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借用時間與空間 空置廈改造應急居所

文章日期:2022年06月05日

【明報專訊】候任特首李家超在32頁參選政綱中,花去6頁討論房屋政策,當中的新猷似乎尚需時實現。港大城市生態設計研究室主任杜鵑留意到香港黃金地段中,早有不少空置或待重建的現成建築,研究室日前完成了一座佐敦樓宇的局部改造,將它變成為期約一年的無家者臨時住所及社區空間。項目名為「以家為本:營造本港可持續居所」(下稱「以家為本」),要拆除多少面牆,牀架用木板抑或鋁板,寧要露台還是多放張牀,都由住戶所想出發。杜鵑說:「我們借用的不僅是城市空間,也是城市的時間。我們沒可能永遠在最好的地段佔用最好的地方。但可同樣為其他空置大樓『設計』這段時間。」

背景

項目:改造佐敦德興街空置樓宇的其中4層,提供社區服務和應急居所

目的:示範用創新建築方案應對香港住屋需求

人物:港大城市生態設計研究室、香港仁人家園

便利地段「起居」 從受助者需要出發

自2010年開始研究香港高密度住宅的杜鵑記得,她第一個接觸的劏房戶住在香港仔唐樓,其租金可在新界租到兩房單位,同類例子在旺角、油麻地比比皆是,「這代表我們要提供的房源,應該要在人們最需要的地段,而不是城市最偏遠或最便宜的地段」。香港的政策是在新界覓地或於離島填海造地增加公屋供應,既破壞環境,也與基層需要相悖,例如欠便捷甚至24小時的交通,不便夜班或輪更工作;公共設施像圖書館、學校和公園等亦較分散。「以家為本」與過渡房屋的理念相近,均盼在社會逐漸增加長遠房屋供應時,靈活和用合理成本暫時填補需求。惟過渡房屋有約80%都建在新界,住戶要面對交通費昂貴、欠缺社區服務的問題。這造成了她稱為「房屋缺口」(housing gap)的一群:無法負擔私人住宅,也不符合公屋資格或因考慮到以上原因而不搬進公屋,他們往往最需要援手。

社會習慣討論房屋供應量,杜鵑說:「可負擔房屋的數量、面積多大不是最重要。我們要尊重人的選擇。不是說我給你這麼大的房子,你為什麼不去住?」這是她多年來幫助基層居民的所得。就算這個項目,亦常有成員關心居住面積的最低要求,「我便說這是沒成效的討論,最重要不是它最小能多小,最重要是在哪裏」。一開始,她已選定人口最密集的地段,要近港鐵站,樓宇情况反而次要,「裏面的環境我可以改造,破舊可用專業知識去克服。但地點、城市環境,我沒法通過設計去影響」。香港居所狹迫,市中心尤甚,「愈小的居住空間,愈需要社區空間。人口密集的地方,社群有各種需要」。項目的地下和1樓約為2000呎,供慈善機構共用,2樓和3樓則是宿舍。與杜鵑合作的非牟利團體「香港仁人家園」,以往致力改善東南亞偏遠地區的住屋問題,近年關注到香港情况一樣嚴峻。這是他們首次營運應急居所,會接收經團體「油踐入心」和「同路舍」轉介的個案,單身人士或單親家庭優先。他們會與7至8間機構共用兩層社區空間,用途包括向低收入居民及無家者派發食物和物資;生活技能培訓、醫療及法律諮詢、難民或庇護支援、租戶權益教育、社區廚房等。「油踐入心」5月曾試過在此分發230份抗疫包。杜鵑說坊間許多社福機構都租用大廈單位,但因顧慮新冠疫情未能開放,社工要在街頭或公園派物資,不但沒有電力、雪櫃和儲物空間,受助者也要日曬雨淋,所以希望這裏能成為較通爽安全的物資派發點。

通風闊落 家具組裝合成可再用

杜鵑拆除地下單位的破舊設施及部分牆身,變出600呎的半室外空間,另有400呎後院,以及洗手間、廚房、洗衣房,「這跟一般的社區空間不同,我們給個骨架,有通風、自然光、美感,不是多華麗,而是坐在這,可以覺得舒服」。她步上2樓的宿舍,先打開窗戶,大家驟覺涼快。依賴冷氣機是城市通病,疫情令團隊更重視室內通風,用對流加強空氣流動速率,減少使用冷氣機和減低染疫風險。一般業主或會在這單位打橫間出6個房間,阻擋對流,現在的設計仍住到6個人,但住戶可享受到來自露台和左右兩列窗的涼意。團隊特意還原單位的露台,用上半透明趟門,室內更加明亮。杜鵑曾接觸過一些由社協轉介的家庭,他們因市區重建而獲派住所,但均抱怨新樓單位欠缺晾衣位置,為了省電或省錢、保持衣服耐穿,又不想用乾衣機。「逾50年樓齡的香港樓宇,都會有露台用作降溫、通風、乾衣或種植。但慢慢地,人們為了增加多些面積,習慣將露台封起,但降低了居住質量。」

