cecily Brown的畫展。但是畫廊因節日提前關門,只能作罷。正當我在冷風中有些失望時,隔壁Gagosian畫廊燈光明亮,遠遠望去,展出的抽象畫風格跟Cecily Brown竟也有些相似。既然都來了,我就推門進去看看。
2024-11-2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早前,本報記者北上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文博會),觀他山之石,思考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前路(見D2)。帶回報道的同時,記者也帶回一隻「秘色蓮花杯」(上圖右下)——被列為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的五代秘色瓷蓮花碗加上手柄,搖身一變成為博物館大受歡迎的文化創意(文創)產品。付出188元人民幣,便可將珍貴藏品帶返屋企。
2024-11-1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徐月霞穿著米色針織套裝,戴着白色毛線帽,清瘦,但眼神明亮,射出生命力。今年她56歲,來美國探望女兒,在紐約開了人生的第一個畫展。她的女兒Viola Zhou是我的朋友,在紐約做記者。此次展覽就設在Viola位於阿斯托里亞(Astoria)區的公寓裏,展出了從國內帶來的幾十件作品,溫馨親密。
2024-10-31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王祖藍與李亞男昨日夫妻檔掙外快,任汽車品牌活動剪綵嘉賓。王祖藍爆太太有潔癖,加上駕駛時各有己見,因此必定要「分車」,否則拗撬收場,「日常各用自己車,一家人外出才由我駕家庭車。當初太太學車時,我個性比較急,在旁指示,她會很忟憎,所以不能『同車』。老婆認路較差,試過20分鐘車程,兜足個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2024-10-30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王祖藍與李亞男今天(30日)夫妻檔掙外快,出席汽車品牌活動擔任剪綵嘉賓。王祖藍爆太太有潔癖,加上駕駛時各持己見,必定要「分車」,否則拗撬收場。
2024-10-25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連詩雅、丁子朗及黃庭鋒昨日為時裝活動擔任模特兒,連詩雅產後3個月重投幕前工作,表示已多年沒行騷,心情緊張,加上穿5吋斗零踭皮靴,有點擔心會失平衡,她說:「我的體重已回落很多,但未返回產前最佳狀態,因仍餵哺母乳,很多人說餵母乳最少6個月,對孩子身體好,我會盡力。」她稱女兒3個月大,幸好自己的母乳豐富,但能否持續要視乎工作量,「如工作繁忙,未必能抽空泵奶。雖然現今社會接受婦女產後重回職場,但我怕拖慢所有人的進度」。是否事業心重急於工作?她解釋道:「有工作就盡量做,生小孩後發現開支大,我跟老公(陳家樂)有共識,一齊努力掙錢。」她笑言當媽媽後體驗母愛偉大,「很難一覺睡到天光,現在要學調整睡眠時間,分開幾段時間睡,已開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