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偶像令人癡迷,甚至是有着時空的差異,也阻止不了「粉絲」追尋雪泥鴻爪。朱少璋博士便是此等人物,為着所鍾愛、欣賞的粵劇粵曲藝術家與生花妙筆上下求索,由「追星」成就研究與著述。這些年朱博士便為南海十三郎、唐滌生、陳錦棠、小明星等——他的「偶像」們拾遺補闕、著書立傳,出版了類型多樣化的粵劇書籍,包括劇本整理與文本分析、人物傳記、資料輯錄拾遺、創作詠賞。借近月朱博士新出版《拜月傳奇——唐滌生《雙仙拜月亭》賞析》的時機,請朱博士分享他從事粵劇研究與著述的心得與展望。
2024-07-1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粵劇女文武生文華創辦的天馬菁莪粵劇團成立25周年,為團慶特別計劃一系列活動,團長文華特別向梨園前輩任劍輝、白雪仙及唐滌生致敬,選演4齣任白戲寶,包括《紫釵記》、《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和《販馬記》,邀請近年大受歡迎的新貴花旦梁非同合作。文華讚梁非同有令人憐愛的古典美,骨子裏又帶有傲氣,是很難得的對手。梁非同表示《紫釵記》是戲寶中最難演,考驗唱功和演繹,是考牌之作。
2024-07-1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粵劇女文武生文華創辦之天馬菁莪粵劇團成立25周年,為團慶劇團特別計劃一系列活動,作為團長的文華特別向梨圍前輩任劍輝、白雪仙及唐滌生致敬,選演《紫釵記》、《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及《販馬記》四齣任白戲寶,邀請新貴花旦梁非同合作。
2024-06-07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資料館於7月1日及7日舉行「再看《紫釵》、《蝶影》、唐滌生」,放映《 紫釵記》及《蝶影紅梨記》(修復版)。唐滌生1950年代為仙鳳鳴劇團編撰「皇朝興亡四部曲」——《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及《帝女花》,為大眾提供傳統中國文化身分的認同和對專制皇朝的批判。
2024-05-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粵劇又名廣東大戲,早自明朝開始出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來自民間由下而上的藝術形式,如何與時並進吸納年輕新觀眾,一直是各類傳統經典藝術工作者努力求索的方向。近日於地鐵廣告燈箱見到改編法國劇作《大鼻子情聖》的宣傳,是大老倌羅家英和汪明荃的最新作,劇目更安排在首屆中華文化節上演,不啻是合適的時機察看香港粵劇發展在推陳出新及承傳上,正在做着什麼樣的努力,成果又如何。
2024-05-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後發生流血衝突,官方公布的死傷人數一直遭受質疑,因更多人的共同經歷是——至親自那夜再沒有回家。513事件從此成為禁忌,不敢說、不敢提,慢慢變成不想說、不想提。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拍下電影《五月雪》,側面描繪513事件,關懷馬來西亞人的歷史傷痕。除了香港,電影本來亦打算今年5月在馬來西亞放映,以紀念事件55年,不過至今仍未得到馬來西亞當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