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明‧視理:孩子「眼紅紅」要小心

文章日期:2025年04月07日

【明報專訊】「我最初面紅/現在雙眼通紅……」面紅紅的小朋友特別可愛,但小朋友眼紅紅就要小心了。

近期很多中小學校園內出現多宗「眼紅紅」個案,難道是小朋友考完試,發現學業成績未如理想而激動到眼紅紅?非也。實際上「眼紅紅」是紅眼症(結膜炎)的典型症狀。

紅眼症是本港學童最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近期臨牀接診中,有多個學校出現集體感染病例,值得師生及家長高度重視。

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早前,一名7歲男童因右眼充血伴隨分泌物就診,家長初期誤以為是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所致。然而次日,男童就讀班級有5名學生出現相似徵狀,甚至蔓延至隔壁班級學生及其家長。經調查發現,這學生有共用文具的習慣,導致病毒通過接觸傳播。

通過綜合眼科視光檢查,這名學童確診病毒性結膜炎,具有較強傳染力,平均病程約7至10天。學校已就此發出健康通告,提醒師生注意防範。值得一提的是,如學童正在佩戴晚上用的角膜矯形鏡(俗稱OK鏡)或日間用的軟性近視離焦隱形眼鏡,必須停戴直至眼睛狀况回復正常。

過敏性多雙眼發病 瘙癢腫脹

紅眼症在臨牀上主要分為3種類型。病毒性結膜炎最為常見,由腺病毒等病原體引起,特徵是眼睛充血並伴有水樣分泌物,具有高度傳染力。細菌性結膜炎則會產生膿性分泌物,患者晨起時常感到眼瞼黏連難以睜開。過敏性結膜炎通常雙眼同時發病,主要症狀包括明顯瘙癢感和腫脹,這與特定過敏原的接觸密切相關,多發生在春天花粉季節或夏天炎熱適合游泳的月份。

治療方面,不同類型的紅眼症需要採取針對的處置方式。病毒性結膜炎以緩解症狀為主,冷敷可以緩解不適,人工淚液則能保持眼部濕潤,通常病程持續1至2周;而嚴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眼藥水。細菌性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狀多在用藥後2至3天內得到改善,但緊記堅持滴完整個療程以免日後出現抗藥性感染。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應使用抗組胺滴眼液,同時避免接觸已知的致敏原。

結膜炎是一種高傳染疾病,校園環境要預防紅眼症需要採取多項措施。首先要加強手部衛生管理,特別是在進食前必須徹底清潔雙手。其次培養學生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避免共用文具、毛巾等個人物品。游泳時應要求學生佩戴泳鏡,減少池水刺激和感染風險。當發現學生出現疑似徵狀時,應與他保持至少1米距離。學校也要建立通報機制,確保出現徵狀的學生能及時向教師和家長報告。

眼痛、視力降、對光敏感 快求醫

當出現以下情况時應立即就醫:眼睛劇烈疼痛、視力突然下降、對光線異常敏感、徵狀持續並眼睛分泌物愈來愈多。患者應暫停上學直至沒有分泌物,家長每天更換枕套保持清潔,滴眼藥水前後都要徹底洗手,並在家實行毛巾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有需要時,用高溫徹底消毒患者舊毛巾或更換新的毛巾。

紅眼症雖常見,但提高個人防護意識是可以避免。緊記預防要訣:「勤洗手,勿捽眼,勿共用私人物品」。

文:林文凱

(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