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最近我應邀到多所中學演講,分享如何發揮香港優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醫療衛生及健康發展創造機遇。喜見學生的發問相當踴躍,亦希望他們能繼續拓闊視野,充實自己,為香港及國家貢獻所能。
2025-03-06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吳忻熹(前名吳文忻)去年8月透露乳癌復發並擴散至淋巴腺,在港完成3次化療後,轉到泰國接受細胞治療及注射腫瘤疫苗抗癌,進展理想,今年1月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癌指數持續下降。不過,她上月下旬因心臟及肺部積水而入院,至今仍然留醫。吳文忻今晨(6日)在社交平台上載與不同探病朋友的合照,疑因病情有變需再一次「打仗」。她說︰「感恩有你們送來的愛與祝福和美味的自家製的愛心靚湯和食物...... 又冬蟲草,人參,海參,姬松茸,花膠,螺片,烏雞,天生雪蓮,芝麻糊,白果腐竹糖水...... 基本上我喺醫院食你們送給我的每一餐,仲好過我平時!自問從來都唔知我有咁多好朋友,而且你們對我好嘅程度實在很窩心!雖然之後又再一次要去打仗,呢場仗雖然會辛苦,但同時間我好享受接收你們的愛和支持,I am not alone﹗有你們伴我同行這場仗,我一定會打贏的!」
2025-01-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最近在西環一間小書店,上演一個有關以巴衝突的紀錄劇場作品——《承諾》 (The Revolution's Promise)。小小空間坐滿二十多位觀眾,與演員的距離比黑盒劇場還近。劇本由四位香港演員演讀,他們代入巴勒斯坦藝術工作者的角色,嘗試讓觀眾感受其經歷與思考,理解在長久戰火中,為何仍有人相信藝術的價值。
2025-01-02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樂隊RubberBand前晚到觀塘的商場表演,跟市民倒數迎接2025年,他們祝願新一年大家身體健康,世界和平不打仗,與喜歡的人過得甜甜蜜蜜。主音繆浩昌(6號)說:「即使過去做錯事或不好的事,用粉筆抹走,2025大家要活得更好。」其他隊員和議,稱就算之前有不開心或遭遇失敗,不必灰心,人要向前看,善良待人就會美好。
2024-12-31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年廿九(1月28日)上映的賀歲電影《祥賭必贏》首張海報曝光,眾演員賭桌前各拿心水賭具,展露歡欣勝利表情,喜迎蛇年。
2024-12-2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有關聾人青年生活的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於台灣金馬獎獲多項提名、《富都青年》中吳慷仁飾演的阿邦在獄中跟弟弟道別的4分鐘手語戲亦教人深刻,手語不僅是部分聾人群體的溝通工具,更承載着其文化身分。從影視回到現實,各地區的手語並不互通,而香港手語現况又是如何?
2024-11-2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林文龍與太太郭可盈、準新人郭子豪與鄧卓殷和蘇志威昨日到中環出席結婚資訊媒體活動,適逢郭可盈55歲生辰,大會安排生日蛋糕賀壽。郭可盈表示活動後跟家人食飯慶生,收到女兒林天若短訊祝賀,「女兒祝我『18歲』生日快樂,多謝我一直對她的支持及鼓勵,說永遠愛我!看完訊息真的很感動。生日願望是世界和平,有時見到打仗畫面好心痛,盼各國領袖平息紛爭,社會經濟繁榮,人人開心健康。」
2024-11-23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胡定欣2016年跟音樂人陳明道分手後單身8年,近日自爆遇到適合對象正努力經營中。前晚她宣布脫單後首度公開露面,出席無綫台慶劇《巾幗梟雄之懸崖》宣傳活動,甜笑承認正與圈外男友蜜運中,之前密冚戀情,不是太多人知,現在覺得感情穩定決定公開,「胡說八道」姊妹有見過男友,替她開心。她劇中叫七爺,其男友被取笑叫「洪七公」。
2024-11-22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黎耀祥在無綫劇《巾幗梟雄》飾演「柴九」一角深入民心,金句:「人生有幾多個10年?」成經典對白。明年是黎耀祥踏入演藝路第4個10年,回望這段歷程,走過高山低谷,曾失意離開無綫闖影圈,原來低處未算低,機緣下回巢,漸見曙光,演技漸趨成熟,備受肯定,成信心保證。《巾幗》系列演到第4輯,貴為三屆視帝的黎耀祥對於能否創紀錄四度封視帝抱隨緣心態,跟其人生觀一樣,60歲的他追求開心晚年,年紀漸長開始面對生離死別,珍惜與太太過平靜生活,透露兒子已長大,有自己生活和朋友,自認思想開放,不一定要傳宗接代,更沒期望抱孫。
2024-11-21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黎耀祥先後主演4輯《巾幗梟雄》系列,首兩輯《巾幗梟雄》及《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贏盡口碑及收視,他跟鄧萃雯雙雙奪得兩屆視帝及視后,創造紀錄。到第3輯《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換了編審,播出後成績平平。近日播映的《巾幗梟雄之懸崖》由《巾幗1、2》編審張華標回歸操刀,女主角因鄧萃雯檔期問題換上胡定欣,整體評語有讚有彈,收視不俗。
2024-11-15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香港是間大型精神病院嗎?「同意,絕對同意。」藝術家楊秀卓不假思索答道。最新個展「病有我」髹黑展覽空間牆壁,扭曲的人形和文字現於牆上,整體燈光昏暗,恍似走進一個人壓抑的思緒。全球戰爭衝突不休不止,各地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屢見不鮮。楊秀卓閱報得知,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推算精神病會在2030年躋身引致殘疾的疾病首位,難道屆時沒有精神病才是不正常?
