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離散後代的身分迷思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4日

【明報專訊】對比膚色和頭髮,歷史傷痕或沒那麼明顯,仍會一代一代人遺留下去。最近探訪荷蘭海牙著名的當代藝術空間Stroom,展覽Positions: Soft Intimacies探索個人和集體記憶,亦令我認識到一塊殖民和身分後遺。

現今印尼地區曾為荷蘭殖民地,19世紀至上世紀獨立前領土泛稱「荷屬東印度」(Dutch East Indies)。展覽其中一組作品Grandchildren of the East Indies: the diverse third generation,訪問荷屬東印度離散群的孫輩。當年許多離散群「忙着生活」,要讓後代學習當地語言,其經歷、身分、故事漸漸被遺忘。第三代的年輕人回想祖父母、父母,只能拿着零碎線索,梳理歷史如何藏在日常生活和父母教誨之中,一點一點影響其家庭。

攝影師Amber Toorop為年輕人拍下肖像,並重新拼貼孫輩找出來的舊照片、日記書信,或首次到印尼了解祖父母成長地的旅程。作品把黑白家庭照上的臉孔,換上後代的彩色肖像。照片的視覺效果曖昧,讓人感到記憶沒有被好好傳承,失落在時代之中。這類作品往往帶出過去和現在的重疊,亦不時令我思考,人為何要認知過去?說實話,那些年輕人已在荷蘭土生土長,沒機會學習長輩的語言,對荷蘭人的認同感可能更大,不如由「苦」留在上一代就算了嗎?

從訪問中可見,戰後荷蘭政府歧視的政策,令少數聲音被抑止及遺忘。其中一個受訪者為摩鹿加人(Moluccans)後代,反映族人的政治創傷。二戰後,荷蘭欲從戰敗日本中奪回印尼。位於外島的摩鹿加人不願追隨親近左派的印尼政府,因而與荷蘭結盟,望借力步向自治體制。荷印經歷暴力爭鬥後,印尼1949年正式獨立。摩鹿加人被印方視為叛徒,數以萬計流亡荷蘭,亦成立流亡政府。他們身在難民營,荷方政府轉向置身事外,日漸的隔絕政策、文化冷待亦帶來不公問題,讓摩鹿加人夾在裂縫之中。

從照片的感性言語,我再翻閱計劃的訪問內容。受訪孫輩亦同樣處於複雜的情緒之中,重新敲問什麼是「家」、「身分」和國族話語。在陌生與親密的感覺之間,他們嘗試由近距離角度反思集體、公共的政策,融入和保存之間,不能小看政治環境造成的權力關係。而對個體而言,我們又能否不卑不亢地面對自己的多重身分,還有別人的多重宇宙?

Positions: Soft Intimacies

日期:即日至7月7日

地點:Stroom(Hogewal 1-9, Den Haag)

詳情:shorturl.at/a4ZhR

文:小東

(藝文賞析及評論工作者、Shychat Art發起人、策展人。IG@siutungcreates)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