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當執筆之時,接收到兩項重磅消息,衝擊「自主離世」的議題。一是著名作家瓊瑤於12月初在家中結束自己生命,並留下遺書:「這是我的願望,『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第二項,是英國國會就「容許末期病人有權要求他人協助死亡」(right for assisted dying),開啟了複雜的立法程序。
2024-12-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是一種醫療選擇,當病人瀕臨生命終結,或末期疾病的病情已不可逆轉時,他可以選擇拒絕維生治療。
2024-06-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醫務衛生局在去年向立法會提出修訂條例,今年6月3日正式生效,「居處離世」有了新安排。患者除了可選擇在家中離世之外,「居處」範圍更擴大至院舍。換句話說,院友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院舍環境內安然離世。
2024-05-2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我這樣決定是否很差?令父母早點離世,我是不是好曳?再直接一點說的話,我是否一個衰女兒?」面對醫護人員是否搶救的詢問,當事人難免痛苦糾結。黎小姐先後兩次面對雙親病危,一次是代父親作出不搶救決定,另一次則順應母親意願不做急救,她仍記得二人因病辭世時的樣子:爸爸很辛苦,媽媽很祥和。政府就預設醫療指示訂立一個法律框架,究竟有何重要?可以減輕家人的掙扎和痛苦嗎?
2024-05-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家人中風,心跳停止,做唔做心肺復蘇好?佢咁辛苦……」什麼時候是末期病人的生死時刻,沒有人能說得準,但理性地想,如果治療只為勉強維持生命,病人可能比死更難受。政府現就病人或任何人簽立接受特定維生治療與否的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s,又稱AMD)立法,容讓當刻到臨時,家屬毋須代作醫療決定。前食物及衞生局2019年曾就晚期照顧作公眾諮詢,並於2020年發表報告,建議政府在居處離世和預設醫療指示兩方面立法。政府去年展開這兩方面的立法和修例刊憲工作,可預計執行時會遇到不少誤解與操作困難,下文分兩部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