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歌手旨呈一連3天《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昨晚(4日)於香港藝穗會舉行,座無虛席。是次音樂會以音樂告別式為主題,分享人將面對死亡喜怒哀樂﹑遺憾﹑放下﹑釋懷。
2025-03-3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歌手旨呈去年應九龍殯儀館邀請,重陽節在殯儀館舉行一場音樂葬禮體驗《熟悉的音樂×不熟悉的葬禮》,以生死教育為主題,是次演出引起網民討論。今年清明節有《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延續,場地搬到藝穗會,共演出5場,讓觀眾感受喪禮中的喜、怒、哀、樂、遺憾,至釋懷與放下,更重要是及時說愛。
2025-03-2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歌手旨呈去年應九龍殯儀館邀請,以生死教育為主題,在殯儀館舉行音樂會,引起熱議。他下月在香港藝穗會舉行殯儀館音樂會的延續《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以喪禮形式呈現,邀請一些將不久於人世的嘉賓,為他們舉行生前喪禮。
2025-02-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紅磚白牆的藝穗會,建築立面寫着「Art + People = Fringe Club」。如今佇立於中環雲咸街與雪廠街交界的會址,有五湖四海遊客慕名打卡;而在40年前會址首次向公眾開放時,現場「People」是一群香港非主流藝術先行者,包括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Benny Chia)。不久前出版回憶錄Life on the Fringe:The Almost Naked Memoir的Benny告訴記者,藝術發展沒有方程式,本港藝術最精彩的時期,有如「無人打理的後花園」,資源匱乏,卻在夾縫茁長,生機盎然。
2024-10-29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RubberBand隊長馮庭正(阿正)的太太尚羚(Sherine)推出第3張爵士樂專輯《3&More》,昨日在中環藝穗會舉行記者會,阿正帶同4歲女兒「豆豆」到場支持。Sherine在樂手伴奏下獻唱多首新專輯作品,其中一首《A Foggy Day》是送給老公,稱內容講述她隻身由馬來西亞來港發展,有時會想家和感到寂寞,直至跟阿正邂逅,生命都變得有意義。
2024-10-28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RubberBand結他手兼隊長馮庭正(阿正)的太太尚羚(Sherine),推出第3張個人爵士音樂專輯《3&More》,今天(28日)在中環藝穗會舉行會記者會,阿正帶同快將4歲囡囡「豆豆」到場支持。Sherine在香港、日本、荷蘭及法國樂手伴奏下,現場獻唱多首新專輯作品,其中一首《A Foggy Day》是送給老公,內容講述她隻身由馬來西亞來港發展,有時會想家和感到寂寞,直至與阿正甜蜜邂逅,生命都變得有意義。
2024-09-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這也是展覽的一部分嗎?」走入「ART021 HONG KONG 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會場,記者屢屢分不清哪些是藝術品、哪些不是。這個文藝盛事宏景甚高,美名全新藝博會模式,要帶動香港全城藝術氛圍;與展場僅用膠紙黏貼、掉下來的攝影作品,以及突兀外露的電源插頭,巧成對比。《開眼》獨家採訪ART021員工,以及曾負責盛事基金項目工作的獨立展覽顧問,探探盛事為何出了事。
2024-08-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首屆ART021 HONG KONG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於即日起至9月8日舉行。博覽會分不同環節,其中「藝構之旅」在維園中央草坪與藝穗會天台免費向公眾開放,展出7名內地和國際藝術家共10件雕塑作品。其中一件在維園展出的,是來自佩斯畫廊,由美國雕塑家Robert Indiana創作的LOVE (Red Outside Violet Inside)(圖),是此版本首次在港展出;另一邊廂,Mao Space則帶來內地藝術家陸平原的雕塑作品,活潑幽默。
2024-08-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小孩學習AI,AI亦像小孩在學習……父母也要學習提問的技巧。
2024-06-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一個招牌砸落嚟都砸死……」一句俗諺,倒印證香港滿天招牌的曾經,現在不論霓虹燈或手寫招牌都漸漸湮沒時代裏。消失每每叫人惋惜,近年湧現一班「識字之人」——字體設計師和關注組,取材街頭字體創作。設計師Katol Lo則約10年前開始投身招牌繪寫(sign painting),為香港街頭繼續寫字。
2024-05-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藝術與文化發展的黃金時代。伴隨20世紀中期以來陝西唐墓的發掘與修復,唐代壁畫穿越千年,重新走入視野,時人得以一睹唐人生活之風采。通過數碼高清印刷,唐代壁畫跨越山海,從長安來到香港,展現觀眾眼前。
2024-04-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搖擺舞在香港非新鮮事,早在2006年已有團體舉辦舞會、開班,推廣搖擺舞。Hong Kong Swings創辦人之一唐嘉儀(Karen),在英國倫敦讀書時已開始接觸搖擺舞,回流香港後想延續興趣,卻找不到跳舞的地方。2006年,她與其他愛好者一同創立本地的搖擺舞組織,將搖擺舞的種子從外國帶來香港。他們初時在藝穗會外派傳單,向途人介紹搖擺舞,招募一起跳舞的朋友、學生;18年過去,慢慢凝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愛好者,即使經歷場地搬遷和疫情,至今每星期仍有40至80人一起跳舞。
2024-04-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teamLab的夜光蛋可以是科技藝術,沉浸式劇場也可以是科技藝術,但都不是造價平易近人的作品。在藝術界着手以編程、高科技裝置作媒介時,「田野錄音師」簡僖進(AK)在網上徵求可用於電磁爐的二手煲,準備以「喇叭」等於「磁鐵」、「線圈」加「電流」的原理,用20個舊煲播放「燦爛」的大海聲音。不用花很多錢,只要動手重組舊物,便可以運用物理表達自己的ways of listening(聆聽的方式)。