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疫下在民間發揮作用 基層醫療織網為醫院減壓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03日

【明報專訊】以往說「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 care),可能很悶蛋,當中的「基層」也可能被誤解為形容社會階層,但現在舉個例就很易明白了。當醫院情况瀕臨崩潰,如果輕症甚至未感染者可以好好自理,醫療體系不會被拖垮,市民亦不用落入恐慌徬徨的境地。「醫護行者」社區藥房高級藥劑師王潔婷說:「如果一個人對健康有控制感,知道可為自己的健康做決定,就不必被動地每次等醫生發落。」基層醫療是指未到診所、醫院的第一層,讓每個人可接觸到社區資源,預防疾病,管理健康。疫情中原來各機構已密密織起網絡,證明基層醫療「做到嘢」,也是整個醫療體系現在與未來必須扣好的一環。

社區藥房 街坊諮詢意見 銜接見醫生

上集「未來城市」討論醫管局醫院聯網及公私營醫院合作發展,曾任多個聯網總監的陸志聰提到聯網設立的目的之一,是加強醫院與社區連結;而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則清楚指出基層醫療是抗疫兩大關鍵之一,他以新加坡為例,「當地利用不同方法組織基層治療,今次Covid來到,就更利用到基層醫療把關,基層醫生可幫手照顧輕微症狀的病人,不用逼去公立醫院」,並言「基層醫療做得不好,起幾多個抗疫中心(應付疫情)都不會做得好」。

第五波疫情殺到時人人自危,各類資訊滿天飛,我們亦曾討論「Infodemic」的問題,真真假假信息令人看得頭暈,說到可靠又明瞭的來源,相信不少人都曾轉發過「醫護行者」的資訊圖、流程圖,這個非牟利團體一直推動本地基層醫療發展,本身是公營醫院醫生的創辦人范寧說:「今次中招的人發燒、喉嚨痛、頭痛,都是常見的感染病毒病徵,但不同階層都甩晒轆,好徬徨,如突然發覺屋企沒有藥,同時又很多人家中有藥不知,我們也出了很多資訊、指引。這反映很多社區政策不是用一種參與式或賦權的形式去發展,人人只變成接收者,沒有學習。」

醫護行者在港鐵葵興站附近設有一間「社區藥房」,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王潔婷(Janet)亦是社區藥房的藥劑師,當一個人走進來買藥,甚至沒有買藥,他們都可諮詢健康意見,例如一些病人會定期在公家醫院覆診,藥房可協助他們整理應向覆診醫生問什麼問題,以免錯過幾個月才可就診一次的「黃金機會」。她說:「我們希望賣個概念,大家有權在自己社區擁有這些服務,其實外國根本就係咁,為何在香港,大家覺得走入藥房是準備要付錢?準備估吓佢係咪呃緊我?香港人是可在社區有個可以了解自己健康的地方,不是代替醫生,是銜接去醫生。」機構本來是為服務區內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區內就業人士等不同群體,「不過在全香港比較少這類非牟利藥房,所以我們是向全港公眾開放」。

出帖提查看家中藥 網上熱傳

她說在疫情中學習到專職醫療人員也有自身的盲點,「我覺得深刻的是撲熱息痛突然成為搶手貨時,大家知道不一定要買某牌子,只要有這成分都可以,我們知道這種藥是醫院開很多給老人家,多到疫情前已被詬病產生很多藥餘,我只是簡單出個post,提醒大家望一望家中的止痛藥藥名,對一對成分,而在我的概念中,check吓屋企有冇藥用得着,是不夠藥時就會做的事,怎料帖文好大迴響,好多人轉載,那一刻都學到原來有些回歸基本步的事也要提一提」。

醫護行者社區健康服務主管廖健恩(Emily)說會不斷從藥房及各種渠道理解社區需要,再調整發放資訊的方式及策略,「我們要以正確的資訊用易明、易跟的語言說出來,令社區的持份者包括不同地方如工作場所、社福服務,都可將不同資訊分享給員工、受眾,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的威力」。他們用簡單的工具如Google drive將資訊圖等抗疫資料按需要分門別類,如確診怎麼辦、家人確診又怎做,讓不同機構可容易取得,用來解答查詢,「我們除了文字圖像,也會錄音,因為做少數族裔服務的同事認為用錄音信息將資訊讀出來會接收和傳播得更好」。她強調這是雙向的渠道,「一路聽(需求)一路回應,希望讓他們感覺有人同你一齊行呢條路,從而將大家本身可處理問題的能力帶出來」。

康健中心 連結地區醫療服務

范寧亦提及推動社會創新的組織SVhk(香港社會創投基金)與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一個小實驗,令家長可互助自理,避免了一班小朋友湧入醫院求醫。李端儀(Harmony)是SVhk主管—社區創效,她說這個實驗是「正向確診互助圈」,方法亦非常簡單,邀請一群要照顧孩子的母親加入WhatsApp群組,在裏面互相分享問題和對策,遇到比較嚴峻的情况,康健中心的醫護會給予建議,「曾經有小朋友的血氧濃度持續偏低,康健中心亦立即找護士諮詢,個別打給媽媽,建議她需要去醫院,和應該怎樣跟進、有什麼步驟要做」。不過媽媽後來因家中還有其他孩子要照顧,未選擇即時送院,「我們一直溝通,她不斷為孩子冲熱水涼、讓他飲水,我們就教她什麼需要檢查,如每半小時測體溫,血氧要至少維持在97、98,小朋友一晚後情况也受控」。

Harmony說這些家庭來自SVhk在深水埗所設的社區共享會所「安所」以往一直接觸的對象,他們定期會以問卷跟進350個家庭的情况,包括經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有沒有變化,從而提供協助,這次因疫情提早做調查,發現收回約百多份問卷中,有1/5表示出現病徵或快測確診,於是想到這個方法集合這些家長,亦向康健中心提出建議合作。