2024-11-0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黎芷珊主持無綫台慶節目《戰場上》,與攝製隊前往戰爭激烈的烏克蘭與以色列拍攝,走訪曾遭受戰火洗禮的大城小鎮,採訪當地人的遭遇及有關戰爭的故事。節目共10集,11月4日起逢周一至五晚10時30分翡翠台播映。《戰場上》播出兩集後,內容引起外界爭議,facebook群組Save HK(救救香港)有多名網民發文表達不滿,稱節目單方面拍攝烏克蘭情况,未有提及俄羅斯一方,質疑有偏頗,發起投訴並要求腰斬節目。myTV SUPER及官方網站前日已搜索不到《戰場上》,前晚及昨晚改播《特朗普重掌白宮》特輯。昨日節目表顯示下周一(11日)晚同時段改播王祖藍主持的《一條麻甩在汕頭》。《明報》就《戰場上》腰斬向無綫求證,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2024-11-0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只要找對方法,沒有孩子是學不到的!」這番話,出自有讀寫障礙(下稱讀障)卻取得雙碩士學位的陳卓琪(Twiggy)口中,特別有說服力。由幼稚園、小學到中學成績表皆「滿江紅」,到在海外大專院校升學變科科distinction(優異級),Twiggy並無仙丹,只因在恩師良友啟發下,她漸漸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心繫一班讀障學童的Twiggy,10多年前,毅然放棄薪高糧準的主流學校教師職位,創辦教育中心,專為讀障學生提供學習技巧訓練。這個「俠女」,最近獲香港救助兒童會頒發獎項,表揚她在兒童教育方面作出的貢獻。
2024-10-3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剛迎接50歲生日的吳忻熹(前名吳文忻)在過去幾個月坐上人生過山車,由高處跌谷底再急轉彎,前面的路段會否更顛簸沒人知曉,就活在當下。吳忻熹是1998年港姐季軍,加入娛樂圈拍劇、做主持又拍電影,「代表作」是做美容代言人到韓國整容。2011年結婚,淡出幕前做幸福少奶奶,跟丈夫陳劍陵育有兩女兒。今年8月,她乳癌復發第三期,並擴散淋巴腺,想不到患癌讓她感恩,盼能戰勝癌魔開展第二人生。
【明報專訊】黎芷珊為尋求事業新突破,不理家人反對自薦踏足兩個戰場烏克蘭和以色列拍攝全新節目,記錄戰火下的事與情。她在戰地拍攝一個月,曾感受到炮彈在近距離墜落的驚嚇,又多次經歷跑入防空洞避難,採訪時曾有軍人監視。
2024-10-2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50歲的吳忻熹(前名吳文忻)是1998年港姐季軍,2011年結婚後,淡出幕前做少奶奶,跟丈夫陳劍陵育有2名女兒。今年8月,她乳癌復發第3期並擴散淋巴腺,想不到患癌讓她感恩,過程中令她展開第二人生。
黎芷珊今天(29日)出席綜藝節目《戰場上》發布會,她指節目屬於「懶人包」,向觀眾簡單介紹俄烏戰爭、以巴衝突來龍去脈,並由她深入兩個戰場烏克蘭和以色列,通過第一身視角,展現在無情戰火的摧毀下,人們如何懷著希望、過著有情的日子。
2024-10-2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姜皓文、女團COLLAR成員王家晴(Candy)、楊偉倫昨晚(21日)到尖沙咀出席電影《邪MALL》首映禮,姜皓文表示與Candy演父女,讚對方孝順關心他的狀况,而且是位有想法的新人,不會只盲目聽指示去做:「她懂得跟導演溝通,甚至會提出自己角度。」
2024-08-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佛教語「真際」,意即宇宙的本體,這是鄧家宙最新法名,也是他最愛的一個,與其本名意思雷同,是要真實地了解宇宙真理。鄧家宙曾在不同法師座下學佛,每次皈依便崩出一個法名。追求真理也好比研究歷史,他形容這像查案一樣要從不同面向驗證,他主張要從宏觀角度講歷史,若單以抗日戰爭歷史論,他說這是全民抗戰,不能只從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下稱東江縱隊)的事迹引入。
2024-08-17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49歲前港姐季軍吳忻熹(前名吳文忻 / Nathaliie)兩年前患乳癌,並即時做手術,今年覆診檢驗時發覺癌症復發,癌細胞有5至6 cm,已達第三期乳癌並擴散淋巴腺。為「打仗」她要接受化療、再動手術及免疫治療,之前一直隱瞞病情,只有丈夫與兩名閨密知道,因不想父母、女兒及朋友擔心,但自己悶在家只有「等死」感覺。決定公開病情,原因是為自己儲正能量,將經歷跟同路人分享,「都係想醫好自己幫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