2樓有三組共可容納6人的組合房間,由複合竹物料(engineered bamboo)製造,可以移動和按房間大小調整尺寸,輕巧耐用,「並不是選最便宜的,這是我們預算內最好的物料,可以重複利用、帶到下個項目,期望用上20年。這思路跟現時的過渡房屋和部分公營房屋並不一樣」。有此想法,是因為她曾替劏房戶訂製家具,慨嘆每間間隔不一,又要遷就狹窄的搬運空間。別人好奇為何不直接到連鎖家具店選購,她解釋,劏房家庭都說該店出品粗劣不好用。「他們在意質量,我們也應該在意。不管什麼人都要質量,不是只給個麵包就好。」

即使是臨時住屋,杜鵑也想融入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技法。她在2018年曾跟社協合作設計「友家宿舍」,當時用的是鋼板組件,「因為住戶對那些無家者庇護所的木板牀都有陰影,被木蝨咬」。今次則考慮到金屬觸感冰冷,也非環保物料,遂改用加上防霉塗層的複合竹物料,以營造較溫暖的氣氛。

這裏大部分設備和物料都用了組裝合成法,至少50%可以在項目結束後,拆卸並運送至另一棟空置建築中快速裝嵌。像洗手間和浴室用常見的石膏板作外牆,為免發霉和加快進度,他們沒加上飾面,直接顯露它和間柱的原貌。環顧四周,不見窗框裝有冷氣機,因他們會把移動式冷氣機置於書桌下方,日後搬離可同時搬走。只見廳中還留有很多位置,杜鵑說要待機構按使用者需要決定,「我們團隊想過放咖啡桌和梳化,但我不確定住戶是否會坐在沙發喝茶」。

拋磚引玉 盼更多業主參與

這項目希望拋磚引玉,讓政府、市建局或業主日後願意借出空置地方,即使只有一年或單一空間,都可以交給社區組織善用。杜鵑見到香港許多黃金地段,如中上環都有空置樓宇,有的丟空上20年,「我質疑的不是為何有這麼多空房,這值得討論,我身為教師、設計師亦願意參與,但我不願只去討論,我想利用這個討論時間提建議,而不只是提問,也不想太有敵意」。這次免費借出樓層的是華懋集團,雙方磋商約半年,「我們說只需要空置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沒有商業價值的。因為這不是常規的運作或思考方式,也要用我們之前的改造房屋經驗來說服」。

華懋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指部分大樓閒置,是因為發展商未收齊樓宇或待審批,「像這裏是上年才收齊業權,自然要經審批,利用這個空檔,就可以把物業借給社區」。雙方擬訂了一年的使用許可,可視乎情况延長,由項目團隊負擔營運成本,華懋則負責保險責任及與區議會交涉,「因為是新想法,開初都要做測量,看什麼可以拆。若有社區服務,保險公司是否涵蓋」。有此先例,他相信日後或鼓勵到更多業主參與,進度也會加快。他覺得最值得支持的,是這項目示範了另一種房屋可能,成本不貴,裝修和設計都可續用。此改造屬整個「以家為本」項目的第一階段,之後會結合家園改善計劃和線上教育平台,讓所有人都可按自己所需改善家居。表面看來,這次示範的是怎樣將空置建築轉換成臨時居所,但其實可有更深遠的意涵。香港仁人家園總幹事Jo Hayes引用《香港2030+》研究,「在2046年,7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單位將達到326,000伙,比2016年增加300倍,表明了我們應探索將現有建築物翻新成住屋,作為可持續城市設計的選項」。杜鵑談着這建築的通風、光線、物料、選址等,都與香港住屋現况和問題不無關係,她一下就說明白:「示範的不是臨時住房,而是長期的住屋規劃設計的要求,所有香港居住設計,都應該去考慮這些問題。」

文˙ 梁雅婷

{ 圖 } 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