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它帶給我們無盡方便,但過用或濫用則容易危害身心。愈來愈多人開始意識到「機不離手」會帶來不良影響,尤其是對兒童和發育期青少年而言。科技進步是福是禍,取決於我們應用方法,以及看待它的態度。
2025-03-3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手肘外側疼痛,以至前臂和手腕都有痛感,特別是在握拳、轉動門把、使用工具或提重物時加劇,是患上網球肘的徵兆。
2025-02-1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無論是活力充沛的年輕人,還是經歷歲月洗禮的長者,髖關節健康都是身體運動能力的重要基石。髖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組成,這個獨特的「轉軸」不僅支撐體重,還賦予身體靈活的活動能力。然而,隨年齡增長,髖關節軟骨逐漸退化,當關節軟骨磨損後,股骨頭與髖臼之間的摩擦會增加,導致關節發炎。
2025-02-11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相信大家都過了一個愉快的農曆新年。過年,除了與親友互相祝賀及慶祝外,當然就是離不開美食——年糕 (每片約265千卡)、湯圓(1碗3粒約189千卡)、油炸物等……如果你正為子女長胖了而煩惱,以下的文章,希望能以運動科學的角度,為大家分享有效的keep fit方法。
2025-01-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全球有超過3.5億人受關節疾病影響。隨着老齡化社會到來,患者人數預計還會持續上升。
2024-12-3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通話、傳信息、打卡、手遊,統統無手機不行。都市人機不離手,手機滑得多除了可能腦腐,影響精神健康;引發肩頸痛、頸椎勞損亦不容忽視。低頭族,抬起你們的頭來!
2024-12-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社會老年化,愈來愈多照顧者為照顧家人付出無數心力;然而,照顧者本身也需要支持與休息。如何讓護老者可以休息而行更遠的路?一個創新工種——「替假護老者」應運而生,正好團結社區力量支援護老者。
2024-12-1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20年,癌症治療進入了一個新里程碑,無論是傳統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還是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都取得了突破進展。病人除了積極治療、均衡飲食,適量、規律的運動在整個癌症治療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運動對第三、四期癌症患者及康復者尤為重要。
2024-12-12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男團MIRROR昨日以大廚造型到觀塘宣傳首個烹飪團綜節目《MIRROR Chef》,吸引數百鏡粉(粉絲暱稱)圍觀,迫爆商場,場面熱鬧。呂爵安緋聞女友林明禎日前甩底主演新片《手機見鬼》首映惹風波,被封「大話禎」,他雖說不方便評論,但護花稱相信合作過都知林明禎工作態度好努力同認真,沒有人想缺席自己電影首映。陳卓賢恭喜「Hellosss」(粉絲暱稱)羅淑佩升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證明對方沒因私下的興趣活動影響公務。
2024-12-11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MIRROR今天(11日)以大廚造型,出席首個烹飪團綜節目《MIRROR Chef》宣傳活動造勢,吸引數百「鏡粉」(粉絲暱稱)圍觀,迫爆商場,場面熱鬧,眾成員分享拍攝點滴時,姜濤多次做伸展運動。
2024-12-09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提起手麻痹,大家最先會想起頸椎問題;然而,胸廓出口綜合徵(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也是臨牀上一個常見診斷,但大眾未必有太多認識。
2024-12-0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伴你同行日」步行活動由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家支援聯同癌症資訊網主辦,目的是支持癌症患者,提高公眾對癌症及紓緩治療的關注,並鼓勵癌症康復者多做運動。活動中有乳癌康復者「粉紅社」關姐姐教導伸展操,胃癌康復者梁師傅示範太極(八段錦)等。
2024-09-3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來,診所多了髖部(位於大腿骨與骨盆之間)外側疼痛的病人前來求診,雖然他們的共同病徵都是髖外側痛,但經詳細問症和檢查後卻發現疼痛源頭各有不同。今天分享其中一個常見主因——髖部大轉子疼痛綜合徵(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GTPS),它與臀中肌、臀小肌腱炎及滑囊炎有關,主要影響髖部外側大轉子區域。
2024-09-2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手法復位為治療師根據病情,對患者使用牽引、旋轉、扳動等治療方法,徒手糾正關節錯位,用以整復筋骨。由於在施行手法時或會發出「咔」、「啪」的復位聲響,故俗稱「啪骨」。
2024-09-0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滾軸溜冰近年再度流行,不少愛好者都以參加滾軸溜冰馬拉松為目標,每年9月舉行的柏林馬拉松,便設有滾軸溜冰馬拉松環節,吸引數以千計「滾友」參加。
2024-08-1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們在社會中各司其職,每天工作像齒輪轉動,恍似抽乾了人性。清潔工人亦是其中一員,為街道、公廁、辦公室換上新裝,但每天所承受的眼神,會否如被看待成齒輪一樣冷酷無情?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策劃及統籌的「垢境」展覽,透過攝影、文字和藝術裝置,觀看清潔工友的生活。工作充斥好事壞事,他們時而吐槽,時而苦中作樂。放工以後,他們像一般打工仔有自己的興趣喜好,放下掃把也不過是個人,展覽展示的面貌希望引來共鳴與敬意。
2024-07-2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我的情緒主控是阿焦」、「此刻的我是阿尷」……動畫《玩轉腦朋友2》上映,全新情緒角色登場,影迷間掀起討論,探索自己的大腦由哪個情緒專員掌控。
【明報專訊】膝關節曾經受傷或接受手術的人,如前十字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術或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往往面臨大腿股四頭肌力量流失或膝關節無法完全伸直的問題。以下介紹膝關節終端伸展(terminal knee extension)運動,在膝關節伸直的最後15至20度範圍內做阻力訓練。此運動在膝關節手術後或康復期間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強化四頭肌,協助加快膝關節的伸展恢復,令關節更靈活和穩定等。如你感覺膝關節在伸展時無法完全伸直,或伸直時出現無力感,可以試試膝關節終端伸展運動。如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意見。
2024-07-02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或許在成年人眼中,抄寫只是「搬字過紙」,只要執起筆就能做到,沒什麼難度,但原來書寫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需要手、眼、腦配合並用,對小人兒來說,是非常費神費力的。陳敏儀教路,透過「PEO」實踐模式,輔以「MARS」學習策略,有助提升兒童的書寫能力和耐力,減少產生抗拒感。
2024-06-1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上期文章(tinyurl.com/3cy733sa)介紹過肘管綜合徵(因手肘長期屈曲,令尺神經受壓,導致手指麻痹,影響手部功能),今次講解另一個名字相近,而且同樣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腕管綜合徵,坊間又稱「滑鼠手」,長期打字或使用滑鼠的辦公室一族,尤其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