社會對「康健中心」也許仍很陌生,事實上政府近年投放資源希望大舉發展基層醫療,計劃在18區各設康健中心,每間以約3億資金交機構投標營運,為期3年,按表現續約。現時已投入營運的有兩間,分別是由「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負責的葵青中心,以及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的深水埗中心,前者在2019年9月開始營運,後者在去年6月亦開始運作,另有黃大仙、屯門、南區、元朗4間將在今年底前營運。Harmony提及SVhk是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其中一個「衛星組織」,但並非從屬康健中心,而是作為一個合作的服務據點。中心的總護理統籌主任鍾巧儀(Harriet)解釋深水埗中心的架構,是一個在石硤尾邨的主中心,再設3個附屬中心在美孚、福榮街及即將開放的深水埗東。再擴散開去是一些衛星組織,找在當區服務的機構如教會、社區組織合作,「與我們理念相配,就會借用他們的服務點,定期舉辦健康活動或項目」。

為社區創新組織「互救圈」提供專業意見

Harriet說中心編制會有註冊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與衛星組織並非簽下合約定好要搞多少個活動,而是為「織好個網」,當這些合作伙伴或中心有新念頭就可推動,而透過伙伴原有的服務網絡,又可將中心羅織的社區網絡擴展開去。這次亦見他們互相補位,SVhk作為社區創新組織提出計劃,但尚欠醫護專業力量,康健中心就有可參與的角色。

而康健中心的另一個網絡就是連結地區醫療服務,Harriet說之前他們留意到社區有注射疫苗的需要,就聯絡當區私家醫生設一些配額,讓中心可轉介市民預約打針,甚至有醫生願意加開星期日服務。中心的網絡亦扣上醫院,「這波疫情未爆發前,我們一直跟區內明愛醫院、瑪嘉烈醫院做轉介,他們會轉介復康病人,包括中風、髖關節骨折等,使用我們的復康服務,如物理治療師,而如果需要言語治療師或中醫服務,我們的中心編制沒有,就要買服務,與區內或鄰近的服務提供者按食衛局要求簽協議。又如糖尿、血壓高的病人,如果由我們做了評估,轉介給網絡的西醫做診斷、抽血等,看醫生都是由政府資助,每個街坊由我們轉介出去就會有250元診症費資助,即如果醫生是收250元,街坊便免費,收300元就付50元」。不過她坦言在早期需向醫生解釋服務理念,「我們簽醫生時都同佢傾,有些不是很明白,會收街坊300元,這樣遊戲會很難玩,因為你收了政府250元,即共收了500多元。我們會說希望把街坊留在社區睇番你,現時我們網絡很多服務提供者是收費0元」。

織「基層醫療」網 全民要參與

醫護行者亦是深水埗康健中心的策略伙伴,Harriet認為與各種機構合作的原則是利用社區已建立起的脈絡、資源,不讓機構認為中心在「搶」服務對象,也盡量不重疊服務,而是轉介中心會員使用現有的資源,「win-win」才可把網織好。綜合3個機構應對第五波疫情的經驗,他們都不約而同提到反應要快及貼地,了解社區真實需要,及時回應,而他們都已開始構思關於染疫後康復的服務。避免病人衝醫院,有時未必與醫療服務有關,Harmony就提到開WhatsApp互助組是因為知道當刻確診者或照顧者需要的是情緒支援,而藥劑師Janet反而感受到香港人從危急關頭中成長,訝異於有些來訪社區藥房的人可清晰交代家人病况及家中藥物種類,猶如「半專業」。她說這波疫情像在預演我們的未來,「將來人口老化都是另外一個炸彈,當大家覺得現在的醫療制度愈來愈滿足不到我,但倒過來想,個醫療系統大家都有份,不是說大眾做得不夠多,而是如果大家有能力、有自信為自己的健康做更多,每個人都可以幫到醫療系統分擔」。

盼當局分享健康數據 設置link workers

這個全民可參與的「基層醫療」聯網未來發展,除了大眾可延續這波疫情學習到的自信,以及增加對社區資源的認知,與醫院聯網接上又有沒有困難?范寧坦言,「市民、醫管局、衛生署好多同工,都不是很了解基層醫療做什麼,醫管局同工角度好多時是如何處理急性、嚴重疾病,但基層醫療主要是管控、穩定健康問題,大家角度不同,合作上便會出現不協調、誤差」。Harriet以營運深水埗康健中心的經驗說,在疫情中醫院與中心合作的着眼點在如何轉移(offload)部分醫院服務到基層醫療,她也很理解,「疫情兩年醫院亦好疲累,人手短缺,但要再看得闊些,對未出事的人也要處理,5年、10年後才不會多一班病人」。她認為若病人到醫院就診,「如果發現糖尿擲界或血壓偏高,現行架構是不會為他安排覆診就放番出去,其實可轉介給我們,改善情况,可拖延病况沒那麼早出現」。醫護行者的Emily建議醫管局關於社會健康的數據可多與基層醫療伙伴分享,亦想像香港能出現一種新職位,「外國的急症室或門診等候區會見到link workers,連結醫療、社區資源」,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網頁可找到專為精神健康服務的「社會處方連繫人員」(social prescribing link worker)職位簡介,形容這是一份需要細心聆聽工作,幫助有情緒問題或感到孤立無援的人尋找社區服務,列明「這個職位並沒有特定的入職要求,因為你的人生經驗、個人特質、價值觀通常比資歷更重要」。

【災難應變:基層醫療篇】

文˙ 曾曉玲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