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明天是母親節,楊余夏卿憶起最後一個與媽媽度過的母親節。
2025-05-0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小心幫忙》(A Simple Favor)由《凸務Madam》保羅菲(Paul Feig)執導,《寡佬飛行日記》安娜簡德烈(Anna Kendrick)伙拍《花邊教主》碧琪麗芙莉(Blake Lively)主演,講述單親媽媽追查失蹤好友下落,卻揭發了一宗命案,集懸疑與黑色幽默於一身,2018年上映時刀仔鋸大樹成功,以2000萬美元小本最後收近億美元。7年過去,碧琪跟丈夫賴恩雷諾士(Ryan Reynolds)已成為荷李活最有權勢的明星夫婦,去年底卻爆出碧琪控告《痛愛完成式》導演兼男主角積斯汀巴東尼(Justin Baldoni)性騷擾並策劃抹黑她的行動,後者又反控對方誹謗,未知是否受此事影響,《小》片續集《再幫個小忙》(Another Simple Favor)本月1日在串流平台Prime Video上架,在爛番茄網站無論專業影評和觀衆評分,都遠不如上集。
2025-04-1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2008年港姐亞軍陳倩揚早前因演出杜琪峯監製的ViuTV劇集《三命》而再被關注,3年前與丈夫及子女移居加拿大多倫多的她早前回港接受商台《星光背後》訪問,坦言當年參選港姐是為了加勒比海郵輪外景,計劃選完港姐後就跟當時的男友、現任丈夫陳浩然結婚,根本沒想過入行當藝人。陳倩揚回憶大學一年級時已跟陳浩然拍拖,畢業後當了4年空姐,接近25歲時參選港姐,報名前未有告知對方。她說︰「我有啲曳,冇話畀佢聽參選,以為未必會選到。佢知道後梗係唔鍾意,但都好好,比賽期間都全力支持我。好記得比賽完去馬來西亞親善,突然收到佢短訊,話我依家人生好精彩,大家行嘅路唔同,不如好好分手,當時我好傷心,流好大滴眼淚。」
2025-04-0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溫碧霞今天(2日)出席記者會,宣布第5本個人靚相集《Irene Wan Life Style》已推出,暫定印製約2000本,預計所得收益將全數捐予「善學慈善基金」作慈善用途。
2025-03-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今年903第一場拉闊音樂會,以填詞人Oscar(李文曦)的歌詞作為主題,貫穿故事,樂迷把它當成Oscar歌詞作品展。訪問當日,Oscar滑動手機屏幕,向筆者展示宣傳海報說:「我就好似幽靈咁樣喺背後。」明明是主角之一,卻企到最側邊,但仔細一想,這其實很符合其低調個性,不喜歡幕前演出,一直在幕後默默創作,就如他說:「我應該完全唔會(台上)出現,我想歌詞做主角,多過我本人做主角。」
2025-03-20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中年好聲音》冠軍周吉佩(吉吉)近年事業發展多元化,出碟、開個唱、搞學校,今年更計劃出自傳《第三人生》及開新節目《吉S有計》,下月遠赴塞班島拍新書封面照,順道跟家人享受旅程。問到吉吉38歲便出自傳?吉吉坦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行,而每段分岔口都是選擇,好與壞都是自己受,經歷數次失敗仍能堅持,全因爸爸臨終前一句話,他希望透過新書分享,鼓勵大家繼續追夢和珍惜身邊人。
2025-01-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兩張中環天星碼頭明信片上工整地貼着1998年天星小輪百周年紀念郵票,是擅寫意識流的小說家劉以鬯之心頭好,劉的遺孀羅佩雲翻開這塵封在透明護郵袋的記憶,向記者娓娓道來劉以鬯集郵、寫作,以及與她的愛情故事。「他(劉以鬯)有兩樣東西從小到大沒變過,一是文學,二是(收藏)郵票。」
【明報專訊】以哈戰事終於露出曙光,去周初傳出停火還是半信半疑,擔心高興得太早;到終於落實,還是怕高興太早,詳情見林康琪文章。
2025-01-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劉以鬯先生在2018年辭世後,不少著作陸續出版,包括《故事新編》、《失去的愛情(影印版)》、《藍色星期六》、《端木蕻良論(增訂版)》、《椰風蕉雨:南洋故事集》、《馬來姑娘》、《同道心影——記憶中的文友》和圖文並茂的新版《陶瓷》,以至於規模更大的,台灣聯合文學劉以鬯作品集5冊、人民文學版的12卷《劉以鬯文集》等等。最近還有本事出版的《劉以鬯手稿:郵票裏的文學世界》,以及長篇小說《郵票》。
2025-01-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回(刊於2024年12月6日link.mingpao.com/83518.htm)港大藝術系名譽教授祈大衛講到,1980及90年代香港藝術資源匱乏,恰好成為孕育商業和體制以外在地創作的土壤;今期「講好香港藝術史系列」受訪者、藝術新聞編輯徐曉瑜(Enid)自千禧年代入行,見證藝術市場從「無」到「有」,以及近年藝術圈對創作自由的擔憂。在她看來,當下香港藝術還未「死」,亦非「由治及興」的黃金時期;兩種極端看法之間,她正拭目以待,未知且無法被定義的本地藝術將如何發展。
2024-12-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解構主義、去殖民理論……這些學術名詞好難懂。藝術史家祈大衛(David Clarke)自港大退休前,透過對課本唱反調示範:「我會在第一節課拿一年級課本的數個版本出來。」同一本課本,每次改版「歷史」都會變樣,「大家卻視它們為聖經」。
2024-12-02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已故「六嬸」方逸華的表弟兼邵氏製片人黃家禧,昨日於尖沙嘴舉行「黃家禧在邵氏製片那些年」新書發布會,李修賢、姜大衛、錢小豪、呂慧儀、邵音音和曹眾等捧場。72歲的李修賢回想昔日在邵氏打拼,每天見到黃家禧為方逸華處理很多「奇難雜症」,包括員工要求加人工、道具人手不足等問題,他笑言:「黃家禧真的好人到不得了,在邵氏幾十年任勞任怨,總之我們覺得不合理,他就走出來,我想打他又落不到手,他太瘦了,加上他很用心解決問題,有些演員走紅後話病不開工,他就安撫,叫公司加人工。」
2024-11-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牆內的黑貓、門外的半死女子、雕像上的渡鴉,這些文化符號立即令人聯想到希治閣、添.布頓或史蒂芬.金的電影與小說場景。畢竟,他們的作品無不劃時代地拓展了懸疑與驚悚的可能。與此同時,自20世紀以來,科幻與偵探小說更是異軍突起。無論是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瑰麗構想,令《回到未來》電影多次向其致敬,抑或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皆成為當代經典。然而,這長長的大師名單中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皆深受19世紀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的啟發。Netflix去年更以現代手法改編他的短篇小說《亞瑟府的沒落》(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可見愛倫.坡的作品跨越時代,依然引發無數共鳴。2024年適逢愛倫.坡逝世175周年,我與內子有幸來到巴爾的摩,親臨其故居墓園憑弔。在導覽過程中,我不禁思索:在數位時代,驚悚早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娛樂,重讀愛倫.坡及其作品,是否仍具時代意義?
