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法國百年衣櫥 驚見16吋腰「時尚」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26日

【明報專訊】2024巴黎奧運被指為最時尚的一屆,從法國隊隊服、奧運獎牌行李箱,甚至細微至獎牌托盤,全出自時尚奢侈品牌之手。提起時尚,就會想起法國。從路易十四時期,凡爾賽宮內外盡是穿上華美服飾的廷臣貴族,到現今香榭麗舍大道兩旁綿延不斷的時尚精品店,巴黎一直是歐洲時尚的中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舉行法國百年時尚展,展出由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借出近400件18至20世紀初的法國服飾、珠寶與配飾。為了美,為了時尚,法國人可以去到幾盡?

展覽以時序劃分為5部分,從18世紀的宮廷服飾、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對潮流的影響,說到高級訂製時裝的興起等,看着宮廷禮服、男士禮服、鑽石首飾等,凡爾賽宮夜夜笙歌的畫面躍現眼前,在藝人莫文蔚的聲音導航下,細聽法國140年的時尚演變史。

游走展覽各處,第一眼容易被華美衣飾所吸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時裝及紡織品部(十九世紀前館藏)首席研究員Denis Bruna指,展覽重點不全然落在這些禮服上,展示櫃內並列的內衣一樣值得留意:「我們不想只做一個不斷展示美麗展品的展覽,策展時想起當時(清朝)的中國服飾相對鬆身,身形曲線隱藏在衣物之下,但在歐洲,尤其在法國是很不同的,衣服塑造身形,所以我們認為展示這些(塑造身形的)內衣很重要。」

胸衣緊束難呼吸 佩戴香料盒提神

展場內特意播放以18至20世紀歐洲為背景的電影片段,當時上流社會的女性衣著以收緊腰線、豐盈的長裙下襬為主,營造婀娜多姿的體態,靠的是外衣下的緊身胸衣和裙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策展人、副研究員楊悅庭表示,18世紀的宮廷女士會穿上鯨骨製的緊身胸衣(stays),其倒三角形態有助收腹,承托胸部。雖然19世紀初女性身形輪廓曾短暫地從曲線塑造成直線,緊身胸衣一度被淘汰;但步入浪漫時期(1819至1840年),主打束腰、修飾腰部的緊身胸衣(corset)再次回到女性身上,甚至愈束愈誇張。今次其中一件展品為19世紀中期製的緊身胸衣,可束出僅16至18吋的腰圍!當時緊身胸衣備受爭議,被批評束得過緊可致呼吸困難、暈眩、壓迫肋骨等。楊悅庭幽默地引用莫文蔚《呼吸有害》的歌詞「缺氧到似有幻象」,指「當年女性會佩戴香料盒,作用有如藥油一樣,每當快暈倒時就取出,嗅一嗅裏面沾有香料的海綿提神」。直到20世紀初,緊身胸衣被胸圍取代,才慢慢式微。

裙撐直徑可達1.6米 易出意外

緊身胸衣塑造女性上半身線條,下半身則由裙撐負責。宮廷禮服、長裙常見寬闊的裙襬,中間便全靠裙撐支撐以突顯纖細腰線。裙撐的材質、形態、設計等,隨着不同時代對身形的追求而不斷改變。18世紀宮廷禮服下的裙撐(panniers)狀似雞籠,繫於腰部兩側,以增大臀部寬度。浪漫時期女性腰線重新收緊,層層疊疊的襯裙(petticoat)撐出豐盈裙襬。不過,因襯裙沉重、不舒服,19世紀中出現的鳥籠狀金屬裙撐(crinoline),將重量大大減輕,讓裙撐熱潮從法國延伸至英國,甚至整個歐洲。在高峰時,裙撐的直徑可達1.6米!過大的裙撐不止讓人難以通過窄門,還容易出現意外如裙襬起火、被捲入車輪等。1870年代後,裙撐慢慢被小巧的裙襯(bustle)取代,掛在腰後,塑造的身體輪廓有如鵝的側面,突出當時長裙流行的垂褶設計。

男士一套3件禮服 必襯長劍

相比女士,男性的服裝演變較慢,也沒那麼明顯。18世紀的凡爾賽宮「門常開」,所有人都可入宮見國王,唯一條件是須打扮體面。當時的宮廷男士出席舞會、國王起牀和就寢儀式等場合時,一套3件由外套、背心和馬褲組成的法式男士禮服是標準衣著。不過光是靠衣著並不足夠,還要配備一把長劍;即使沒有配備,宮門外都可租借。向來被視作武器的長劍,在凡爾賽宮中,其時尚價值勝過一切。楊悅庭指,踏入19世紀男士服裝迎來重要轉變,從本來的半截馬褲,慢慢開始流行長褲,演變成現今男士的日常穿著。

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

日期:即日至10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9

門票:成人$150起(包括展廳1至7的專題展覽和展廳9的特別展覽)

網址:bit.ly/4cRoPHc

文:張淑媚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小玲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玩樂擴志]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