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的崛起無疑為人類生活帶來方便,卻又衝擊勞動市場。記者問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難以被AI取代的MBTI類型是?」它答道:「雖然AI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涉及深層人際互動、情感理解、倫理決策和高度創造性的工作中,某些MBTI性格類型(例如INFP和ISFJ)仍然難以被取代。」曾有人當面對電影字幕翻譯馬樂民(ISFJ型人格)說他遲早會被AI淘汰,但他始終認為AI翻譯再精準,也無法演繹電影角色的神韻,他說:「對我來說那些對白不是死物來的,而是有靈魂的,我要將那個靈魂放回去(英文字幕),我譯出來的字幕要似人話」。
2024-11-0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扎根本地多年的「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歷經去年主辦機構高層人事變動,低調舉行第29屆後便沉寂下來。今年9月以電郵通知「尊貴朋友」活動將暫時停辦(take a brief hiatus),看似為30年路途畫上休止符(如果不是句號)。今期《開眼》邀得藝評人馮美華與3名ifva不同時代的靈魂人物一齊對談。看看在他們眼中,ifva的暫歇到底意味着什麼。
2024-10-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原來不是只有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1997年,《香港製造》上映,導演陳果借角色之口如是說。轉眼又到10月尾,一年一度的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與秋風一同到來,光影中的人和故事飄然而至。他山之石,有法國康城、捷克卡羅維法利影展獲獎導演作品來港;我城風光,有本屆HKAFF首設「香港製造」單元,選映多套港產電影及紀錄片,並首度徵集本地短片,為有說空間縮窄的本地獨立短片提供新的平台。
2024-10-17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由新加坡亞洲電視雜誌主辦的第29屆亞洲電視大獎(ATA)公布入圍名單,視后佘詩曼與李施嬅憑無綫劇《新聞女王》角逐最佳女主角,除內鬥外,還要硬撼內地女星吳謹言、周迅、馬思純和徐帆爭視后寶座,被封為「死亡之組」。另一視后宣萱憑懸疑劇《誰殺了她》角逐網劇類最佳女主角,同劇的溫昇豪、李銘順入圍最佳男主角。高海寧憑《新聞女王》爭最佳女配角,開心得提名,承認希望再下一城獲獎。MIRROR隊長楊樂文與隊友姜濤分別憑歌曲《如果電話亭》及《黑月》角逐最佳MV獎。
2024-09-2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新加坡亞洲創意藝術學院(AACA)主辦的「2024亞洲影藝創意大獎」,昨天(26日)公布亞洲各地區獲獎名單。余德丞(Dickson)及陳穎欣(Yanny)憑Viu Original本地原創劇《轉角浣紗街》,分別獲頒「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女配角」獎。電影《手捲煙》導演陳健朗執導,歐鎮灝(George)、邱彥筒 (Marf)、葉振弘(Marco)、駱振偉(Thor)等合演的ViuTV劇集《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則獲得「最佳劇集」獎。
2024-07-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如果對電影的發燒程度有分級的話,非牟利獨立電影放映及發行團體「藍空間」的共同創辦人熊秉文,肯定屬於最高的幾個級別。自2004年成立以來,他和拍檔陳禮恒策劃了十多屆InDPanda國際獨立短片節,又辦長片、紀錄片、動畫、同志電影節,許多現在廣為香港人認識的「四字電影」本地導演,作品都在InDPanda往屆選片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