2024-11-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4年半前以「推廣粵語達人」身分接受本報專訪的劉擇明(阿擇),說粵語生命力仍很強,需要推廣,未需要救亡。轉個頭他就跟有原居民身分的學者鄧以楷(Gary)一起救亡真正瀕危的圍頭話和客家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指平均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滅亡,香港人要怎麼做,才可避免圍頭話和客家話成為下一個滅亡的語言?香港本土語言權威學者劉鎮發對照中外經驗,認為政府可在細微處做更多。
2024-10-3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剛迎接50歲生日的吳忻熹(前名吳文忻)在過去幾個月坐上人生過山車,由高處跌谷底再急轉彎,前面的路段會否更顛簸沒人知曉,就活在當下。吳忻熹是1998年港姐季軍,加入娛樂圈拍劇、做主持又拍電影,「代表作」是做美容代言人到韓國整容。2011年結婚,淡出幕前做幸福少奶奶,跟丈夫陳劍陵育有兩女兒。今年8月,她乳癌復發第三期,並擴散淋巴腺,想不到患癌讓她感恩,盼能戰勝癌魔開展第二人生。
2024-10-29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繪本是親子間最好的讀物和溝通橋樑,不過坊間繪本大多由日本、台灣等地作者創作,有時略欠一點本土味道。最近「香港繪本插畫師國際書展推廣計劃」培育了8名本地新人繪本插畫師,希望他們為本地繪本注入新元素,為讀者帶來更多貼地好書。
2024-10-2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陳山聰、張曦雯、蔡潔、羅天宇及鄭俊弘等昨日到荃灣出席劇集《廉政行動2024》宣傳活動,分享拍攝點滴。陳山聰提到拍攝追捕徐榮一幕差點中暑,「除封街拍追逐戲,還有橋上做飛撲動作,我要半個身飛出圍欄拉住徐榮,都驚衝力太猛撞落欄杆受傷,事前在衣服內攝滿防撞墊卸力。」成家立室後是否要學惜身?他指顧及安全很重要,避免受傷影響拍攝進度。
2024-10-1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前港姐季軍吳忻熹(Nathaliie,前名吳文忻)兩年前確診乳癌,今年發現癌症復發到第3期,更擴散至淋巴腺。她在港接受了3次化療後,轉飛泰國進行免疫細胞治療。Nathaliie近日接受商台《星光背後》訪問,表示化療的副作用十分痛苦。她說︰「第一次之後返到屋企,骨痛痛到攤喺梳化郁唔到,當時心諗,第一次已經咁辛苦,仲有年幾我點捱?」Nathaliie及後經友人介紹接受免疫治療,免除化療痛苦煎熬,亦感到治療露曙光。她表示︰「第一次化療後咳得好勁,每一句說話都咳。呢個療法嘅概念完全唔同,係增強自身嘅免疫細胞。大概3個月至半年就會知有冇效,佢哋有個機器可以check到癌指數,已經由13跌到去11,都係要之後再睇報告。我半年後會照多次,重複確認身體係冇晒癌細胞,跟住就完㗎喇﹗」
2024-09-21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薛家燕(家燕姐)、羅霖、黃洛妍、袁偉豪與太太張寶兒等前晚出席《星光璀璨繽紛夜》慈善晚宴。去年11月誕下兒子袁晞祐(袁咕碌)的張寶兒已收身,表示之前忙湊仔,最近才有時間做運動,開始平衡生活。袁偉豪笑稱太太為安排兒子每天行程很「燒腦」,他有幫手及接送兒子上學。
2024-09-20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袁偉豪夫婦昨晚(19日)出席慈善晚宴,去年11月誕下兒子袁晞祐(袁咕碌)的張寶兒明顯已收身成功。她表示之前一直忙湊仔,直至近日才有時間做運動,希望能有平衡的生活。袁偉豪稱太太每天為兒子安排活動,十分「燒腦」,他也有幫忙。張寶兒說︰「兒子5個月大時已開始上學,我們不是想培育他成為尖子,他只是去玩,不是認真的上課。從前的家長會讓孩子自由發展,新一代的家長有更科學的育兒方法。我們安排兒子上鍛練班,讓他鍛練腰部及接受按摩,令他能坐直一點。我們從旁學習,回家後實踐,也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