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在科技與疫情催化下,快速測試產品迅速普及,由最傳統的驗孕棒,到疫情期間廣泛應用的快速抗原檢測。原來,市面上還有很多不同種類快速測試,透過檢測唾液、鼻液、尿液、糞便等,可供市民自行「診症」。
2025-03-2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諾如病毒近期爆發,日本、新加坡、台灣等地病例攀升,本港亦傳出參與內地交流團的學生陸續出現急性腸胃炎病徵。
【明報專訊】政府鬧財赤,財政預算發表前,已不斷有消息說許多政府部門都要瘦身,官員還特別點名醫療和教育,說兩者都有節省空間,令大學和醫療界的舊同事大感困擾。到財政預算正式公布,大學撥款是減了,但醫管局的撥款不減反增。據說政府花在醫療,尤其是醫管局的支出,近年間已經以倍數增加,但始終都好像入不敷支,而且還鬧醫護荒,看專科或者做檢查的輪候時間,比以往更令病人望穿秋水。怎麼錢多了反而服務愈來愈捉襟見肘,不但市民有微言,當局也正在大傷腦筋。
2025-03-1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最近我應邀到多所中學演講,分享如何發揮香港優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醫療衛生及健康發展創造機遇。喜見學生的發問相當踴躍,亦希望他們能繼續拓闊視野,充實自己,為香港及國家貢獻所能。
2025-02-04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日本和台灣等地正爆發甲型流感,有癲癇和心臟病史的台灣藝人徐熙媛(大S)遊日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前日(2日)離世,終年48歲,遺體昨日火化後將由家人送返台灣安葬,其死訊震驚兩岸社會及演藝圈。本港18至49歲成人感染流感死亡個案不多,本流感季節截至上周一佔所有年齡層約4.1%;有醫生稱長期病患者染流感會增加重症風險,須留意發燒不退、胸口痛和濃痰等肺炎警號。
【明報專訊】台灣藝人徐熙媛在日本旅遊途中因流感併發肺炎後離世。日本正爆發甲型H1N1流感,厚生勞動省推算去年9月至今累計逾950萬人受感染,疫情近期回落,惟當地專家預告乙型流感或將取代甲流引發下一高峰。有本港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稱,外遊時生病可因不諳當地醫療系統而延誤求醫,建議長期病人出行前評估身體狀况和了解求診途徑,提早接種疫苗。
2025-01-2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月來RSV這個常見病毒簡寫大出風頭,以前許多人可能對這病毒聞所未聞,但近來不少人受到RSV感染,有部分更病情不輕,甚至一命嗚呼,RSV因此多了出現在報章或電視新聞,成了人見人怕的傳染病之一。
2025-01-0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新年伊始,人們互送祝福,對長輩少不了說一聲「祝你長命百歲」,長壽是福,不過健康地長壽和衰弱地長壽是兩回事。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一諾與中大研究團隊發現,港人雖長壽,但老年殘疾問題嚴重,他說:「長壽但活得不好、不開心、不健康,其實也是一種煎熬。」他認為量度壽命不能只看生命長度,也要納生活質素為量度指標,計算「健康預期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 )。面對人口老化,思考如何改善醫療和護老服務之餘,不如先想想如何健康地活着。
2024-12-0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發燒是兒童常見病徵,通常是由於感染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腸胃炎、病毒疹、尿道炎等,多伴有其他局部徵狀。因細菌引起的傳染病需要抗生素治療;而大部分受病毒感染的孩子,都可以在適當護理下痊癒,發燒在數天內消退。然而,如孩子發燒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發作,而且沒有明顯病徵,便需要較詳細評估尋找病因。
2024-11-0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屯門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舉辦的遊學團,本月初到佛山和廣州後爆發急性腸胃炎。衛生防護中心前日公布該遊學團的個案涉及26名學童,包括15男11女,年齡介乎10至11歲,於出發當日起陸續出現嘔吐、腹瀉、肚痛及發燒病徵。呂慧儀10歲兒子黃柏翹(蟹籽)就讀該校並參加遊學團,他亦中招患腸胃炎,返港後出現嘔吐、肚痛與發燒情况,曾到醫院求醫並打止嘔針。
2024-11-0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屯門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一個遊學團本月初到佛山和廣州後爆發急性腸胃炎,26名學童受影響,全團共有116名學生及12名教師。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爆發可能由人傳人或環境污染引致,中心正繼續調查。
2024-11-0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家長最憂慮的,莫過於孩子生病。孩子容易在學校跟同學接觸導致上呼吸道感染;踏入冬季,受感染風險增加。一般而言,5歲以下小童在1年間可能有5至10次上呼吸道感染,當中大多數源於病毒,例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除病毒以外,還有其他致病原,如肺炎鏈球菌。大部分情况只需適當處理發燒,補充足夠水分和充分休息,1星期內便會康復;但如孩子呼吸困難、持續發燒、耳痛或病情惡化,便需及早求醫。頭5歲的感染會訓練孩子的免疫系統,產生對這些致病原的抵抗力,從而減低5歲以後感染風險。
2024-10-1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每年9月開學鐘聲響起,手足口病潛在威脅隨之而來。這種常見於幼兒的傳染病,尤其容易在群體密集地方迅速傳播。儘管大多數手足口病相對輕微,但其高傳染力和可能帶來的併發症,仍是家長的心頭大石。
2024-09-1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巴黎奧運在上月中圓滿閉幕,能見證本港運動員屢獲佳績,我和大家一樣感到自豪。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亦有運動員因傷患或意外,導致成績未如理想。當大家都聚焦於得獎運動員,「風之后」李麗珊在旁述時不忘提醒觀眾,其他未能晉級或得獎的運動員,其克服傷患的意志和表達自己努力的決心,仍值得大家敬重和支持。
2024-09-0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我在港大醫學院工作不知不覺已32年,很榮幸能與一班「亦師亦友」的好前輩、好同事、好團隊一起推動學院不斷向前發展。其中兩位令人敬佩的教授——楊紫芝及袁國勇,相繼於今年出版自傳,分享其豐富的人生閱歷。這兩位杏林精英對港大醫學院、香港大學以至整個社會均有卓越貢獻,我相信無論醫學院的同事、學生、校友或廣大讀者,都可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啟迪與裨益。
2024-08-2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隨着年紀增長,狗狗跟我們一樣,面臨身體機能退化。關節炎、肌肉疼痛、術後行動不便……看着毛孩步履蹣跚,悶悶不樂,寵主也感心疼與無奈。近年有一種新興療法——寵物水療,幫助狗狗復康鍛煉,不僅能增強全身肌肉力量,更可促進血液循環,讓牠們重拾自信與活力!
2024-06-2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早前出席香港大學校友會有關生物演化的講座,才記起達爾文影響深遠的《進化論》,原來已面世165年。《進化論》發表於1859年,名副其實是「咸豐年」的事,今天看來彷彿遙不可及。然而這篇學說不但顛覆了人類對生命源流的認知,至今仍啟發我們繼續探究生命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