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長者院舍一直備受關注,照顧質素更是關注重點。當父母因年老身體退化,難以在社區生活時,護老院舍便成為一個選擇。家人揀選院舍時,每每將質素指標集中於院舍環境是否寬敞潔淨,照顧人手是否充足,收費是否合理等,然而,作為過來人的我,更明白院長管治能力和抗壓能力,對院舍質素有着關鍵的影響。
【明報專訊】什麼是學習?什麼是治療?我們學習技能知識或接受治療,總有一個明確目標;例如學游泳是為了強身健體或學懂求生技能;接受治療是因為健康或身體機能出現問題,要讓身體回復正常。不論學習還是治療,總有一個時限。嬰兒牙牙學語,一般到了兩歲便開始掌握語言能力;一個中風病人想要再次行走,可能需時數年。可是對於嚴重智障學員,學習事物或接受復康治療,過程總是漫長而且無盡。
2025-03-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許多孩子都有一個「太空夢」,希望成為太空人,在浩瀚無際的宇宙自由翱翔。但現實中太空人的生活除了充滿樂趣外,也有不同的挑戰。就如滯留太空長達9個月的兩名美國太空人,最近終於返回地球,有報道指出兩人回家後要面對漫長的復康之路,因長期處於無重力的環境使他們無法正常走路。
2025-03-2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除了九龍醫院,坊間還有不少機構提供水療或水中運動課程,包括香港復康會、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等。
2025-03-1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41歲歌手方大同早前病逝,引發廣泛關注。網傳其死因與肺纖維化有關,亦有消息指他過去曾多次「爆肺」(即氣胸),與病魔搏鬥多年。肺纖維化究竟是什麼?與氣胸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2025-02-0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韓國樂隊CNBlue主音鄭容和今年初透露膝蓋感不適,經醫生診斷後,發現其右膝半月板軟骨破裂,隨即接受手術,目前正在休養中。CNBlue事務所昨日表示,原定下月到香港及高雄等地舉行的演唱會將會延期。香港站原定3月22日假西九文化區AXA x Wonderland 竹翠公園舉行,現延至5月17日同一時間及地點。
2025-01-2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年近歲晚,家家戶戶密鑼緊鼓訂枱食團年飯、開年飯。但當看見鄰座大啖色香味美的燒鵝、鮑魚、大蝦時,有吞嚥困難、缺齒等問題的家人卻只能吃糊餐,甚至因而不願外出用膳,無法與家人同桌同食,共享節日歡樂。
【明報專訊】生命只有一回,而死亡就只有一次,面對生死,每一個人都是新手。
【明報專訊】市面上輪椅五花八門,有不同款式及功能,如手推式、護理型、運動型、電動型等,令照顧者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選購。若購買了不合適體型的輪椅,使用者可能會坐得腰痠背痛,令他們抗拒使用,代步變成禁足。因此,選擇輪椅時,要考慮不同因素。
2024-12-25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曾效力無綫多年,參演過《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蓋世豪俠》、《笑看風雲》及《刑事偵緝檔案II》等劇集的綠葉演員曹濟(原名曹作新),本月10日因病在醫院離世,享年83歲,家屬將於本周六(28日)在世界殯儀館設靈,翌日出殯。曹濟弟弟透露胞兄離世時,太太和一對子女陪伴在側,家人雖然不捨,但哥哥受病魔折磨多年,離開是一個解脫。
2024-12-2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患有精神病/情緒病的人,有些受到病症或藥物副作用影響,可能會從行為上被辨別出來,類似於使用輔助器具的肢體殘疾人士,這種可以從外表或行為上辨識的殘疾屬於「顯性殘疾」;亦有些精神病/情緒病人,不容易從外表上識別,屬「隱性殘疾」。
2024-12-09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為人父母和師長,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弟學有所成、出人頭地?可是俗語說:「人怕出名豬怕肥」,成名之後隨之而來的壓力,往往使人難於招架,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2024-11-1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口老化已成為廣泛關注議題。智障人士院舍同樣面臨老化挑戰,智障人士對預設照顧計劃的需求日益增加,專為他們而設的長者及晚期照顧服務需求也愈發迫切。
2024-10-1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最近,Konnie姑娘在醫院接收了幾個兒童失語症(Aphasia)的轉介。這些個案在接受言語治療後,有顯著的進步,無論是家長、醫生還是我自己,都驚歎不已。然而,在這些個案的診斷過程中,我發現大眾對失語症的認識,尤其是在兒童身上,真的十分缺乏。因此,這期我決定讓大家認識什麼是失語症。
2024-10-0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要成為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需要經過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5年專業訓練。大家或會問,註冊視光師為何有不同部分?
2024-09-2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沒有冷氣,沒有舞室全身鏡,3個共融舞團的9名舞者,在濕熱夏天於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公共空間排舞。有的舞者把輪椅融入舞姿,也有的因不同身體特質,肢體特別柔軟。身心障礙此時不是限制,而是舞蹈的特點,流個不停的汗水連結眾人。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共生舞團導師卞偉東鼓勵舞者透過身體,把感受在下月共融舞蹈節跟觀眾分享。表演和復康,他們不要二選一,可以全部都要。
2024-09-2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作為一名長者服務社工,筆者在工作中面對很多長者及其照顧者。現今協助長者的服務資源十分緊張,部分問題仍然未有足夠資源解決。社福機構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去協助他們,並真正滿足其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兒女也作為家長的中生代,可以如何去協助同時教育子女,一同照顧上一代呢?
2024-09-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門庭冷落,生意淡薄。」
2024-08-2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隨着年紀增長,狗狗跟我們一樣,面臨身體機能退化。關節炎、肌肉疼痛、術後行動不便……看着毛孩步履蹣跚,悶悶不樂,寵主也感心疼與無奈。近年有一種新興療法——寵物水療,幫助狗狗復康鍛煉,不僅能增強全身肌肉力量,更可促進血液循環,讓牠們重拾自信與活力!
2024-08-2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中風可導致大腦不同區域受損,影響身體不同功能,患者面對的問題也各有不同。假如中風影響站立、步行和平衡力,物理治療師先會為患者全面評估,以判斷對方能否自己行走,再決定使用助行器的類別,以減低跌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